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30篇
综合类   1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试验基于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产量,利用光谱技术分析不同玉米副产品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回归方程。采用NRC-2001模型对奶牛饲料蛋白营养价值进行评价,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技术收集光谱数据并分析。结果显示,利用NRC-2001模型预测不同玉米副产品代谢蛋白特征参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小肠中真可吸收代谢蛋白总量在玉米蛋白粉中有最高值,其次是玉米胚芽饼、玉米胚芽、玉米皮及玉米籽粒。饲料产奶价值(FMV)存在相同趋势。在光谱结构分析中,饲料的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蛋白代谢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建立的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其中,玉米籽粒中酰胺Ⅰ带与纤维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 Ⅰ_CELC)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玉米胚芽的酰胺Ⅰ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面积比值(Amide Ⅰ_SCHO)和Amide Ⅰ_CELC比值均较低(P<0.05),而玉米皮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SCHO)和纤维性碳水化合物(CELC)之间的光谱面积比值均显著低于其他饲料比值(P<0.05),玉米胚芽饼的蛋白质酰胺Ⅱ带与总碳水化合物之间峰面积比值(Amide Ⅱ_TNSCHO)显著高于其他饲料原料(P<0.05)。在不同玉米副产品饲料中,瘤胃合成微生物蛋白(MCP)和小肠真可吸收微生物蛋白(AMCP)含量与蛋白质酰胺Ⅰ带与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之间的峰面积比值(Amide Ⅰ_TNSCHO)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其他各光谱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Amide Ⅰ_TCHO和Amide Ⅱ_SCHO可共同作为预测因子估测小肠真可吸收瘤胃非降解蛋白(ARUP)、代谢蛋白(MP)和FMV,其决定系数均为0.997。本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副产品基于NRC-2001模型下代谢蛋白预测产量与分子功能团特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饲料营养价值进行快速分析和估测。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亚油酸水平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选取(90±5)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蓝狐6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6组蓝狐分别饲喂亚油酸水平为0.11%(Ⅰ组)、0.52%(Ⅱ组)、0.92%(Ⅲ组)、1.33%(Ⅳ组)、2.14%(Ⅴ组)和3.36%(Ⅵ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P0.01),对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亚油酸水平由0.92%升高到3.36%,平均日增重逐渐升高,料重比逐渐降低,但上述指标Ⅳ和Ⅴ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饲粮亚油酸水平极显著影响育成期蓝狐的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干物质消化率(P0.01),对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均以Ⅵ组最高,干物质消化率以Ⅴ组最高,但上述3个指标在Ⅳ和Ⅴ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饲粮亚油酸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粪氮、尿氮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0.01或P0.05),对食入氮、氮沉积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无显著影响(P0.05)。粪氮以Ⅵ组最高,与Ⅱ、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氮以Ⅱ组最高,与Ⅲ、Ⅳ和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显著高于Ⅱ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降低环境污染以及保证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的角度综合考虑,饲粮亚油酸水平为2.14%较适宜。  相似文献   
43.
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美国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丽  潘勇  刘帅 《中国水产》2011,(1):40-42
美国水产养殖业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目前,美国水产养殖总产量在全世界水产养殖业中排在前十位,在养殖方式上,以池塘养殖为主。由于美国地广人稀,以及较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所以人均管理池塘面积相对较大,约200亩~300亩。如今美国水产养殖业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44.
为了研究正丁醇掺混比对燃料自身喷雾特性的影响以及探讨缸内喷雾过程随掺混比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定容弹试验和缸内喷雾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正丁醇掺混比从0增加到40%,分析了燃料的理化特性。采用定容弹试验系统对燃料的喷雾参数进行了研究,采用缸内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掺混比对喷雾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容弹环境下,正丁醇掺混比增加40%,贯穿距离减小4.95%,喷雾锥角增大16.7%,喷油压力增加30 MPa,喷雾锥角增加28.43°;缸内喷雾过程中,掺混比对贯穿距离影响较小;混合气形成初始阶段,掺混比越高,燃料的SMD(sauter meandiameter)越小,最终趋于一致;随着掺混比增加,燃料喷射质量降低,蒸发质量上升;掺混比越高,喷注的速度峰值降低;在喷注下游中心区域喷雾液滴数密度最高;正丁醇有助于缸内的喷雾过程,掺混比增加,喷雾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45.
