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0篇
  18篇
综合类   126篇
农作物   26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鸡球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龙  尹洪星  李梅 《农技服务》2009,26(1):109-109
介绍了鸡球虫病的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及诊治措施。  相似文献   
42.
陕西流曲琼锅糖是地方传统特色食品.具有香甜酥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健脾润肺、滋养消食等特点。民间流传“吃过琼锅留余香.胜过陈酒老杜康”.说明流瞌琼锅糖备受消费者喜爱。然而,数百年口头传承的手工制作工艺.由于缺乏工艺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工艺逐渐失范失传.绝大部分仍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作坊式生产。本期《储藏加工》栏目为读者朋友详细介绍流曲琼锅糖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为琼锅糖生产企业和作坊提供可作参考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3.
⑥滤汁(过滤):依靠液柱静压力将糖化缸(上瓮)内的糖液过滤于地面下的小缸(底瓮)。按工序依次滤出的是芽子汁、头遍糖汁、二遍糖汁、三遍糖汁。芽子汁和一遍糖汁混合后直接熬糖:  相似文献   
44.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0mmol·L~(-1))相比,5、25和50 mmol·L~(-1) NaCl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而100和200mmol·L~(-1)明显抑制其生长。随着盐浓度增加,红豆草地上部和根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50~200mmol·L~(-1)下,地上部Na+浓度较对照增加14~39倍。特别是200mmol·L~(-1)使根Na+净吸收速率较对照增加了35倍,使整株总Na+量和地上部Na+相对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93%和45%;而显著降低了根的K+、Na+选择性运输能力。在50mmol·L~(-1)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地上部和根Na+浓度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根中的Na+到7d时达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相反,K+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根中的浓度始终高于地上部。由此可见,在5~50mmol·L~(-1) NaCl下,红豆草通过维持其体内K+、Na+稳态平衡抵御盐胁迫;而在100和200 mmol·L~(-1)下,红豆草地上部积累大量Na+,但其叶片Na+区域化及K+选择性转运能力较弱,导致植株体内Na+、K+稳态紊乱,产生离子毒害,从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45.
寒地水稻稻瘟病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稻瘟防治的关键技术是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掌握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选择安全、高效的杀苗剂交替使用,坚持施药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46.
庆阳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运用生态承载力、城镇体系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特点及趋势。采用生态弹性度、资源承载力和承载压力度、对生态承载力的演化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态承载力与城镇空间结构的关系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为脆弱生态条件下的城镇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含糖量是决定和影响花生食用品质和加工特性的重要指标,蔗糖含量占成熟花生籽仁总糖量的90%以上,建立蔗糖含量的高效检测技术,有助于加快高蔗糖甜味食用型花生品种培育进程。本研究利用蔗糖含量差异显著的185份花生材料,利用近红外仪(波长范围1100~2500 nm),配合小样品杯,扫描和采集自然干燥籽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液相色谱(HPLC)结合标准曲线法测定试验材料的蔗糖含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构建了花生籽仁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定标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0.962,均方差为0.383。利用20份材料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和化学值的决定系数达0.947,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蔗糖含量,可以高效地测定杂交早期世代的单株花生蔗糖含量。利用该模型在“吉花02-1-4×中花26”杂交后代中发掘出6份含糖量7%以上、油酸78%以上、含油量48%以下,且农艺性状优良的食用花生新品系。  相似文献   
48.
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生防真菌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胞囊线虫病(Heterodera glycines,SCN)在我国分布较广,危害较大,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通过应用化学药剂,但化学药剂对人、畜不安全,对环境污染重[1]。目前,我国对大豆胞囊线虫生防真菌已有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我国大豆胞囊线虫生防真菌的主要研究种类和数量、捕食性真菌和机会真菌的作用机制及生防制剂的田间应用、防效等情况。  相似文献   
49.
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秋旋耕起垄、秋深松旋耕起垄、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4种土壤耕作方式,进行田间大区试验,以探讨土壤耕作方式对连作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秋旋耕起垄和秋深松旋耕起垄出苗率高于春旋耕起垄和春顶浆打垄,出苗率均达85%以上,秋整地大豆生育期间干重、根瘤重和叶面积指数均高于春整地,秋旋耕起垄大豆根际微生物总数最多,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明显高于春顶浆打垄。秋季整地地下害虫——蛴螬(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危害率比春季整地低10%左右,春顶浆打垄危害率高达34.3%。秋整地大豆的灰斑病发生程度、籽粒紫斑粒率和虫食率均低于春整地,秋整地产量较春整地增产16%以上,从本试验可以看出黑龙江省黑土平原区秋整地对连作大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0.
肥料组合对大豆产量和化学品质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筛选黑龙江省高油高蛋白大豆产量高和化学品质好的N、P、K组合施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测产和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高油大豆东农434最适施肥处理为N3P4K5+叶面喷肥,较习惯施肥增产23%,大豆含油量增加,较习惯施肥脂肪含量高1.4个百分点.高蛋白大豆黑农35的适宜施肥处理为N3P4K5+叶面喷肥和N3P4K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