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3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氮去除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流人工湿地作为发展极为迅速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水体修复与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分析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的基质类型、植物种类、微生物过程等因素对氮去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指出了营口市城区目前乡土树种应用达60%以上,体现了地方植物特色。在营口市城区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调查,结果发现:常见药用植物达276种,分布在77科中。对调查到的276种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学统计、药用部位及功效归类,同时对营口市城区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3.
<正>自2007年全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以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在岚皋县也是年年发生,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在局部地区还造成严重损失,应该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高毒力变异株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传染性、高致死率的烈性传染病。以高发病率、高烧、高死亡率为显著特点。1流行病学特征高致病性蓝耳病仅传染猪和野猪。该病没有明显季节性。病猪及其污染物、病猪肉是重  相似文献   
74.
采用混合选择法,育成抗寒、抗病、种子产量高的老芒麦新品种康巴老芒麦。其牧草青绿期长、抗寒、耐旱、抗病、抗倒伏,种子成熟期集中。试验通过品种的育种过程、特征、特性和生产性能。其品种干物质较对照提高15%,种子产量高于对照川草2号品种20%,适应川西北高寒牧区及类似地区种植,是建立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和生态建设的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75.
刘曦  金森 《林业科学》2007,43(12):126-133
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报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准确预测死可燃物含水率是做好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火行为预报的关键.平衡含水率法预测死可燃物含水率在物理上十分可靠,若研究对象可精确描述,理论上其含水率的预测是准确的.因此,该方法是重要的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方法.本文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表明:1)平衡含水率的预测模型主要有4种,其中Simard模型、Van Wagner模型和Anderson模型都是统计模型,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Nelson模型为半物理模型,在预测可燃物含水率上的效果好,应用广.2)可燃物类型影响平衡含水率,但具体机理还没有系统研究.3)对时滞的影响因子研究相对较少.可燃物的种类、物理性质对时滞都有影响.4)现有平衡含水率法中,Catchpole等的方法因采用Nelson的半物理模型而具普适性,有良好的应用前途.5)平衡含水率法在实际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美国火险等级系统和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及其他类似系统中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6.
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变化阶段、趋势、等级分布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为轻度涝灾、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4级,以中度和大涝灾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1.55%,特大洪涝灾害发生较少,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94%。公元600-2000年的1 400 a可以分为14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 10、11、12、13、14、15世纪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7、8、9、16、17、18、19、20世纪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9个县区由多到少依次为:宝鸡、扶风、千阳、凤翔、凤县、陇县、麟游、岐山、眉县。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26次,空间差异较大。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宝鸡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类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7.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石,如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地教授词汇深度知识是词汇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任务。以语料库语言学理论为依据,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工具,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具体教学实践,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模式,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8.
运用GIS技术构建评价单元,选取关键的作物生态环境因子,采用空间聚类分析法构建作物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该评价方法可以应用在作物适宜性分析、作物引种区域分析和特色作物扩种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种植业结构布局和调整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在枣疯植原体16S r DNA片段内设计并合成引物对DZ16SF-2/DZ16SR-2(扩增190 bp片段),用重组质粒p MD18-DZ16S为模板建立标准曲线,并建立枣疯植原体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 I)检测体系。溶解曲线分析显示:该引物特异性好,该体系对质粒模板的检测灵敏度达102copies/μL。利用该体系对不同月份、不同发病级别的嫁接接种枣树接穗样品进行植原体含量测定。通过对高抗品种‘星光’,中抗品种‘黑腰子枣’、‘嘎嘎枣’和‘葫芦枣’,感病品种‘月光枣’、‘马牙枣’、‘莲蓬子’、‘北流西冬枣’和高感品种‘大红袍枣’嫁接到发病‘冬枣’砧木上所表现出的不同病级、病情指数和病原浓度比较结果发现,表现无症状的样品中植原体的含量在每克鲜重105~106个,发病Ⅰ~Ⅱ级枝条中植原体浓度在106~107个/g,Ⅲ~Ⅳ级发病枝条含量在107~108个/g鲜重,而V级发病枝条达到每克鲜重109个,表明接种发病的接穗症状严重度与其体内植原体浓度积累密切相关。高抗枣疯病‘星光’品种嫁接接穗体内病原浓度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有较多‘星光’接穗嫁接的发病砧木症状有所减轻,植原体浓度也有所降低。本研究可为探索枣树品种的抗病机制、抗病性鉴定及枣疯病植原体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土地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天然的水循环过程和水量、水质状况,而水资源平衡分析是进行土地整理的前提和基础。以河北省南和县闫里乡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区的需水量、供水量及水量平衡,详细介绍了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相关水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灌溉规划设计可以改善区域用水状况和农业水环境,优化区域灌溉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