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就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研究状况和展望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施用氮肥,配方施肥,施用微肥对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针对控制蔬菜硝酸盐含量,提高产量的途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2.
乡村创业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该文利用西南4省(市)465个乡村创业者的微观调查数据,就创业经历与制度环境对乡村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创业经历与制度环境均有助于乡村创业绩效的提升,在经过内生性处理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创业经历、认知制度环境和规范制度环境更有助于农林牧副渔业和生产加工制造业的绩效提升,规制制度环境则只对生产加工制造业和餐饮旅游服务业的绩效提升有显著影响.此外,创业经历还表现出了“益农”特征,对农户创业绩效的提升效应高于非农户,而制度环境则表现出了“非农精英倾斜”特征,对非农户创业群体的绩效提升效应高于农户.调节效应分析表明:规范制度环境在创业经历影响乡村创业绩效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能够强化创业经历的绩效提升效应.该文的启示在于乡村创业者应注重选择具有创业经历的创业伙伴或管理人员,政府则应加大对乡村创业的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  相似文献   
53.
马铃薯生产燃料乙醇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能源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洁净的可再生能源燃料乙醇被认为是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物。首先介绍了马铃薯的基本属性和以其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必要性;其次在同其它几种原料比较了生产性能的基础上,认为发展马铃薯燃料乙醇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指出以马铃薯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在我国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54.
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内温度和光照度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了推进蔬菜的模式化栽培,对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内外温度和光照度进行了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棚内旬平均温度高于棚外.测定期内,单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5.6~21.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9.0℃;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平均气温变幅为7.5~23.0℃,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的最大值为10.5℃.双层覆盖塑料大棚的棚内气温和地温比单层覆盖塑料大棚分别高1.9~2.0℃和2.0~2.7℃.不同覆盖层次塑料大棚的棚内外平均气温差值以晴天最大,雨天次之,阴天最小;地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棚内外光照度都是在每天14:00时最强,且双层覆盖塑料大棚内的光照度总是小于单层覆盖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55.
湖南春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对8个马铃薯品种的抗性、商品性、品质、产量等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引、9903、中薯3号、中薯2号分别比东农303增产25.46%、19.09%、9.59%、5.67%,它们抗性强、综合性状表现好,值得推广。大西洋的抗性好、干物质含量高、还原糖含量低,是很好的值得推广的加工品种。诺兰的抗性差、产量低,但干物质、淀粉含量高。  相似文献   
56.
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时空变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揭示1990-2013年东北地区耕地变化规律,以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东北地区1990年、2000年和2013年耕地信息,辅以气候、地形、社会经济等数据,分析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耕地空间分布信息提取,总体分类精度达93%以上;2013年东北地区现有耕地4.17×105 km2,占东北地区土地总面积的33.51%,其中旱田比例为86.24%;1990-2013年耕地总量增加,2000-2013年比1990-2000年耕地增加速度减小,空间上,耕地呈现南减北增的趋势,新增耕地重心逐渐北移,建设用地侵占耕地速度加快,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向东北部蔓延;对湿地、林地、草地开垦减弱,对裸地和海面的农业开发增强,退耕还湿、还草、还林效果明显,耕地变化活跃区处于年降水量在500~700 mm、年均气温在2~4℃、坡度小于3°、高程小于200 m的地理环境中;旱田改为水田规模扩大,旱田质心变化不显著,水田质心向东北移207.41 km。23 a间,虽然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耕地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增长、城市扩张等人文因素仍然是耕地变化和时空分异特征的主要驱动因素。农业发展转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生产效率,将是未来东北地区耕地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7.
苏云金芽孢杆菌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农药,已经成为化学合成农药必要的补充或替代品,其杀虫蛋白基因已成功的应用到转基因抗虫作物中。本文基于海南五指山和吊罗山热带原始雨林区土壤样品筛选分离的Bt菌株资源,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对分离的特异Bt菌株的杀虫基因进行全面分析,鉴定出新型Bt杀虫蛋白基因25个,其中包括5个新型的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vip)和3个新型cyt基因。本研究表明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可以高效用于挖掘Bt杀虫基因资源,而获得的新型杀虫蛋白基因将进一步丰富我国能够应用的杀虫基因种类。  相似文献   
58.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59.
有机肥长期等氮替代无机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体系下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有机氮依次替代10%(Y1W9),20%(Y2W8),30%(Y3W7),40%(Y4W6),50%(Y5W5)无机氮等处理,同时以100%施用无机氮(W100)为对照,连续3 a定位监测稻麦产量、土壤肥力及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依托长期定位施肥(2011—2018年)试验,采用团聚体湿筛及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机物料投入下的两种施肥模式(CM:控释BB肥配施牛粪,RS:化肥配施秸秆)较单施化肥(NPK)模式显著提高了黄泥田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