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10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中国花卉博览园由“锦绣中华”景观区、“专题植物园”景观区、“天府之国”景观区、“花舞成都”景观区构成。这里既有传承我国古典园林技艺手法的徽派园林,也有表现现代园艺风格的海派园林,以写意山水的高超艺术手法,蕴含浓厚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展示世界各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可持续发展的造园艺术典范,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中国花卉博览园总占地面积约600余亩,其中“锦绣中华”景观区占地面积约33000平方米,由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花协(包括深圳市花协、香港、澳门、台湾展团)共同建景,是集中展示当代中国花卉园林特色植…  相似文献   
92.
硒对镉胁迫下寒地水稻镉含量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施硒对不同镉污染土壤上镉在水稻各器官中的分配及稻米中镉含量的影响,探讨通过施硒降低水稻镉吸收量及在稻米中分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垦鉴稻6号为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镉(0、2、4和8 mg/kg土壤)的条件下,施硒(0、0.07和0.14 mg/kg土壤)对水稻不同器官镉含量和镉分配的影响。成熟期整盆收获,分别测定叶片、叶鞘、茎秆、根系和糙米、精米镉含量、硒含量和干物重,计算镉积累量和分配比例。【结果】1)当土壤镉浓度在0 4 mg/kg时,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中镉含量随土壤镉浓度增高而显著增加,但当土壤中镉浓度4 mg/kg时,糙米和精米中镉含量增加不显著。未施硒(Se0)时,Cd2(4 mg/kg)和Cd3(8mg/kg)处理糙米中镉含量分别为0.221 mg/kg和0.234 mg/kg,分别是Cd0处理的15.8和16.7倍,均超过我国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稻米镉的限量(0.2 mg/kg),精米镉含量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限量,Cd3处理精米中镉含量最高,为0.174 mg/kg。2)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和镉积累量均显著下降,糙米和精米的镉含量均低于我国国家食品安全规定的稻米镉限量,且Se2(0.14 mg/kg)处理优于Se1(0.07 mg/kg)处理。其中Cd1(2 mg/kg)浓度时,Se2处理的精米镉含量下降幅度最大,比Se0降低31.5%(P0.01)。3)镉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为根系茎鞘稻谷叶片。随着硒浓度的增加,镉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地上部的分配比例减少,在稻壳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在精米中的分配比例下降。在Cd1浓度时,根系镉分配比例范围为60.9%67.8%,稻谷镉分配比例为12.6%13.8%;Se2处理稻壳中镉分配比例比Se0增加5.2个百分点,而精米中镉分配比例则下降了6.2个百分点。4)相同镉浓度下,随着硒浓度的增加,植株各营养器官干物重均增加,Se2处理对干物重的影响优于Se1处理。Cd1、Cd2和Cd3浓度下,Se2处理比Se0处理稻谷干物重分别增加了6.4%(P0.01)、5.2%(P0.05)和11.3%(P0.01)。【结论】施硒可降低镉污染土壤上水稻各营养器官和糙米、精米的镉含量,并能显著降低精米中镉的分配比例,保证稻米的食用安全性,尤其在Cd加入量为2mg/kg土浓度下,施硒效果最显著,以施Se量为0.07 mg/kg处理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3.
小鹅瘟病是雏鹅常有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对养鹅育雏威胁很大,垂直感染与孵化设备污染为主要病因,因此常可招致全群毁灭。  相似文献   
94.
辽宁省西北部属于旱缺雨的旱作农业区,旱灾发生频繁,近几年旱灾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验证一些旱田除草剂的推荐剂量是否适于该地区,我们在2001年对大豆田防除阔叶杂草的茎叶除草剂——10%阔除乳油的除草效果和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试验。目的在于筛选出本地区大豆田除草的最佳施用剂量,以便更好地指导农民和服务于生产。  相似文献   
95.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幼芽和树杆采集的树脂混合其上颚腺分泌物、蜂蜡和花粉加工而成的一种蜜蜂产品。故笔者在治疗犬皮肤病时用蜂胶,能迅速止痛、止痒,效果良好。1 湿疹 病损局部先用0 .5 %来苏儿溶液洗净,治疗第1天口服0 .5 %普鲁卡因液10 ml,涂用10 %蜂胶酒精浸液,每4小时涂一次;第2天,用5 0 %蜂胶软膏敷在患处。共治疗2 0例,4~5天治愈。2 真菌病 患部周围剃净毛,用加有水杨酸的蜂胶软膏敷在患处。共治疗2 0例,16例病犬在15天左右治愈,另外4例较严重的坚持治疗4 5天后治愈,随访无复发。3 疣状物 患部周围剃净毛,用鲜蜂胶块敷在患处,外…  相似文献   
96.
