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1.
海南番木瓜产业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木瓜 (CaricapapayaL )是番木瓜科 ,番木瓜属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俗称木瓜、万寿果、乳瓜等 ,是热带、南亚热带广泛栽培的果树。果实营养丰富 ,富含糖类、蛋白质、多种无机矿物质和维生素 ,尤其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分别是菠萝的 2 0倍和4倍 ,被誉为“岭南水果之王”。番木瓜果实、种子、根、茎、叶均可入药 ,常食用番木瓜对消化不良、涤虫病、高血压、产妇少乳、便秘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番木瓜提取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和食品工业。目前印度是世界上番木瓜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 ,巴西是产量和单产最高的国家 ,墨西哥是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2 0 0 2年 ,我国番木瓜栽培面积为5 5 0 0hm2 ,产量 1 6万t,主要分布在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地 ,其中 ,以广东的广州地区最多。1 海南番木瓜产业现状番木瓜是热带常绿果树 ,适宜在年平均温度 2 2~ 2 5℃ ,最冷月平均温度在 1 6℃以上地区经济栽培。生长适宜温度为 2 5~ 32℃。在南亚热带的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省 (区 ) ,只有在夏季才能正常生产。海南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年均温 2 4~...  相似文献   
92.
海南省地处热带北缘,是我国唯一能较充分地满足菠萝生态要求又无低温寒害的地区.因此,菠萝历来是海南四大传统水果之一.2004年全省种植面积为18.75万亩,占全省水果种植面积的7.7%;产量20.3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量的14.2%.  相似文献   
93.
海南芒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海南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近20年,海南芒果生产迅速发展,成为全省热带果树生产中发展最快的一个产业.至2007年,全省芒果种植面积70.41万亩,产量30.98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海南各种果树种植面积和产量中均居第二位,仅次于香蕉.目前,海南芒果产业已形成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94.
罗志文  范鸿雁  何凡  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92-19395
[目的]分离鉴定菠萝炭疽病病原菌,并完成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方法]从海南各地采集的菠萝炭疽病病叶上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后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通过形态学特征将炭疽病病原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30和28~30℃;最适pH值均为6.0~8.0;完全黑暗最利于菌丝生长,而光暗交替最利于孢子萌发;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为菌丝生长的最理想碳源,而除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外其余碳源均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酵母浸粉、蛋白胨和牛肉浸膏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天冬氨酸则仅对孢子萌发有利;相对湿度达90%以上孢子才可萌发,水滴条件下孢子萌发率最高。[结论]为菠萝炭疽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95.
海南麻疯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麻疯树的生物学特性、经济价值及主要用途。评述海南省的麻疯树资源及其利用,并对海南麻疯树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96.
目前所说的海南无核荔是指“南岛无核荔”和“无核荔A4”。从琼山永兴镇选出,无核率为95%,可食率86%。总糖14.8%,总酸0.22%,维生素C315mg/kg,含可溶性固形物16.4%。果形近圆形,成熟果呈鲜红色,平均单果重35g,最大果重60g。肉呈乳白色,肉质嫩滑、多汁,味清甜,品质上等,具有早结丰产特性。花期2—3月,果熟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  相似文献   
97.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琼中绿橙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长势均匀的10年生绿橙为试材,于幼果第1次、第2次生理落果前叶面喷施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处理后落果率,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结果表明:6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影响了绿橙落果和果实品质。落果率方面,喷施花果灵后绿橙落果率为11.73%,其次是绿丰宝和防落素,落果率分别为24.84%和26.96%,保果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外观指标方面,6个处理均能有效提高单果重、降低果皮厚度、改善果实外观,以花果灵处理单果重最大、达139.0 g,比对照高22.47%;绿丰宝处理果皮厚度最小、为2.60 mm,比对照低35.96%;绿丰宝处理果实的果皮L值、b值分别为57.32、47.1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内在品质方面,除绿丰宝外,其他处理均使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全树果和赤霉酸处理后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综合分析,防落素和绿丰宝处理组保果效果好,且对绿橙品质影响最小,可作为赤霉酸的有效替代剂。  相似文献   
98.
在传统的栽培条件下,龙眼花芽分化期所需的低温条件为10~14℃。但自从氯酸钾(KCl O3)应用于龙眼催花成功后,龙眼在高温季节也可以完成花芽分化并开花结果。但龙眼属于花芽与叶芽同体,在温度高于18℃且湿度较大时,花芽容易转化成叶芽,导致催花失败。为了防止龙眼在高温季节采用氯酸钾催花后的“冲梢”,以提高龙眼反季节催花的成花率,2005年特开展本研究。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海口市琼山区旧州镇农场果园,供试龙眼品种为4年生储良和石硖,株行距为5 m×5 m。供试药剂有纯KCl O3、15%多效唑、绿芬威1号、40%乙烯利、金丰牌高浓度细胞分裂素…  相似文献   
99.
鲜食小果型番木瓜是近年来从台湾或国外引进及国内选育出来作为水果消费的一类番木瓜的总称。由于鲜食小果型番木瓜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消费量不断增加,农民种植积极性颇高。因此,近几年来,鲜食小果型番木瓜品种的引进也不断增多,但由于配套栽培技术跟不上,很多投资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相似文献   
100.
印泰莲雾的生物学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雾又名洋蒲桃、爪哇蒲桃,原产马来半岛,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栽培最多,菲律宾平原地带栽培也多。我国最早于17世纪由荷兰人从爪哇引入台湾,约于100多年前引入广东、福建、海南等地。目前以台湾栽培最多,成为台湾省发展最迅速的果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