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15篇
  7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白灵菇子实体与菌丝体中蛋白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合AAS、CS、EAAI、BI、NI、SRC等评价体系对白灵菇子实体与菌丝体进行蛋白质营养评价,研究了白灵菇蛋白质结构的均衡性及合理性。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6%,子实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氮比例55.8%,高于鸡蛋(49%)和FAO标准模式(35%);但二者的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值不高,表明白灵茹蛋白质菇氨基酸在均衡性方面尚存不足。  相似文献   
62.
原生质体融合亲本菌株抗药性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具有降解秸秆功能的康宁木霉和白腐真菌为研究对象,在两种菌株原生质融合前进行抗药性标记筛选,为两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后融合子的筛选和分离提供依据。试验采用10种药物,对两种亲本菌株进行抗药性初筛,然后对临界药剂用量筛选,通过对比和重复试验、镜检和酶活测定,获得两种具有白腐真菌抗药性而康宁木霉非抗药性的药品,即氟康唑和十一烯酸真菌清,筛选剂量分别为400μg/mg和500μg/mg。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旨在研究桑叶提取物(MLE)和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大鲵生长性能、肝脏功能及免疫能力的影响。选择初始均重为(47.81±0.23)g的大鲵72尾,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尾。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7.5 g/kg MLE(MLE组)和0.04 g/kg DNJ(DNJ组)。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1)MLE组和DNJ组的终末均重、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摄食量(F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FC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MLE组和DNJ组的肌肉和肝脏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LE组和DNJ组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MLE组和DNJ组的血浆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及CPT-1/AC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NJ组显著高于MLE组(P<0.05)。MLE组和DNJ组的血浆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MLE组显著低于DNJ组(P<0.05)。MLE组和DNJ组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LE组显著高于DNJ组(P<0.05);MLE组和DNJ组的肝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MLE组显著低于DNJ组(P<0.05)。4)MLE组和DNJ组的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MLE组显著高于DNJ组(P<0.05)。MLE组和DNJ组的血浆活性氧(RO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DNJ组显著低于MLE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MLE和DNJ均能改善大鲵生长性能、肝脏功能,提高免疫能力。在改善体组成、肝脏功能方面MLE作用效果优于DNJ,而DNJ对ROS清除效果更佳;MLE的整体添加效果优于DNJ。  相似文献   
64.
酶法提取白灵菇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为提高白灵菇菌丝体多糖得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白灵菇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多糖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中的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4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白灵菇菌丝体多糖提取条件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结合Matlab软件对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各单因子效应以及双因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2.53%、酶解温度39.6℃、酶解时间3.2 h、pH值7.2时,多糖得率最高可达8.23%。  相似文献   
65.
回归模型优化白灵菇深层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量为筛选目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对白灵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中的玉米淀粉、黄豆粉、MgSO4·7H2O和麸皮4因素的最优化组合及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白灵菇深层发酵工艺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发酵工艺条件的最优组合及各单因子效应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佳培养基:玉米淀粉1.50%、黄豆粉1.50%、MgSO4·7H2O 0.16%、麸皮3.50%、KH2PO42%、VB110 mg/L.最佳发酵培养条件:培养周期8天,培养基装料量100mL/500mL(三角瓶)、起始pH值6、接种量15%、发酵温度25℃、摇床转数160r/min.  相似文献   
66.
L-乳酸高产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L-乳酸高产菌株HT的最适发酵培养基为:麦根4%、磷酸氢二钾0.5%、硫酸铵0.5%、豆饼粉0.5%、玉米淀粉水解糖5%、碳酸钙5%、pH值为6.5;通过变温培养试验确定其最适的生长温度为28℃,最适的发酵温度为46℃;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进行L-乳酸发酵,HT菌株在第4天就到达了发酵终点,L-乳酸产量为40.19g.L-1,对糖的转化率为92.6%。  相似文献   
67.
超声波提取大豆异黄酮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利用超声波提取脱脂豆粕中的大豆异黄酮,并与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大豆异黄酮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高等优点,提取一次,30min所得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比加热回流法提取120min的提取率高约46%,与加热回流提取二次,240min的提取率一致.  相似文献   
68.
我国食物消费结构的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科学院中长期食物发展研究组的预测,从现在起到下世纪初我国主要食物存在明显的供需差距,面对人均食物资源日趋势紧缺,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沉重压力,必须对食物生产结构进行调整,根据未来的食物消费结构趋势,广辟食物来源,引导合理食物消费,形成科学,营养,适度的消费结构,同时从系统观念出发,通过生产结构调整,使食物资源开发利用更合理,从而达到食物生产消费结构的协调,产生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69.
浅谈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化战略的特征、目标及意义, 并在分析东北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现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及产业化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及相应对策。东北农业应立足于资源优势和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立足于巩固国家优质商品粮储备基地的重要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规划和组织农业产业化, 将东北农业产业化纳入区域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在实施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中应坚持社会公正性、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科技与教育为本的原则和策略, 并发挥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战略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70.
谈谈机遇挑战和开拓创新刘长江(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机遇,是历史发展阶段提供的客观机会;挑战,是客观世界在历史进程中对事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如果能顺应历史的发展,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就会有效地迎接历史的新挑战,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