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54篇
农学   89篇
基础科学   53篇
  87篇
综合类   417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04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试验以大穗型(450万穗/hm2左右)、中间型(525—600万穗/hm2)、多穗型(675万穗/hm2左右)品种为研究对象,依据三种类型小麦品种产量表现,筛选适宜鲁西南种植且大面积实现9750kg/hm2超高产水平的冬小麦品种,结果表明以济麦22、泰山23为代表的多穗型品种为首选。试验系统分析了三种类型小麦群体的动态变化特点,总结出鲁西南多穗型品种9750kg/hm2超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即每公顷成穗720万,起身期分蘖成穗率45%,穗粒数40粒,千粒重38g,最高叶面积系数为8.6,高效叶面积率75%,有效叶面积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972.
木醋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黑麦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木醋液,研究木醋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2%以上浓度的木醋液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0.1%浓度的木醋液反而对菌丝生长和孢子囊的形成有促进作用,0.2%浓度的木醋液虽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对孢子囊的形成仍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油茶饼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茶饼病病叶上分离得到一真菌,经鉴定为油茶外担子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并对其进行了生物学特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在15~31℃的范围内均能生长,25~28℃为其适宜的生长温度,最适温度是25℃,低于10℃或高于35℃停止生长;在pH 3~7的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5~6,最适的pH为5.5,pH低于2或高于8停止生长,最适的相对湿度是100%。  相似文献   
974.
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阐明种植密度对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30 000株/公顷(低密度)和90 000株/公顷(高密度)两种种植密度下玉米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规律。【结果】随着籽粒的发育,内珠被中的细胞质首先作为营养物质被吸收、解体,形成珠被绒毡层;珠被绒毡层退化消失的同时,子房壁细胞也离散解体,最终使子房壁和内珠被愈合在一起,形成种皮。胚乳内淀粉粒的积累是由内向外进行的,胚乳第二层细胞内淀粉粒的发育要早于胚乳最外层细胞。授粉后10~15 d是胚乳淀粉粒发育的质变关键时期(由无到有);而授粉后20~25 d是淀粉粒发育的量变关键时期(由少到多)。高密度处理的种皮细胞总层数约占低密度处理的1/2,但其各层细胞中的内容物相对较多,种皮形态建成的速度较慢。授粉后10~20 d,高密度处理的胚乳淀粉粒明显比低密度处理大且多;而授粉后25 d表现相反。玉米胚乳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多数集中在0~0.8μm2之间,约占52.90%,大于3.6μm 2的仅占0.72%,有90.58%的淀粉粒的剖面面积小于2.0μm2。【结论】通过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可以调节其种皮形态建成及胚乳淀粉粒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975.
据美国<时代>杂志11月2日报道,一个由美、英、法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首个猪的基因组草图,这项成就将提升猪繁殖、猪肉营养等方面的研究,科学家也可以据此洞悉猪的疾病,有助于猪流感疫苗等涉及人类健康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976.
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和5G等技术的应用下,兽医体系信息化建设崭露头角,"互联网+"已成为兽医行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推动畜牧兽医工作稳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兽医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其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兽医体系信息化管理的措施与建议,旨在顺应兽医体系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推动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77.
水稻杂糯间栽模式对优质糯稻控病与抗倒伏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间栽对优质糯稻控制稻瘟病和抗倒伏的有效途径,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选用2个籼型杂交稻和2个地方优质糯稻品种分别按4∶1的比例组成4个间栽组合,在湄潭县和雷山县进行了搭配种植控制稻瘟病和糯稻抗倒伏的田间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籼糯搭配间栽种植能够较好地控制优质糯稻稻瘟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效果,对糯稻抗倒伏有显著的作用,间栽糯稻叶瘟、穗瘟的发病率分别比净栽糯稻降低0.8%~1.6%和14.1%~15.4%,对叶瘟和穗瘟的平均防效分别达19.31%~50.17%和89.22%~93.30%,抗倒伏率达100%.  相似文献   
978.
刘霞  尹燕枰  贺明荣  王振林 《作物学报》2006,32(7):1063-1070
通过测定旗叶和籽粒中磷酸蔗糖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AGP焦磷酸化酶(AGPase)、UGP焦磷酸化酶(UPG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的活性,以及蔗糖含量,研究了播种期对藁城8901蔗糖代谢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变化及淀粉组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播和晚播均可降低籽粒直链淀粉积累量,但其支链淀粉积累量随播期的推迟逐渐升高;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积累的最适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9.06和11.07 h;支链淀粉积累的最佳日均气温为22.75℃,而直链淀粉积累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日均气温在17~25℃之间时,直链淀粉含量与日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推迟播期使旗叶SPS和SS活性升高,而旗叶蔗糖积累量、籽粒SS、SPS活性和蔗糖积累量均显著降低;籽粒AGPase、SSS活性和支链淀粉积累量明显升高;而UGPase、花后14 d的GBSS活性和直链淀粉积累量显著降低。表明在小麦植株体内存在淀粉积累对蔗糖代谢的反馈调节作用,它主要是通过降低籽粒SPS活性而不是SS活性来实现的。由SS催化的蔗糖降解不是提供小麦籽粒淀粉积累所需底物的惟一途径。在小麦籽粒淀粉合成过程中,AGPase、SSS、UGPase和GBSS均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植株本身可通过反馈抑制籽粒UGPase和某一时期的GBSS活性来调节籽粒中蔗糖向淀粉的转化以及淀粉组分的积累,以维持体内合理的直/支比例。  相似文献   
979.
采用烘干法、环刀法、渗透筒法和机械筛分法对泰山4种坡面经济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持水、透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经济林的土壤孔隙度为43.3%~56.6%之间;饱和持水量为86.60~112.40 mm之间;毛管最大持水量为66.60~90.20 mm之间;有效涵蓄水量为36.28~58.12 mm之间;渗透系数为3.99~8.84.均明显高于对照(草坡),其中以板栗林和苹果园土壤持蓄水和渗透能力最强,可作为石质山地发展坡面水土保持经济林的首要树种.  相似文献   
980.
本研究针对冬季修剪后的苹果枝条,进行了粉碎、堆腐和炭化处理。这些处理后的枝条以预处理重量的3%的比例被添加到盆栽山定子的基质中,以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土壤肥力及山定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仅用园土)相比,三个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肥力和幼苗的光合参数。其中,以枝条粉碎堆腐后还田的方式效果最佳,显著提高基质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土壤脲酶、蔗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以及山定子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