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30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通过在河北省木兰林管局燕格柏林区分别在阳坡、半阳坡、半阴破、阴坡4个坡向按照上、中、下3个坡位,1 cm、5 cm、10 cm、15 cm等4个栽植深度梯度进行油松营养杯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造林成活率与造林栽植深度呈正相关,栽植深度达到10 cm以上,对成活率的影响不大;阴坡造林成活率高于阳坡;下坡位高于上坡位。因此,在造林绿化时,根据对造林成活率的要求,阳坡深栽、阴坡适当浅栽,上坡位深栽、下坡位适当浅栽,可以在保证成活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造林成本。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田土壤及周边河湖沉积物中酞酸酯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干旱的气候条件,现有微生物修复技术往往难以适用治理新疆地膜造成的酞酸酯污染。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酞酸酯污染土壤及水体的修复技术及材料。基于应用材料表面的强疏水性对酞酸酯的优异吸附性能的原理,采用多巴胺聚合将3种纳米颗粒(BN、Si O_2、Fe_3O_4)改性得到疏水性良好的材料,并通过SEM-EDS、ATR-FTIR光谱、Raman光谱、N_2吸附脱附曲线等对改性材料进行表征。以新疆地膜污染土壤中常见的酞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发的改性材料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平衡吸附量可达218.63 mg·g~(-1);吸附可以在220 min内达到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与Freundlich模型均能良好的拟合,后者的相关性更好;并在p H(2~12)与氯化钠盐度(高达4%)下,材料就能保持良好的吸附效果。该材料在修复干旱区酞酸酯污染土壤、沉积物及水体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建立依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快速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方法。以沙门氏菌invA基因序列为目的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体系中UvrD解旋酶及T4 gp32添加量,建立最优反应体系。通过HDA方法直接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扩增其产物后进行电泳检测,验证方法特异性。结果表明:采用HDA快速检测法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特异性良好,优化后反应体系体积50 μL时,UvrD解旋酶添加量为0.10 μg,T4 gp32添加量为5.0 μg,得到与设计序列长度(304 bp)一致的扩增产物,检出限为2.6×102 CFU/g;该方法用于快速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能够满足检测需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易操作,可作为一种基础且快速的方法检测发酵乳中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14.
搜爆安检工作是世界各国警方的常态化工作之一,是保护人民人身财产安全的专门工作,更是与暴恐分子矛与盾般较量的工作。警方通常从搜爆犬的选拔、搜爆犬训练技术革新、使用技术优化几个方面提升警犬搜爆技术战斗力。其中,搜爆犬的选拔分为犬种选择和特定犬种中的个体选拔。探析训练和使用比格犬从事搜爆工作的可行性,正是以搜爆犬的犬种选择为着力点,来探索提升警犬搜爆战斗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脏器指数和内脏组织病理的影响,以系统评价断奶仔猪对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耐受性。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6.79±0.02)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4000 mg/kg甜叶菊废渣提取物的饲粮。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试验第1~28天及第1~42天,添加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及腹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断奶仔猪血常规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4000 mg/kg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3)添加400 mg/kg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并显著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5),且添加4000 mg/kg甜叶菊废渣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并显著提高T-SOD活性(P<0.05);4)添加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等脏器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且组织病理学观测未发现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组织有明显病变。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可改善断奶仔猪抗氧化性能,对生长性能、血常规指标、脏器指数等均无不良影响,且组织病理学观测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因此,断奶仔猪可耐受饲粮中4000 mg/kg甜叶菊废渣提取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率的调查及就业率下降趋势分析,对农科独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与改造进行了探讨,并制订农业独立学院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速效肥和缓释肥对草坪蒸散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5~11月在田间条件下就速效肥和缓释肥对草坪蒸散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施肥后草坪的蒸散量增大,其中,速效肥处理超过对照96.1mm,多耗水17.1%;速效肥+缓释肥和缓释肥处理分别增加了60.7mm和52.0mm,多耗水10.8%和9.2%;速效肥处理草坪蒸散量明显高于速效肥+缓释肥和缓释肥处理(P<0.05).施肥提高蒸散量的原因是增大了草坪草的生长速度及分蘖密度.缓释肥处理生长速度的增加幅度较小,株丛密度较高,且各月份比较稳定,速效肥处理则波动很大;此外,施用缓释肥更有利于地下生物量的积累.综合比较,在草坪管理中应减少速效肥的使用量,适当增加缓释肥的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18.
周婷婷  刘帅 《中国猪业》2022,17(2):81-85
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 rcovirus,PCV)包括PCV1、PCV2和PCV3以及新鉴定的PCV4。其中PCV1无致病性,PCV2主要引起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等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3多见于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和繁殖障碍症状的猪群,PCV4首次鉴定于患有呼吸道症状、肠炎和PDNS的病猪。由于猪圆环病毒通常造成PMWS、PDNS以及PRDC等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因此,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是初步诊断PCV感染的基础。实验室检测方法常作为临床上确诊PCV感染或PCV与其他猪病原体鉴别诊断的有力工具,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对临床上检测PCV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本文就猪圆环病毒实验室核酸检测方法进行汇总,以期对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方法检测圆环病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林业相对比较发达,林种、树种都具有多样性,地处浅山区与深山区交界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文化水准居中。因此,本地区林业被盗情况的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林区被破坏的原因、特点。分析了该地区林木被破坏的原因、特点,分析了盗伐分子的心里动向、盗伐林木的目的和方法,从而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化肥施用量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粮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1994—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玉米、小麦、水稻三种主粮作物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的面板数据,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化肥施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化肥施用量的持续增加,对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具有显著的关联效应,且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增长特征。1997年以前,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浮动程度趋于水平。1998—2004年,化肥施用量呈现大幅度跳跃趋势,但其总体产量始终维持在5 000 kg/hm~2以上。2004—2015年,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发展趋势。2016年后,化肥施用量和粮食单产出现小幅度增长再到小幅度回落的趋势。此外,在0.1~0.9分位点上,随着分位点的升高,玉米的化肥施用量对其单产存在正向作用,但已呈现边际效用递减特征,反观小麦、水稻的化肥施用量对其单产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为此,在坚持化肥施用零增长的前提下,需注重科学施肥、结合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化肥利用率,便于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达成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