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189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94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51.
刘琴 《农村科技》2011,(8):51-52
榆树树形高大、树姿优美、叶形变化丰富,观赏性强,且生长快,寿命长,对环境适应性较强,用作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均可,是我市园林绿化中的主要树种之一。乌鲁木齐市常见的榆树种类有:园冠榆、大叶榆、裂叶榆、垂榆、白榆、钻天榆等多个品种。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仅对成年榆树的管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2.
粘虫颗粒体病毒(Psedualetia unipuncta granulovirus,PuGV-Ps)对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具有增效作用.为明确其增效机制,采用SDS-PAGE方法研究PuGV-Ps对Bt δ-内毒素的降解活化作用.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晶体蛋白和PuGV-Ps共同孵育,130kD的δ-内毒素被进一步酶解为分子量为110、87、61、47 kD等多种不同的肽链,其酶解活化程度随缓冲液pH的升高不断加深,在pH值10.7的0.1 mol/L Na2CO3缓冲液中,δ-内毒素完全降解,并产生具有一定抗蛋白酶继续降解的分子量为47、60和61 kD的活性片段.用氨苯磺胺偶氮酪蛋白为底物测定PuGV-Ps中总蛋白酶活性的结果表明,PuGV-Ps在pH值为7.38~10.38时均具有蛋白酶活性,且蛋白酶活性随pH升高而显著提高.4种蛋白酶抑制剂均可抑制PuGV-Ps的蛋白酶活性,且以STI的抑制作用最强.SDS-PAGE试验同样显示了STI可以抑制PuGV-Ps对δ-内毒素的酶解活化.  相似文献   
353.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nucleopolyhedogsis virus,EpNPV)和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联合作用.5组不同配比对茶毛虫2龄幼虫的共毒系数在177.3~221.7之间,表明Bt与EpNPV混用对茶毛虫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以1.0万PIB/μL EpNPV与2 000 IU/μL Bt混用增效作用最明显,LC50为984.215 μg/mL,共毒系数为221.7.多点田间药效试验表明, EpNPV·Bt制剂用1 500 mL/hm2,药后7 d对茶毛虫的防效为79.80%~92.84%,药后14 d对茶毛虫的防效为94.99%~95.80%.  相似文献   
354.
人工饲料饲养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与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命表法研究了一种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稻纵卷叶螟幼虫能够完成生长发育并化蛹。幼虫历期28.1 d,蛹历期10.1 d, 较水稻离体叶片饲养分别延长6.1 d和1.7 d。成虫单雌产卵41.6粒,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26.2%。幼虫种群存活率曲线呈死亡率 年龄降函数,与离体叶片饲养差异不显著。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力和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7.6928、0.0884和1.0924,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倍时间较离体叶片饲养增加4.9 d和 1.3 d,种群趋势指数为3.26,表明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55.
农村产业融合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能够有效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效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生产的同时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协调统筹发展.城乡融合背景下,城乡间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市场、空间等方面的渗透更加密切,打破了陈旧的二元城乡发展格局.结合现阶段农村产业融...  相似文献   
356.
正双斑萤叶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活动能力强,具突发性、群聚性、近距离迁飞性和趋嫩叶为害习性,是一种多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玉米、谷子、高粱、豆科、马铃薯、蔬菜等多种作物的叶片、花和果穗,在屯留县尤以玉米、辣椒、萝卜、白菜受害最重。近年来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数量与危害程度呈加重趋势,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已由原来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损失,尤其是蔬菜受害远超其他大田作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57.
<正>2013年12月18日,拜耳作物科学创新果蔬杀菌剂产品——露娜森TM上市会在北京隆重举办。据介绍,露娜森TM的有效成分之一为氟吡菌酰胺,其全新的作用机理、独特的柔性链化学结构和在植株体内的移动性独树一帜。与肟菌酯的复配更能实现超强的协同作用,使之具备极佳的防效和更为广  相似文献   
35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亚低温疗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细胞凋亡及p-Raf1、p-ERK1/2的影响。方法 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针刺联合亚低温组,每组10只,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治疗72 h后,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脑组织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升高、凋亡细胞增多,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治疗后,各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凋亡细胞及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针刺组比较,针刺联合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磷酸化Raf-1、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针刺及针刺联合亚低温均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调节p-Raf1、p-ERK1/2,减少细胞凋亡,对脑组织起保护作用,且联合组的脑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59.
不同产地苦荞籽粒中多酚的组成、分布及抗氧化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不同品种苦荞中多酚在壳、麸皮和粉中的含量以及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性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研究,为苦荞的育种及深度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Folin-酚法测定来自3个省份的17个品种苦荞的壳、麸皮、粉及全谷中的总酚含量,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PLC/MS)结合串联质谱法(MS/MS)对多酚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并用DPPH和ORAC法对不同样品的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结果】Folin-酚法和HPLC法测定结果均表明,苦荞麸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按HPLC法测定结果,17个品种苦荞麸皮中总酚平均含量为4 410.23 mg/100 g,分别是壳和粉中总酚平均含量的4.8倍和15.5倍。在所有样品中共鉴定出8个多酚组分,其中芦丁为主要成分,在壳、麸皮和粉中的含量分别为342.55-1758.06 mg/100 g、2 653.84-5 488.55和148.23-542.68 mg/100 g,分别占壳、麸皮和粉的总酚含量的82.13%-90.16%、87.71%-92.09%和80.85%-86.53%。绿原酸只在壳中被检出,而金丝桃苷主要存在于壳和麸皮中。不同产区的不同品种苦荞中多酚的分布及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云南产的苦荞壳中的总酚含量显著低于四川和陕西产的苦荞壳中总酚含量,但麸皮中的总酚平均含量却高于四川产苦荞麸皮中的平均含量,与陕西产苦荞接近。DPPH和ORAC抗氧化性结果均显示,所有苦荞样品麸皮的抗氧化性最高,粉的抗氧化性最低;总的来说,陕西产苦荞的壳、麸皮和粉均具有最高抗氧化性,云南产的苦荞壳和粉的抗氧活性最低,但全谷具有最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苦荞的多酚含量分布及抗氧化活性显著不同,所有样品的DPPH和ORAC抗氧化值均与总酚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0.
依据杀菌剂混配机理而筛选、研制成的40%百菌灵可湿性粉剂,经毒力测定表明,对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的共毒系数达459.4和225.13,增效明显;每亩用100g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为87.87%,对白粉病的防效为88.27%,对水稻叶尖枯病、稻曲病、叶黑粉病的防效分别为64.93%、75.62%、9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