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我国番茄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各国的蔬菜栽培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番茄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为番茄的育种和生产提供了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番茄育种材料严重不足,国内番茄抗病育种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综述了番茄种质资源的起源、收集、保存、创新和利用,展望了番茄种质资源在未来育种中的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大白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对50份合抱型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开展度、株高、毛质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柱纵径的变异系数为45.39%,净质量变异系数为29.88%,球叶数变异系数为28.71%,表明这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在产量、叶片数和耐抽薹性等方面差异较大,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比较和筛选。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指标信息间存在重叠,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少数指标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提取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5.793 9%,包含了主要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评价,筛选出不同用途的优良亲本材料。其中,从德高秋美、天正秋白×春福皇、太太菜、五月美皇中选育出的自交系分别为4个类群中表现最优异的材料,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大白菜新品种新早59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于2009年培育而成的一代杂交种。母本38527是2005年从商丘引进的一个早熟品种中,通过腋芽扦插,利用露地和温室交叉加代选择经过4年8代选育而成;父本38100是2003年从辽宁引进的一个早熟品种中,经过多年自交选育而成。2009年试配组合,2010-2011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2-2014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2015年6月通过全国蔬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2015-1-139。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新早59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早熟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育期67 d,株高32.8 cm,开展度54~59 cm;叶球叠抱圆头形,外叶深绿色,球叶绿白色,叶帮较薄、白色;叶面较皱、全缘,茸毛少;紧实度91.6%,纯度99.0%,667 m~2平均净菜产量4 719.1 kg。抗霜霉病、病毒病和黑腐病,品质优良,商品性状好,耐热、耐湿、早熟,适合黄河以北、北京以南地区夏末秋初种植;黄河以南喜欢种植叠抱类型大白菜的地区可适当延迟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扩增条带清晰且覆盖白菜10个连锁群的33个SSR标记分析了49个大白菜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2对引物在供试材料间表现多态,11对引物表现单态扩增,多态引物频率达到66.7%,其中A1、A3、A8和A9连锁群上多态引物比例相对较高。多态引物共扩增出68个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8个,平均3.09个;不同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0.05~0.88,平均0.48;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为0~0.93,所有成对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51,UPGMA聚类结果与品种间亲缘关系及其农艺特征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新科翠玉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一个特色小棵型大白菜新品种,耐抽薹,适播期长、采收期长,综合性状优良,适合秋、春多季栽培。分别对早秋、秋季、春季3个季节种植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播期、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为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中北部地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大白菜的种子繁育,采用拱棚育苗繁种不仅可以提高育苗质量,还可以简化冬季管理,容易获得高产稳产。晚熟品种或晚抽薹亲本一般于11月上旬育苗,早熟品种或早抽薹亲本可于11月10日育苗。定植时期为翌年2月中旬至3月上旬,6~8片叶为标准苗。一般授粉期间每667 m2需要配置1~2箱蜜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