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1.
龙眼反季节生产技术解决了海南冬春气温较高龙眼花芽不能分化的难题,并能全年生产龙眼供应市场。介绍了从选地建园到改土覆盖,促进植株根系生长,特别是表土层的根系生长,提高土施催花药的吸收率,以及反季节龙眼生产中的控梢催花、保花保果和结果母枝培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沈志强  卢杰  华敏  方江平 《北方园艺》2015,(11):197-200
为了解我国近十年来点格局分析法方面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统计方法,对2004—2013年我国空间格局分析的方法-点格局分析法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点格局分析法方面的文献232篇。其中不同期刊的载文分布,发文量达10篇以上的期刊有5种,占32.33%。不同年份发文量,2004年发表的文献量最少,仅3篇;2012年最多,达到41篇。不同第一作者发文量,发文量少于5篇的作者最多,占59.48%;发文量为5篇的有9人,占19.40%;发文量为6~9篇的有5人,占16.38%;发文量为10篇或以上的仅1人,占4.74%。作者机构分布,在所搜集的232篇文献中,有9个机构在此期间发表的论文7篇,占71.55%。文献的研究层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发文量最多,占93.10%。  相似文献   
13.
1引种试验概况试验果园位于海南省澄迈县永发镇海南农科院试验基地内,土壤类型为砖红壤,种植密度3m×4m,砧木为本地酸柚。从定植当年开始定株定枝挂牌,观察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每隔7天观察一次,连续观察3年。2植物学特征泰国红肉柚属常绿乔木,树势较开张,枝条紧凑,长势旺盛。早春梢枝条长11~22cm,呈棱形,节间较疏,无刺,新梢颜色由浅绿转为浓绿。春叶翼叶细长,长鸭梨形,长2.45cm,宽2.05cm,黄绿色,主叶长8.93cm,宽7.08cm,叶尖钝圆,中间开裂呈小缺口,叶缘浅锯齿,多数叶片内折,叶片中脉较大,侧脉5对,叶片背面中脉、侧脉明显突出,叶片正面较…  相似文献   
14.
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是引起番木瓜病毒病的最主要病毒,是马铃薯Y病毒组(Potyviruses)的成员之一,为单分体正链RNA病毒,由多种蚜虫以非持久方式传播,属PRSV株系,寄主范围可划分为P型和W型两种。P型株系(PRSV-P)是制约生产的主要病原,给番木瓜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关于番木瓜环斑病毒病,国内外研究颇多,肖火根、蔡建和等在抗病性、转基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筛选优良的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也是抗病育种的关键技术。本文对18个番木瓜品种在苗期对PRSV的抗性进行了初步鉴定,以期为抗病材料的早期鉴定提供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几份荔枝种质材料的RAPD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APD技术探讨了2个荔枝新种质(荔13号和A4)与原产海南的2个品种(大丁香和南岛无核荔)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荔13号与大丁香、A4与南岛无核荔的亲缘关系较近,但它们之间没有同种异名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荔枝密植园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适当密植可以早结丰产,但果园容易密闭,不利于成花结果,导致果园低产。本试验通过比较不同修剪方法及修剪时间对妃子笑和白糖罂荔枝成花、结果的影响,摸索出适于一般管理条件下密植果园和低产树的修剪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1个编码NI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MiNI基因,并对不同来源的中性/碱性转化酶的分子特征及系统进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MiNI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034 bp,编码677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6.6 kDa,理论等电点为6.24;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NI二级结构α螺旋占38.85%,无规则卷曲占35.45%,伸展链占18.91%,β折叠占6.79%;MiNI具有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100结构保守域,与克里曼丁桔、龙眼、巴西橡胶树和番木瓜都具有一致的motif位点;MiNI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克里曼丁桔、龙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构建NI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与芒果遗传距离最近的是克里曼丁桔,最远的是玉米和枸杞。qRT-PCR分析显示,果皮MiNI基因表达量远高于果肉;花后10~40 d,果皮MiNI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花后40~100 d,果皮MiNI基因表达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花后100~130 d,随着果实成熟,果皮MiNI基因表达量又显著上升;而花后10~40 d,果肉MiNI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至果实发育后期果肉MiNI基因表达量始终处于极低水平。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MiNI基因在芒果果实蔗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从分子角度阐明芒果糖代谢机理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马铃薯起垄铺膜双行、起垄不铺膜双行、起垄铺膜单行和起垄不铺膜单行4种不同栽培模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喀什地区马铃薯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为起垄铺膜双行栽培,该模式下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