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4篇
  10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实现褐菇高效、精准、快速的自动化采摘,针对工厂化褐菇的种植特点,提出一种基于YOLO v5迁移学习(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的褐菇原位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方法。首先,基于YOLO v5-TL算法实现复杂菌丝背景下的褐菇快速识别;再针对锚框区域褐菇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去噪、自适应二值化、形态学处理、轮廓拟合进行褐菇边缘定位,并提取边缘点和褐菇中心点的像素坐标;最后基于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的直径动态估测法实现褐菇尺寸的精确测量和中心点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帧图像平均处理时间为50ms,光照强度低、中、高情况下采摘对象识别平均成功率为91.67%,其中高光强时识别率达100%,菇盖的尺寸测量平均精度为97.28%。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YOLO v5-TL结合褐菇三维边缘信息直径动态估测法可实现工厂化种植环境下褐菇识别、测量、定位一体化,满足机器人褐菇自动化采摘需求。  相似文献   
22.
微波膨胀对烟梗致香物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微波膨胀处理烟梗,将处理前后的烟梗按常规工艺制成梗丝,分别测定了2种梗丝中的8类77种致香物质并对比分析及感官评吸。结果显示:微波处理烟梗制成的梗丝与常规梗丝相比,醇类和酯类致香物质相对含量无显著性差异;酚类和烯烃类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0.98%和10.33%;醛类、酮类、酸类和杂环类存在极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7.54%、12.99%、39.15%和30.83%;感官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3.
[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鼠李糖乳杆菌LGG细胞壁蛋白和功能分析。[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LGG基因组编码蛋白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Phobius和Signal P 4.0软件分析该菌株的细胞壁蛋白,同时采用COG功能数据库对预测的细胞壁蛋白进行功能分析。[结果]鼠李糖乳杆菌LGG基因组中含有41个细胞壁蛋白,这些蛋白的功能分析结果显示,41个细胞壁蛋白中,25个蛋白没有功能注释,16个有功能注释,主要与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与转运,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等功能有关。[结论]该研究从结构和功能上分析鼠李糖乳杆菌细胞壁蛋白,为分析益生菌适应环境的分子特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4.
卢伟  丁婧  罗慧  王玲  代德建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1):282-289
针对鸭蛋长期存储以及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散黄问题,构建一种基于振动信息的鸭蛋散黄在线检测流水线,可实现鸭蛋的自动触压和随动检测。通过磁致伸缩振子对鸭蛋扫频振动进行音频信息增强,对音频振动信号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提取主要特征,基于此,构建基于小脑神经网络的鸭蛋散黄检测模型。试验中,对320枚鸭蛋进行检测(训练集200枚,测试集120枚),结果表明,基于累积贡献率达98.14%的前5个主成分的鸭蛋散黄检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识别率分别达98.66%和97.03%,每枚鸭蛋在线检测时间约1 s。研究表明,所研制的检测流水线基于磁致伸缩振子扫频激励未知品质鸭蛋,再结合EEMD-CMAC进行鸭蛋散黄检测是可行的,可满足流水线在线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基于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算法的棉花双目视觉定位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给采棉机器人提供运动参数,设计了一套双目视觉测距装置以定位棉株。对获取的左右棉株图像进行经背景分割等预处理。求取其在8个尺度下的高斯图,通过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在相邻高斯差分图中提取出SIFT关键点;计算每个高斯图中关键点邻域内4×4个种子点的梯度模值,得到128维特征向量。分割右图关键点构成的128维空间,得到二叉树;利用最优节点优先BBF(best bin first)算法在二叉树中寻找到172个与左图对应的粗匹配点。由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random sample consensus)算法求出基础矩阵F,恢复极线约束,剔除误匹配,得到分布在11朵棉花上的151对精匹配。结合通过标定和F得到的相机内外参数,最终重建出棉花点云的三维坐标。结果表明,Z轴重建结果比较接近人工测量,平均误差为0.039 3 m,能够反映棉花间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26.
