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肥料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峰后葡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年生设施栽培的峰后葡萄为试材,探讨了在初花期对植株新梢生长点浸蘸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降低峰后葡萄小果率、提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总糖及维生素C的积累、降低酸含量等均具有显著作用;在不同处理中,以50%矮壮素500倍液处理的效果最佳,可使峰后葡萄果实成熟期较对照提早10 d,抑制枝条增长,促进枝条增粗,降低小果率17.42个百分点,显著增加穗粒重,并极显著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提高葡萄生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2.
以4-5年生巨峰葡萄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冬果结果母枝粗度、夏季修剪不同留芽数、修剪后涂抹破眠剂时间和冬果产量等处理,观察其对冬果生长及果实品质等的影响,旨在为巨峰葡萄冬果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为研究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维生素C含量差异和积累规律,在福建省惠安县以6个不同品种余甘子果实(蓝田粉甘、兰丰1号、秋白、六月白、山甘和扁甘)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时期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果实维生素C含量普遍丰富,适宜作为食品和保健品原材料开发利用;其中,秋白品种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接近1%,适宜作为加工和遗传育种原材料。不同品种果实维生素C积累动态存在差异,扁甘在翌年1月中旬达峰值,其余品种在10月中旬达峰值。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系统分析与评价我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的有机酸含量及品质差异,为余甘子的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开发和精准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福建漳州与广东潮州两地16份余甘子栽培种(柴甘、甜甘、玻璃种、玻璃甘、正甜、狮头、土饼、土尖、肉甘、诏安土种1、诏安土种2、揭西种、南带甘、甜种、饼甘接和尖屁股)的成熟期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果形指数、还原糖、蔗糖、总酸、有机酸、抗坏血酸等品质指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品质。【结果】16份余甘子果实单果质量为5.48~12.17 g,其中土饼最高;纵径为18.20~23.56 mm,横径为21.44~28.87 mm,果形指数为78.43%~88.58%,果实为扁圆形或近圆形;蛋白质含量为0.31~0.69 g/hg,以玻璃甘含量最高;水分含量为87.07~90.83 g/hg;脂肪含量为0.042~0.181 g/hg,以揭西种最高;蔗糖含量为0.127~0.650 g/hg,还原糖含量为3.72~6.37 g/hg,总糖含量为3.93~6.73 g/hg,诏安土种1的蔗糖和总糖含量均最高;总酸含量为11.16~18.27 g/kg;糖酸比为2.21%~4.81%。从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中共检测到7种有机酸,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乙酸、乳酸、柠檬酸、草酸、苹果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有机酸含量为232.71~668.73 mg/hg,平均为424.04 mg/hg,且以正甜最高;抗坏血酸含量为167.11~407.76 mg/hg,以诏安土种1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余甘子果实抗坏血酸含量与乳酸、乙酸、富马酸等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可将5个主成分分别归类为口感因子、蛋白质因子、酸味因子1、酸度因子、酸味因子2;建立的余甘子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有效评价不同品种果实的品质性状。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平方欧氏距离=20时,可将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分为2类,其中主成分评分较高的一类种质含有较多的糖类、抗坏血酸、乳酸、乙酸和柠檬酸等。【结论】16份余甘子种质资源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诏安土种1、柴甘、正甜、狮头、尖屁股等种质的品质综合评价得分均较高,适宜作为育种亲本或保健品加工原材料加以研发。  相似文献   
36.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在转色期前1周分别用包果优+果实美、脱落酸+包果优、果实美+农久富以及脱落酸+海精灵4种组合药剂进行处理,以清水喷施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均能明显改善果穗着色,对增加总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降低可滴定酸具有积极作用,但对果实纵横径、平均单粒重以及Vc含量变化无明显作用。各药剂处理中,果实美+农久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7.
林地土壤养分缺失及病虫害严重影响木材产量及其品质,是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阐明林木内生菌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总结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林地养分失衡、化感作用和林木病虫害等制约因素以及内生菌在促进凋落叶分解、养分循环、提高土壤酶活性、抗逆境、抗病虫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内生菌改善林下土壤环境和提高林木抗逆的作用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功能菌株的筛选,研制林木内生菌菌肥和生物农药;探究多菌株混合接种对林木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以及采用分子标记法研究植物-内生菌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38.
2013-2014年连续2年开展夏黑葡萄一年不连续二次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闽北夏黑二次果11月底成熟,每667 m2产量400~500 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18.6%,打破了南方年平均气温20℃以下区域不适宜葡萄一年不连续二次结果的禁区,使得“在寒冬腊月能吃上新鲜葡萄”成为现实,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传统的葡萄栽培技术拓展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9.
以避雨设施栽培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于开花前3d分别采用留花穗尖端6cm,保留花穗中部枝梗6cm及保留副穗6cm 3种不同的花穗整形方式,研究对阳光玫瑰成熟期外观及内在品质的综合影响。结论认为:阳光玫瑰采用保留花穗尖端6cm整形方式的果穗商品性最好,果穗圆柱形,果粒大小均匀一致,果面青绿色,果肉硬脆,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33%,果实无核率91.50%;保留花穗中部6cm的整形方式果穗相对紧凑;仅保留副穗的整形方式果实成熟时果穗偏小,果实着色偏黄且存在果锈,商品性受限,建议生产中采用开花前3d保留花穗尖端6cm的整形方式。  相似文献   
40.
葡萄芽的早熟性和花芽的超节位分化,为葡萄实现一年多次结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年两收正是利用适宜的温光资源,通过集成包括破眠催芽、覆膜避雨等先进技术,形成两造葡萄产量,对实现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均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