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正> 昔日的村防疫员,今日的乡兽医站站长。他,张建民,40出头。家住敦煌市其乡肃家堡村,家中除了媳妇外,还有俩老俩小。耕种14亩地,负责全村432户人家大小牲畜的防疫、治病工作。几年来,这个村猪防疫密度年年100%,鸡防疫密度均在98%以上,从未因大的传染病给乡亲们造成损失。1987年至1989年,这个村生猪出栏率平均以15%的速度上升,他也连续几年被评为市、乡先讲畜牧工作者。几年中,他一手办起了乡配合饲料加工厂、蛋鸡孵化室、养鸡厂。1984年,市推广配合饲料。他帮着做宣传。几个月过去了,喂配合饲料的户却寥寥无几。1985年,于是他在自家试喂了3头猪,结果从小到大,8个月,平均体重达到103公斤。而每头猪只用了235公斤配合饲料,比平常有啥喂啥节省精料250公斤,饲养时间缩  相似文献   
52.
不同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名君  刘玉军  黄勃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20-16923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滁州市天然次生林——琅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宣城市人工马尾松纯林——麻姑山林场球孢白僵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用7个引物分别对2个种群共222株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扩展,共得到58个清晰的扩增位点,其中多态位点56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6.55%,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99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593,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1283,基因流Nm=3.3984;可以看出,2个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小,遗传分化较大,为12.83%,这可能是由于人为选择和基因流障碍引起的;琅琊山白僵菌群体(PPL=96.55%,He=0.2781,I=0.4299)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麻姑山白僵菌群体(PPL=93.10%,He=0.2552,I=0.3825)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比较研究了采集自大别山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PPL=81.00%,He=0.3187,I=0.4782),可见生态环境复杂的原始林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最高,天然次生林种群次之,人工纯林种群最小。利用Nei’s遗传距离构建琅琊山和麻姑山白僵菌个体间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UPGMA聚类分析可知,不同采集地的菌株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53.
对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皇甫山7月份的虫生真菌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共发现3科8属13种.该林区虫生真菌群落的主要成分是球孢白僵菌、柱孢绿僵菌、玫烟色棒束孢和细脚棒束孢.其中棒束孢属为优势属,共4种.分别描述这13种虫生真菌的标本特征、培养性状和显微形态.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7月份虫生真菌Shannon-Winener指数H'为2.881 6,均匀度E为0.778 7,其值明显大于琅琊山同期虫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可见该保护区虫生真菌种类较为丰富.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54.
刘玉军 《中国蚕业》2003,24(1):31-32
柞蚕各个变态期发育有效积温的理论,均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中蛹期和卯期发育有效积温理论正在指导着当代的生产实践活动。然而,对于柞蚕幼虫期的发育有效积温,国内迄今尚少研究。而在柞蚕生产中,它不但对于制定科学的柞蚕生产计划,自觉选用先进的技术措施,确保丰收,而且对于蚕种选育工作均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于是,我位于1979年春季开展了柞蚕幼虫期有效积温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55.
刘玉军 《北方蚕业》2003,24(2):29-29
近年来,由于世界性气候异常,春柞蚕期连续几年高温干旱,特别是2001年春柞蚕期的高温干旱为百年不遇,许多蚕被烤掉,所剩无几,给柞蚕生产带来较大损失.在高温干旱条件下,应采取哪些措施放好春柞蚕?笔者结合本人实践,谈点拙见,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56.
在科尔沁沙地的天然植被中 ,疏林草地是最稳定 ,也是分布面积比较大的植被类型。因此 ,流动沙丘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 ,是适应自然规律 ,投入少见效快的治理方式。试验表明 ,在 350mm左右降水量地区 ,对沙丘首先进行围封 ,促进自然植被恢复 ,借助风力 ,削平沙丘顶部 ,降低沙丘高度。同时 ,进行人工喷播灌木和人工栽植乔灌木树种。经过 4~ 5年 ,人工栽植的乔木树种覆盖度达到 1 0 % ,天然更新的小叶杨、家榆等的覆盖率也达 1 0 % ,人工喷播的灌木达到 2 0 % ,天然草本植物的覆盖度由 1 5% ,增加到 60 %。流动沙丘基本稳定 ,并且恢复为疏林草地植被类型  相似文献   
57.
香椿是一种落叶乔木,原产于我国中部地区。两千多年来,在我国已广为种植,尤其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相当广泛。香椿芽是优质的木本蔬菜,其嫩叶和嫩芽香味浓郁,风味独特,且营养十分丰富,深受人们喜爱。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香椿栽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发展日光温室香椿生产,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大量无公害蔬菜,同时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8.
59.
植物次生代谢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由初生代谢派生. 萜类、生物碱类、苯丙烷类为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其代谢途径多以代谢频道形式存在,具有种属、生长发育期等特异性. 该文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分类、代谢途径及代谢调控基因工程等方面展开论述,介绍了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进行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植物代谢网络、合理定位次生代谢及其关键酶、促进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木本植物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本植物在转向生殖生长之前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营养生长,这一特点不利于对其进行遗传分析.然而,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提高和建立在木本植物生物学特性基础上的基因定位方法的开发利用,发达国家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已全面启动,并正朝着连锁图谱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的方向推进.国内有关木本植物基因组研究尚未全面启动,这与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及整个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极不相称.目前机遇和挑战并存,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应把握时机,选准目标,尽快开展木本植物基因组连锁图谱制作、应用及基因组基因构造分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