黄色粘虫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作用和控制效果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提高黄色粘虫板(黄板)对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方法】设置黄板方向、大小、高度和密度不同处理,研究了黄板对烟粉虱成虫诱集量的影响及对烟粉虱成虫种群的控制效果。【结果】黄板方向对诱集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平行作物行垂直悬挂黄板的诱集量稍高于垂直作物行垂直悬挂和水平悬挂黄板的诱集量(分别高28.5%和21.0%)。黄板大小对诱集量有显著影响,25cm×30cm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15cm×20cm黄板,单位面积诱集量20cm×25cm黄板最高。黄板高度对诱集量也有显著影响,黄瓜冠层和冠层下部15cm处黄板诱集量显著高于冠层上部50cm处的诱集量。黄板对温室内烟粉虱成虫种群具有明显的控制效果,每10m2设置1.5块黄板第5天和第10天的烟粉虱成虫减退率分别为56.0%和83.8%,校正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1.1%和88.1%。【结论】黄板诱杀可有效控制温室黄瓜烟粉虱成虫种群。  相似文献   
27.
在常规膜生物反应器(MBR)中加入生物填料组成生物填料-MBR(BSMBR),研究了该工艺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性能,并对其影响因素DO(溶解氧)、HRT(水力停留时间)和SRT(污泥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SMBR具有较好的处理低C/N生活污水的能力,其最佳工艺运行条件为DO1~2mg/L,HRT 18h,SRT 35d,在该条件下出水COD(化学需氧量)、NH+4—N(铵态氮)、TN(总氮)均能够达到一级标准;延长SRT对COD、NH+4—N的去除率几乎没有影响,因而合理控制DO和HRT是提高系统处理低C/N生活污水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8.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兴安盟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客观地反映农村税费改革实际.我们就减免农业税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和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兴安盟突泉县、扎赉特旗6个乡镇、20个行政村和500户农户。调查表明,目前减免农业税费政策执行情况较好.农村税费改革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拥护,基层党政干部切实将党的方针、政策落到了实处,农民真正从税费改革中得到了实惠。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29.
仔猪早期断奶是控制母猪繁殖和提高年生产能力的一个主要手段 ,但早期断奶后 ,常引起食欲降低、腹泻、增重下降甚至减重等所谓断奶后生长滞缓现象 ,主要表现在刚断奶后的 1~ 2周内。这主要与断奶时面临的环境应激、营养应激及免疫不成熟性有关。仔猪突然从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 ,还难以完全适应 ,而长期成为饲料主要蛋白源的大豆蛋白因含有某些抗原物质 ,会引起早期断奶仔猪暂时的过敏反应 ,导致持续性腹泻。因此 ,如何针对早期断奶仔猪特殊的生理特点 ,选择适宜的蛋白源 ,配制出适口性好、消化率高、营养浓度高的饲粮成了国内外普遍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30.
基于气流脉冲和结构光成像的牛肉嫩度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牛肉嫩度检测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气流脉冲结合结构光3D成像的牛肉嫩度快速无损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脉冲气流对牛肉表面进行冲击,同时通过结构光3D成像获取待测牛肉表面凹陷区域的三维点云信息;然后,采用去噪、点云分割、贪婪投影三角化、Delaunay三角化、曲面拟合等算法进行点云处理,获得牛肉表面凹陷区域的深度、映射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等信息;基于此,分别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LS-SVR)、BP神经网络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生鲜牛肉剪切力预测模型;结果表明,GRNN模型预测表现最佳,预测集相关系数为0.975,均方根误差为5.307N。采用基于K-fold交叉验证的GRNN神经网络对牛肉嫩度等级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较嫩牛肉分级效果较好,为100%,对较老牛肉分级效果稍差,为91.3%。研究表明,基于气流脉冲结合结构光3D成像进行牛肉剪切力以及嫩度快速、无损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