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为探究肌醇代谢调控因子IolR对嗜水气单胞菌NJ-35的生存及环境应激的调控作用,检测了野生株、iolR缺失株(ΔiolR)及其互补株(CΔiolR)对不同碳源的代谢能力、耐酸、耐药、耐氧化、耐高渗以及抗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能力,同时检测其对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ΔiolR缺失株对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4种碳源的代谢能力均显著降低,菌株的耐酸、耐氧化能力显著减弱,而耐高渗能力略有增强;巨噬细胞对ΔiolR的吞噬率升高63.33%。另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ΔiolR缺失株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显著增强。研究表明,肌醇代谢调控因子IolR在嗜水气单胞菌的生存以及对不同胁迫环境的适应性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12.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草原兴则林草兴,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双碳”目标的提出,对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全面加强草原治理工作创造了历史性机遇。为全面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大局,文章分析了当前草原增汇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力开展人工种草、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和管理、持续提升草原生态质量、高质量发展现代草业、强化支撑保障、加大社会宣传培训力度等草原增汇路径,旨在为草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3.
为探究不同利用方式下种植模式和施氮对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甘肃环县对栽培草地设置放牧(G)和刈割(M)两种利用方式,每种方式下设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单播(W)、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单播(H)与两者混播(WH)3种种植模式及0(N1)、80 kg·hm-2(N2)和160 kg·hm-2(N3)3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1)放牧较刈割显著提高了总鲜、干草产量,显著降低了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提高了相对饲用价值(RFV).2)WH和H处理较W显著增加了鲜、干草产量,且WH显著高于H;WH和H较W显著提高了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NDF含量,进而显著提高了RFV.3)总鲜、干草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和N3处理的粗蛋白、粗脂肪显著高于N1,而NDF和ADF显著低于N1,并显著提高了RFV.因此,无芒雀麦和红豆草混播草地在放牧下施氮160 kg·hm-2是一种适宜陇东地区放牧型栽培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14.
草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草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草原调查监测是草原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梳理我国及主要草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原调查监测发展历程,发现在监测内容上国内外主要经历了从生产指标到生态指标的逐步涵盖;调查监测的方法上国内外均以长期和短期相结合,以长期监测为主,短期监测为辅,随着技术发展,各国均根据草地类型、利用等特点,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调查监测体系。建议我国在草原监测上应科学布局固定监测点;完善草原长期监测网络体系;建立系统的天地空一体化草原监测技术体系;健全多功能草原监测的指标体系;加强草原监测人员和科技的投入,以推动我国草原监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15.
为了探究禾豆间作模式与施氮水平对饲草产量及水氮吸收利用的影响,明确适宜河西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管理措施。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个种植方式(LM:青贮玉米-拉巴豆间作;FM:青贮玉米-秣食豆间作;M:青贮玉米单播)和4种施氮水平(N1:0 kg·hm~(-2);N2:120 kg·hm~(-2);N3:240 kg·hm~(-2);N4:360 kg·hm~(-2))。结果表明:N2、N3和N4较N1显著提高了玉米和豆科作物的鲜干草产量以及总产量,其中总鲜草产量较N1分别提高29.60%、57.83%和61.45%,总干草产量分别提高30.73%、59.14%和61.27%。FM的鲜草和干草总产量显著高于M,较M分别增加了5.74%和6.26%。N3和N4较N1显著降低了收获期土壤贮水量,但耗水量无显著差异,并显著提高了群体水分利用效率(WUE_B),且FM的WUE_B显著高于M。N2、N3和N4较N1显著增加了玉米和豆科作物的氮含量及吸收量,且N3较N4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豆科作物以及群体的氮肥利用效率(NUE)。FM和LM的总氮含量及吸收量显著高于M,且FM的NUE显著高于LM。所有处理中FM-N3获得了最高的WUE_B(65.22 kg·hm~(-2)·mm~(-1))和NUE(1.21 kg·kg~(-1))。综合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两方面的结果,FM-N3是适宜河西地区禾豆饲草间作种植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16.
为探索河西灌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设置67 500株/hm2(L)、82 500株/hm2(M)和97 500株/hm2(H)3个种植密度及不施氮(N0)、施氮120 kg/hm2(Nl)、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在玉米6叶期和12叶期各施氮处理的株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