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土地整治中底泥质耕作层土壤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开展底泥质耕作层土壤的构建方法研究,是确保土地整治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该研究以河流疏浚底泥土地利用为主线,从底泥质耕作层土壤构建方法的基础理论、底泥环境肥力调查评价、底泥重金属稳定化修复、底泥改造土壤工程及底泥应用案例等方面系统地探讨了土地整治工程中底泥质耕作层土壤构建方法的基础、内容、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工程参数。污染底泥修复后大田种植空心菜试验表明:重金属含量可达到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Cd降低率在38.61%~85.69%,稳定化修复明显降低蔬菜重金属含量;底泥质耕层土壤适宜开展种植,可提蔬菜高产量8.7%~1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0.95~2.18倍。  相似文献   
92.
本研究于2019年在河西地区设置青贮玉米(Zea mays)单播(Z)、青贮玉米–秣食豆(Glycine max)混播(ZG)和青贮玉米–拉巴豆(Dolichos lablab)混播 (ZD) 3个种植方式,每个方式下设置 6种灌溉模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灌溉模式对饲草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ZG和ZD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 < 0.05)高于Z,鲜草产量较Z分别增加19.1%和16.4%,干草产量分别增加12.7%和9.0%。同一种植方式下,后期轻度亏水(I4)、前期轻度亏水(I5)和充分灌溉处理(I6)的鲜干草产量显著(P < 0.05)高于重度亏水(I1),平均鲜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9.1%、45.9%和46.6%,平均干草产量较I1分别增加35.8%、44.2%和43.8%。2) 混播处理较单播提高粗蛋白含量,明显降低淀粉、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进而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FV),且ZG较Z显著(P < 0.05)增加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I5的平均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和RFV显著(P < 0.05)高于I1,6种灌溉模式中I5的粗蛋白、淀粉、粗脂肪和粗灰分的产量最高。3) ZG和ZD较Z显著提高(P < 0.05)水分利用效率(WUE)。I5和I6的收获期土壤贮水量和蒸散量显著(P < 0.05)高于I1,且I5的WUE显著(P < 0.05)高于I4和I6。所有处理中ZG-I5的WUE以及粗蛋白、粗脂肪和淀粉的产量最高,并且鲜干草产量仅次于ZG-I6,该处理是适宜河西地区青饲玉米生产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3.
给雏鸡饲喂乳杆菌对其盲肠主要正常菌群定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4.
1 概述 红山咀电厂二级电站位于玛纳斯河下游,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末,安装4台3200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于玛纳斯河泥沙含量在丰水季节很高,且因夏季草多,冬季冰多,水轮机摆度较大,磨损严重。这就给水轮机和顶盖止漏带来许多困难。顶盖漏排水(排至集水井)大增,夏季漏排水量平均82m~3/h。而集水井抽水设备主要依靠两台离心泵,没有考虑到如此频繁地操作(每小时至少5次)抽水,运行值班人员辛苦而又麻烦,浪费人力。  相似文献   
95.
对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条件进行如下优化:用单因素法优化了氮源、碳源等培养基成分及温度和初始pH值等培养条件;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氮源浓度、碳源浓度、盐离子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较低浓度的氮源、碳源有利于酶的产生,表面活性剂能明显提高酶的产量.嗜水气单胞菌产弹性蛋白酶的最佳条件:胰蛋白胨5 g&#183;L-1,蔗糖5 g&#183;L-1,NaCl 2.5 g&#183;L-1,K2HPO4 2.0 g&#183;L-1,Tween-80 1 g&#183;L-1,初始pH为7.5,28 ℃培养48 h.  相似文献   
96.
刘永杰  万新 《落叶果树》2002,34(4):53-53
新疆库尔勒地区 1 986年发现梨圆蚧危害 ,1 998年起对该虫的生活史及习性进行了观察 ,并进行了防治试验。在新疆库尔勒梨圆蚧一年发生 2~ 3代 ,以 1~ 2龄若虫在枝干上越冬。人工刷除越冬若虫 ,树液流动期树干绑扎一圈 2 0~ 3 0cm宽、用 3 0~ 5 0倍速扑杀浸过的棉絮、外包塑料薄膜 ,若虫盛发期喷 1 0 0 0倍40 %速扑杀或 1 5 0 0倍 2 5 %爱卡士或 80 0~ 1 0 0 0倍 40 %速蚧壳即可有效地防治  相似文献   
97.
为探究灌溉模式与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Zea mays L.)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在河西地区设置3个种植方式(S:青贮玉米单播;SM:青贮玉米与秣食豆(Glycine max L.Merr)混播;SL:青贮玉米与拉巴豆(Lablab purpureus L.Sweet)混播)和6种灌溉模式(W1:6叶期灌溉;W2:6叶期和12叶期灌溉;W3:6叶期和散粉期灌溉;W4:6叶期、12叶期和散粉期灌溉;W5:6叶期、散粉期和灌浆期灌溉;W6:6叶期、12叶期、散粉期和灌浆期灌溉)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SM、SL和S种植下玉米的株高、茎粗和相叶绿素含量差异不显著,但SM和SL较S显著提高了叶面积指数;SM和SL的鲜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显著高于S;在灌浆期和收获期,W5和W6的株高、茎粗、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W1;W5、W6的鲜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显著高于W1,W2和W3。所有处理中,SM-W5获得了最高的干草产量和净收益,是河西地区青贮玉米适宜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98.
本研究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B)单播及两者混播(AB)3种草地类型,每种类型下设3个施氮水平(N1:0 kg·hm-2;N2:80 kg·hm-2;N3:160 kg·hm-2)和2种利用方式(G:放牧;M:刈割),以探究施氮与利用方式对栽培草地产量、品质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的粗蛋白和鲜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显著高于A和B;A和AB处理与B相比,显著提高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进而提高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N3处理的粗蛋白含量和鲜干草产量及WUE显著高于N1和N2,且N3处理与N1相比,显著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降低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放牧下的粗蛋白和鲜干草产量及WUE显著高于刈割。因此,紫花苜蓿和无芒雀麦混播草地进行放牧且施氮160 kg·hm-2是一种适宜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山东省蚧首科(Coccidea)状况进行了考证,共计4科35种,其中链蚧科2属9种,壶蚧科2属3种,球链蚧科1属1种,蚧科10属23种。  相似文献   
100.
以宽甸县永甸镇为试验区,对采伐作业设计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开发了一套前后端一体化的采伐作业设计系统,并分析了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该系统主要由前端基于移动GIS野外采伐作业数据采集系统,后端采伐作业设计管理系统和中间层数据传输3部分构成,实现了采伐作业设计数据采集、处理与数据管理的功能。通过运用移动GIS,实现外业调查、数据获取、更新、处理、管理等全程信息化、无纸化,便于进行作业设计制作和采伐数据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