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科尔沁沙地西部草甸植物萌发特征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西部64种草甸植物在实验室条件下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1)64种草甸植物中,30种植物发芽率超过80%,41种植物发芽率超过50%;2)12种禾本科植物中有8种萌发率达85%以上,5种菊科植物发芽率超过85%,所有豆科植物发芽率都小于50%;3)种子萌发能力与生活型相关,一年生植物种子较容易发芽,灌木种子最不易发芽;4)种子萌发能力与种子形态学特征有关,大多数小种子物种具有高萌发率,圆锥形或钻形的种子较大的发芽率,具芒和毛的种子偏向高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32.
重点农业大学的学科发展与创新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的创新与发展依赖于学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办学层次的提升和学科的创新管理,重点农业大学确立的“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的战略定位,奠定了学科拓展的基础。为了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重点农业大学锭位其办学方向和办学层次,加快研究生培养步伐,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3.
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土壤分形特征   总被引:53,自引:2,他引:53  
土壤特性往往是沙质荒漠化的一个指征[1],也是不同形式的土地沙质荒漠化导致的生态系统功能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测度[2].粒度组成是土壤结构和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4.
巴超群  马群  汪海洋  刘志民 《草业学报》2022,31(12):200-207
根茎克隆植物是克隆植物的一个类型,地下系统的特殊性赋予其独特的繁殖和生长方式,也赋予其对环境的特有适应能力。但是,受研究手段限制,人们对根茎克隆植物在表型可塑性、克隆整合、觅食行为和克隆分工等方面与其他类型克隆植物有何异同,这些行为对预防植物入侵、应对气候变化、进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有何特殊意义尚不很清晰。鉴于此,通过梳理和总结前人工作,提出了根茎克隆植物研究面临的挑战。根茎克隆植物下一步研究重点应体现在下述方面:1)可塑性性状的选择与测定方法;2)环境因子对克隆整合的影响机制;3)综合植物特征和环境特征的觅食模型。  相似文献   
135.
本文基于CNKI数据源,用非均衡经济学方法研究了中国农林高校1994-2001年国内论文增长的校际非均衡、增长极、学科比较优势及其结构调整。1994年以来农林高校国内论文年均增长率为13.36%,但扩大了校际非均衡;中国、南京、山东、福建、华中、华南和东北等7所农业大学是增长极;具比较优势的学科为农业、生物和经济等领域;非传统优势的新学科生长点的形成,使农业高校进入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发展的转 型期。  相似文献   
136.
几种桃砧木的耐涝性及其解剖结构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桃、毛桃、筑波4号、筑波5号四种桃树砧木为试材,从根茎叶的解剖结构、气孔密度、淹水处理后的叶片受害程度、叶绿素含量、根冠比以及落叶和死亡率等几个方面与抗涝性的关系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显示,山桃对淹水敏感,其根茎叶的结构显示较强的贮水特点,表现在叶片气孔密度低、根茎的皮层和周皮发达等,淹水8 d复水观察植株全部死亡。筑波5号的根茎叶显示出较强的水分蒸腾能力和耐淹水的结构特点,表现为叶片气孔密度大、根茎叶的通气组织发达等,淹水8 d后观察植株的死亡率最低,而毛桃和筑波4号的表现介于二者之间,初步认为其抗涝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筑波5号、筑波4号或毛桃、山桃。  相似文献   
137.
内蒙古典型草原生物量碳分配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为研究区域,借助群落分层取样方法,科学估测内蒙古典型草原的生物量碳分配情况,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生物量碳密度为400.56 g C/m2,其中羊草-杂类草(585.18 g C/m2)、冷蒿-其他小禾草(505.68 g C/m2)以及克氏针茅群落(501.45 g C/m2)具有较高的地下生物量碳密度。2)内蒙古典型草原拥有32.26×106 hm2的面积,贡献了112.76 Tg的生物量碳,其中地上生物量碳20.42 Tg,地下生物量碳92.34 Tg。3)根冠比(R∶S)分布上,内蒙古典型草原的平均根冠比数值为4.52,要大于一般草地类型。4)地下生物量碳(BGB)沿土壤深度的分布情况,糙隐子草、克氏针茅、羊草-杂类草、羊草-丛生禾草、大针茅、冰草等草本群落均属于“指数型”,即BGB沿深度分布符合指数函数,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壤层;冷蒿-糙隐子草、冷蒿-其他小禾草、差巴嘎蒿群落等灌丛群落的BGB分布曲线为“抛物线形”,其地下生物量碳主要分布于20~40 cm土壤层,不符合指数函数但符合二次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