正黄瓜为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冀南春黄瓜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温室育苗,3月上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6月中旬拉秧。为了提前定植,提前收获,大多数地区采用温室苗床育苗的办法,提前一个多月的时间播种,在晚霜过后定植,采瓜期处于春夏蔬菜淡季。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一、品种选择应选用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较耐  相似文献   
46.
刘帅  王忠  赵洋  瞿磊  孙波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4):69-75
为了揭示点燃式发动机燃用汽油、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和压缩天然气(compressed natural gas,CNG)时,循环变动的动力学本质。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围绕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开展了研究。分析了最大爆发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对缸内压力的时间序列进行了3维相空间的重构,采用庞加莱截面法简化了重构的相空间轨迹,分析了平均有效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的循环变动规律,围绕返回映射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缸内压力的相空间轨迹具有一定的混沌特性,燃烧初始阶段结构相对紧密;燃用汽油时,轨迹分布密集,燃用LPG和CNG时,轨迹逐渐发散,燃烧稳定性下降;庞加莱映射降低了相空间结构的复杂性,LPG和CNG燃烧时散点发散,燃烧参数随机性增强;汽油燃烧时,平均指示压力的循环变动较小,LPG和CNG燃烧时,循环变动逐渐增大,燃烧随机性增强。发动机燃烧过程具有混沌特性,燃用LPG和CNG时稳定性下降。通过论文的研究揭示了点燃式发动机燃烧过程循环变动的产生原因,为改善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秦岭典型林地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夏、秋两季锐齿栎、油松、华山松、云杉4种典型林分下林地不同土层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5个林地腐殖质层(O层)、表层(A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在76.23~260.70,26.60~44.81g/kg之间;全氮含量在4.19~8.76,1.46~3.29g/kg之间;全磷含量分别在0.38~0.61,0.33~0.63g/kg之间。5个林地O层、A层C/N范围分别为16.48~29.76,12.31~19.39;C/P范围分别为144.93~465.52,44.63~107.42;N/P范围分别为7.97~18.37,2.58~6.23。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及C/N,C/P,N/P均表现为O层大于A层,且O层碳氮含量动态变化较大。阔叶林地土层间差异小于针叶林地。华山松林地土壤碳氮磷含量及C/N、C/P均高于其他林地。土壤C/P和N/P的空间变异性较大,C/N相对稳定。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值大多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  相似文献   
48.
通过构建传统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ntegrated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System:IVFCWS)和改进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ImprovedIntegratedVerticalFlowConstructedWetlandsSystem:IIVFCWS),并在其中分别种植彩叶草-太阳草(Coleusblumei-Toninafluviatilis:CT)和美人蕉-大水剑(Cannaindica-Acoruscalamus:CA),以无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植物组合下两种构型的人工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IIVFCWS对CODCr、NH4+-N、TN的净化效果显著优于IVFCWS,而对TP的去除效果则是IVFCWS较IIVFCWS强。有植物的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污染物的效果较无植物的对照系统好,其中彩叶草-太阳草组合湿地系统的去除效果较美人蕉-大水剑组合的强,分别为:CODCr的平均去除率在80.8%-52.8%之间;NH4-N的去除率在93.6%-52.3%之间;TN的去除率在96.4%~67.6%之间,TP的平均去除率均达93.6%以上。  相似文献   
49.
蒙古高原中部草地土壤冻融过程及土壤含水量分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利用土壤剖面的温度、湿度观测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蒙古高原中部典型针茅草原在季节转变过程中(2003~2004年)的土壤冻融过程和土壤含水量分布动态。研究表明,0~150cm深度范围的土壤完全冻结天数为154~160d。冻融日循环主要发生在表层0~5cm。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剧烈,与地温有较好的一致性。0~10cm深度土壤含水量高于其他土层。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季节波动性变小。冻结过程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有利于春季草地植被返青。  相似文献   
50.
试验旨在了解不同剂量克罗米芬(clomifene citrate)对丝羽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影响。将120只丝羽乌骨鸡随机分为4组。试验1组每只鸡每天口服克罗米芬15 mg,试验2组每只鸡每天口服20 mg,试验3组每只鸡每天口服25 mg,第4组为对照组,不使用药物。药物使用方法为每天的药物研碎后添加在12∶00饲喂的日粮中喂服。药物使用疗程为每7 d为一个疗程,连续喂服2 d、停药5 d,共使用2个疗程。结果表明,不同添加剂量的克罗米芬不影响丝羽乌骨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但能够减弱抱窝个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