密度和肥料配比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肥料配比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 1)在 3 75万株· hm-2 ~ 60 0万株· hm-2 范围内 ,小麦产量变化不显著 ,对于龙辐 91- B569适当降低密度是可行的。 ( 2 )不同肥料配比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 ,其中在 N∶ P∶ K为 1.5∶ 1∶ 0 .5的情况下 ,小麦产量最高 ,为5868kg·hm-2 ,并且各组配比中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97.
嫩度是决定肉食用品质的重要指标。宰后肉的嫩度发生不连续变化,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阐明宰后嫩化机理一直是肉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自“凋亡”的概念引入至宰后肌肉嫩化过程后一直广受关注,动物被屠宰放血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累积,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逐渐耗尽,必然导致细胞死亡。宰后肌细胞死亡和肌肉嫩化都是在一系列调控因子作用下激活肌肉内源酶,并由内源酶水解蛋白质破坏细胞结构,因此这两个生化过程被认为高度相关。本文综述了宰后肌细胞主要以凋亡的形式死亡,分析了除凋亡外,宰后早期产生少量ROS时细胞会通过自噬启动自身防御系统,宰后后期ATP逐渐耗尽肌细胞可能从凋亡转变为坏死;明确了线粒体通路是宰后肌肉中细胞凋亡酶激活的关键路径,线粒体死亡因子释放是细胞内死亡级联反应的总开关,其开放状态直接决定着细胞以何种途径进行死亡,并进一步从线粒体膜通透化和内膜嵴重构两方面,讨论了宰后线粒体损伤诱导凋亡因子的释放机理;综述了线粒体损伤变化及其对嫩化过程的影响,并从线粒体通过参与能量代谢影响肌肉pH以及通过释放凋亡因子调控细胞凋亡酶活性两方面分析了其潜在机理;探讨了宰后肌肉线粒体与内质网间相互作用以影响Ca2+信号传导以及细胞凋亡过程,或与溶酶体相互作用,破坏溶酶体膜稳定性,使其释放组织蛋白酶以激活线粒体Bax和Bid而加速线粒体膜通透性;综述了细胞凋亡酶在宰后早期被激活,并参与部分肌原纤维蛋白的有限降解,但随着宰后时间的延长,ATP逐渐耗尽等因素导致细胞凋亡酶失活,因此细胞凋亡酶只参与宰后早期的嫩化过程。综述内容可为完善宰后肌肉嫩化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8.
受噪声大、粉尘等因素的影响,掘进机在作业时过程中难以对周边的人员及物体进行有效识别,司机观察盲区的人员会处在比较危险的环境中,容易造成伤亡事故。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确保掘进机正常作业,本文设计一种适合于掘进工作面的人员识别系统,通过人员识别系统来监测位于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避免掘进机工作出现挤伤等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99.
控释尿素对春小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梅  罗盛国  刘元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103-104,131
目的:研究控释尿素对春小麦不同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自行研制的3种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为氮源,测定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乳熟期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植株含氮量,成熟期测产。结果:控释尿素能提高春小麦各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控3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显著;控释尿素能提高植株各生育期含氮量和产量。结论:各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植株含氮量和产量结果均表明控3为此小麦品种的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100.
羊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的防治俗称羊口疮,或称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危害羔羊,且多为群发,表现急性接触性传染.患羊以口腔粘膜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继之真皮结缔组织高度增生,形成疣状痂块为特征.该病为我国确定的三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