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可绿化的平地面积越来越小。为了确保环境质量,加强立体绿化势在必行。能否搞好立体绿化,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笔者以为茑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应该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63.
 自进入八十年代以来,灰霉病已成为我区早春保护地番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64.
北京小菊盆景的形成及其艺术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北京小菊盆景形成的因素及北京小菊盆景的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认为北京小菊盆景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条件下,艺菊文化与盆景艺术相融合的产物,同时指出北京小菊盆景已初步形成了"奇特、高雅、清秀、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5.
分析了牡丹江市柞蚕的丰富资源 ,包括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与其它社会资源。提出了科学规划、创新管理体制 ,选准突破口 ,通过选点示范、全区联动等建议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真正把牡丹江市柞蚕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66.
为了给菊花 [Dendronthema ×grandiflora (Ramat.) Kitam.] 的转基因育种提供诱导型启动子,借鉴5′RACE策略,利用锚定PCR步移的方法克隆了甘菊 [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Fisch. ex Trautv.) Makino] 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的4个启动子序列,分别命名为DBP11、DBP12、DBP21和DBP22(GenBank登录号:DQ497620~DQ497623),序列长度分别为1 230、1 249 、1 273 和574 bp。4个启动子序列对应区域的同源性在89%以上。其中DBP12和DBP21分別是甘菊BADH基因DlBADH1和DlBADH2(GenBank登录号:DQ011151和DQ011152)的启动子序列,DBP11和DBP22为甘菊BADH基因家族中其它成员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表明,上述启动子序列中均含有多处与水分胁迫和脱落酸诱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在表达载体pCAMBIA1305.2的基础上,用所克隆的4个甘菊BADH基因启动子序列分别置换驱动其报告基因表达的35S启动子,建立了新的植物表达载体。用其转化农杆菌,并用叶盘法侵染甘菊,瞬时表达的结果表明,这些启动子序列均具备驱动报告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67.
68.
旱柳(Salix matsudana Koidz)落叶乔木,为平原地区常见树种。耐干旱、水湿、寒冷。具有绿化、观赏、药用价值。因此在地质、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推广栽植旱柳有其特有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9.
几种菊科植物BADH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Southern的方法对菊科26个种和2个菊花(Dendranthema × grandiflora )栽培品种的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进行了检测,其中18个种和2个栽培品种呈现明显的阳性信号。对其中7个种和1个栽培品种的PCR产物进行了测序(GenBank登录号:EF683587- 683595),其中旋覆花中获得两个长度差异较大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在被克隆的基因片段中,外显子的长度在各种间是一致的,且同源性在83%以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0%以上,其中旋覆花长片段中保守十肽的第二个氨基酸由苏氨酸变异为丙氨酸。各序列内含子的长度差异较大,泽兰(Eupatorium lindleyanum)、祁州漏芦(Stemmacantha uniflora)、旋覆花(Inula japonica)长片段的内含子之间,及与其它序列的内含子之间均无明显的同源性,而其它序列的内含子间则表现出较高的同源性,且由内含子所反映的基因间的系统关系与外显子反映的系统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0.
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同源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盐和干旱等渗透胁迫条件下,一些植物会积累甘氨酸甜菜碱(简称甜菜碱)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甜菜碱在植物体内由胆碱经两步氧化形成,催化这两步反应的酶分别是胆碱单氧化物酶(cholinemonooxyge-nase,CMO)和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aldehydedehydrogenase,BADH)。由于甜菜碱的合成途径简单,进行遗传操作方便,在诸多抗逆性基因中甜菜碱合成酶基因被看作是最有希望的胁迫抗性基因。其中,BADH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首先被从藜科植物菠菜(Spinaciaoleracea)中克隆到,此后人们相继以该基因为参照,研究其它植物中的BADH基因。本文作者在以菠菜BADH基因为对照研究菊科植物的BADH基因时,根据已发表BADH基因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一对PCR兼并引物,以菠菜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出长分别为825bp(seq1)和822bp(seq2)的两个DNA片段,经测序和序列分析,seq1与GenBank中登录的菠菜BADH基因的基因组序列(U69142)一致,其外显子区与已发表的该基因的cDNA序列(M31480)一致,seq2与U69142序列的同源性为68%,其外显子区与M31480序列的同源性为83.93%。而且,在由该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醛脱氢酶高度保守的十肽VTLELGGKSP,说明该基因为菠菜BADH基因的同源基因。根据现有文献分析,菠菜中可能存在两个BADH的同工酶,作者所克隆基因片段所属的基因可能编码菠菜BADH的另一个同工酶。该序列已在GenBank中登录,登录号:DQ0708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