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番木瓜内生细菌MG-Y2的鉴定及其生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具有防病作用的植物内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和稀释分离法,分离番木瓜果皮中的内生细菌,得到103个菌株。采用培养基平板抑菌圈测定法从这些菌株中筛选到1株具有拮抗活性的细菌MG-Y2,对番木瓜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nicotianae)、番木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等8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拮抗作用。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以及16SrDNA部分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细菌为恶臭假单胞菌生物变种Ⅰ(Psudomonas putida biovarⅠ)。采用喷雾接种处理,MG-Y2可进入番木瓜叶片、叶柄、果皮和果肉中定殖。进行番木瓜果实采后防病试验,MG-Y2对采后番木瓜疫病和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8.8%和57.4%。试验结果显示MG-Y2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CaCl2在月季切花瓶插过程中的保鲜效果。[方法]以月季“红衣主教”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月季瓶插过程中,3种不同浓度5、10和15g/L的CaCl2对月季切花的外观品质,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及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浓度的CaCl2处理,均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月季切花吸水,增大切花鲜重,维持水分平衡,延缓切花变色和弯头时间,延长瓶插寿命。其中5g/LCaCl2处理效果最好,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约3d。[结论]5g/LCaCl2+蒸馏水+200mg/L8-羟基喹啉是该试验最好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3.
荸荠枯萎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用诊断剂地监测,证明冀鲁豫6个棉铃虫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灭多威,久效磷和辛硫磷已有较高的抗性效率。其中33%的样本抗性频率顷50%以上,51%的样本抗性频率在20%-50%之间,只有16%的样本抗性频率在20%以上。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棉铃虫对三氟氯氰菊酯的抗性指数在47.倍以上,最高达195.6倍。  相似文献   
34.
辣椒疫霉菌保存及游动孢子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辣椒疫霉菌保存和游动孢子诱导技术。[方法]辣椒疫霉菌在5种不同培养基中,26℃暗培养3 d,再光照培养6 d后,将培养基平分6块,置于2个培养皿中,加入40 ml无菌水,一个计算孢子囊数,另一个于16℃光照0.5 h后,计算游动孢子数。[结果]辣椒疫霉菌在5种培养基中的菌落形态差异明显,生长速度关系是OMA>CMA>CA>PSA>BA,产生孢子囊数量最多的培养基是BA和PSA,最少的为OMA;释放游动孢子量在CMA上最多,BA、PSA、CA和OMA上无显著差异;该菌在试管斜面中,于16℃下可以保存9个月。[结论]诱导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的最佳方法是:将该菌在CMA培养基上,于26℃暗培养3 d,再持续光照培养6 d后,加无菌水置16℃光照0.5 h;最佳的保存温度是16℃;游动孢子的浓度与孢子囊的浓度没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5.
辣椒上胶孢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辣椒上胶孢炭疽菌2个分离系(Cp1和Cp2)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Cp1和Cp2除对温度、pH值反应以及碳、氮源的利用存在一定差异外,总的特性是一致的.这一结果与国外将2个分离系合为一个种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36.
大白菜炭疽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10~38℃,pH为3.5~10.5;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30℃,pH为6,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8℃,pH为8.2~9.连续光照处理可促进菌丝生长.该菌对多种碳源和氮源均能利用,其中以麦芽糖、果糖作碳源,缬氨酸、亮氨酸作氮源的菌丝生长最佳;以麦芽糖、蔗糖作碳源,硝酸钙作氮源的产孢最多.1000 ppm的浓度的代森锰锌或硫悬浮剂可完全抑制该菌的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7.
开口箭提取物对采后香蕉抗炭疽病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植物提取物对香蕉采后病害的防治,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测定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甲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和正丁醇分部萃取物对香蕉炭疽病菌的离体抗菌活性,选用正丁醇分部萃取物进行耐高温(121℃处理20 min)、紫外光照射(30 W紫外灯距50 cm直射15 h)和酸处理(调节pH 3)的抗菌稳定性研究,并进行了提取物处理香蕉的贮藏防病试验。结果表明,开口箭甲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分部萃取物和正丁醇分部萃取物抑制香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的半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490.27,638.40,1112.65 μg/mL,抑制香蕉炭疽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分别为1262.16,451.02,955.58 μg/mL,正丁醇分部萃取物的抗菌活性不受热、紫外线和酸等因子的影响,用开口箭提取物处理采后香蕉果实,具有明显降低其潜伏性炭疽病发病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39.
白菜炭瘟病在大白菜、小白菜上历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1983年,该病害在湖南各地大量流行,发病率在90%以上,病情指数高达40~80有的田块大片死亡,损失惨重。为了掌握其发病规律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我们近年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相似文献   
40.
用系统预试验法对开口箭(Tupistra chinensis Bak.)根茎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定性检测,用石油醚脱除开口箭甲醇提取物中的脂溶性成分后,再用正丁醇萃取出总皂甙.结果显示:开口箭根茎中含有甾体皂甙类和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其总皂甙含量约为根茎干重的5.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