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植物健康是经常在植物科学尤其是植物保护领域被使用的术语,但迄今仍然没有一个明确并普遍被认可的概念。通过梳理和总结不同哲学思想下植物健康概念的探讨和争论,试图在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获得植物健康概念的科学内涵,同时结合中国哲学观念提出了"特定遗传基质的植物(种或品种或生物型等)生长在适宜的环境中(土壤、水分和气候),没有受到其他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侵扰和伤害,各种生理功能平和或平衡的自然状态,植物的这种状态就是植物健康"的概念,明确了植物健康的动态性质及阐述了植物健康下的植物种群健康,并对依据这个概念从事农林生产进行了剖析,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62.
为给我国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和迁地保存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查阅有关标本和文献书籍,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327个自然保护区中野生葡萄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中保存了大部分野生葡萄资源,其中毛葡萄、葛藟葡萄、山葡萄、刺葡萄、网脉葡萄、蘡薁、变叶葡萄、少毛变叶葡萄、东南葡萄、桦叶葡萄、秋葡萄、华东葡萄、桑叶葡萄、小叶葡萄、小果葡萄等15个种的分布区域广泛,生存状态稳定;闽赣葡萄、美丽葡萄、绵毛葡萄、狭叶葡萄、菱叶葡萄、腺枝葡萄和锈毛刺葡萄等7个种呈现狭域分布状态;而瘤枝葡萄、鸡足葡萄、云南葡萄、华南美丽葡萄、庐山葡萄、河口葡萄、罗城葡萄、浙江蘡薁、沅陵葡萄、绒毛秋葡萄、深裂山葡萄、温州葡萄、三出蘡薁等13个种则呈点状分布;陕西葡萄、连山葡萄、毛脉葡萄、湖北葡萄、武汉葡萄、毛叶武汉葡萄、井冈葡萄、红叶葡萄、乳源葡萄、蒙自葡萄、凤庆葡萄、勐海葡萄、顺昌刺葡萄、伏牛山葡萄、龙泉葡萄和麦黄葡萄等16个种在自然保护区中未见分布记录,其物种保存形势严峻,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63.
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郑艳无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艳无核’葡萄是以‘京秀’与‘布朗无核’杂交选育出的早熟无核新品种。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质量618.3 g。果粒椭圆形,粉红色,平均单粒质量3.1 g,无核。果肉中等脆,有草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9.9%。在郑州地区7月中旬果实成熟,早果性及丰产性强,抗病性较强。  相似文献   
64.
葡萄核心种质建立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有关核心种质的概念、特点及相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开展葡萄核心种质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核心种质的检验指标等方面均做出了全面的阐述,并提出葡萄核心种质建立的构想。  相似文献   
65.
葡萄叶片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资源圃内562份栽培品种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葡萄资源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葡萄资源在幼叶表面颜色、花青素着色、表面光泽;成龄叶形状、裂片数、泡状凸起等方面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以幼叶表面红棕色、成龄叶五角形、上裂刻开张、叶柄洼半开张、锯齿双侧凸等类型居多。  相似文献   
66.
葡萄裂果病是葡萄的主要生理病害之一,从幼果期到葡萄成熟均可发生,但以转色期到成熟期发病最为严重,出现裂果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并极易引起其他病害如酸腐病等,明显造成减产,个别品种严重发生时甚至造成绝收,如郑州早玉,严重影响葡萄种植户的收益。因此许多优质丰产的葡萄品种,不能作为主栽品种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67.
葡萄酸腐病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酸腐病,近几年在我国已成为葡萄重要的病害之一,很多人把酸腐病与炭疽病或白腐病相混淆,使用防治炭疽病或白腐病的药剂,不但没有防治效果,照样造成果实的腐烂,而且增加了成本,威胁食品安全(农药残留超标)。本根据有关资料,并依据近5年的实际观测和试验,介绍一下葡萄酸腐病,为葡萄种植正确防治酸腐病提供参考,同时望各位同行商榷和指正。  相似文献   
68.
【目的】鉴定我国西南地区两组疑似同物异名葡萄品种的真实身份。【方法】利用38对SSR荧光标记引物对葡萄品种‘尼加拉’及其疑似同物异名品种‘关口葡萄‘’云南水晶‘’贵州水晶’和葡萄品种‘巴柯’及其疑似同物异名品种‘盐井黑珍珠‘’茨中教堂葡萄’进行扩增,通过毛细管电泳进行基因分型,并对两组疑似同物异名葡萄品种进行田间形态特征观察,从而鉴定其身份。【结果‘】尼加拉’及其疑似同物异名品种和‘巴柯’及其疑似同物异名品种在38个SSR位点上分别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且两组疑似同物异名品种的田间形态特征也相似。【结论】初步认定‘云南水晶‘’贵州水晶‘’关口葡萄’为‘尼加拉’的同物异名品种‘;盐井黑珍珠’和‘茨中教堂葡萄’为‘巴柯’的同物异名品种,后期将通过DUS测试做进一步的鉴定。  相似文献   
69.
葡萄日灼病阈值温度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以8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从诱发葡萄果实日灼病发生的阈值温度(临界果面温度)研究入手,探索气温、光照、风速等对果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果面高温是果实发生日灼的直接原因。在‘红地球’葡萄果实的快速生长期测得日灼病发生的阈值温度为42.0~42.8℃(平均值42.3℃);遮阴下的果实突然暴露在阳光下,12min后果面温度可达到最大值;强烈的光照可产生较高的气温及较高的果面温度,是日灼病发生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在夏季晴天无风的中午,每1万lx的光照强度可使果面温度增高1℃左右;无风时果面温度显著高于风速1.5m﹒s-1以上时。在3.0m﹒s-1风速下6min内可使果面温度降至最低;在相同的光温条件下,较高的空气湿度更利于日灼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夏至红是我们于1998年以绯红(Cardinal)作母本、玫瑰香(Muscat Hamberg)作父本杂交育成。果穗圆锥形,无副穗,平均单穗重750.0 g,最大穗重1 300 g以上,果粒着生紧密;果粒椭圆形,平均单粒重8.5 g,最大粒重15.0 g;成熟果粒为紫红色至紫黑色,果粉多,果梗拉力强,不脱粒,不裂果;果皮中等厚,果肉绿色,肉质脆,硬度中,无肉囊,果汁绿色,汁液中多,风味清甜,略有玫瑰香味,品质极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0%~17.40%;在河南郑州地区,果实7月5日成熟,果实发育期为50天,是极早熟品种;适合在葡萄主产区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