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十分巨大。在我市文成西坑,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然而,目前农民生产上普遍采用粗放型的露地栽培模式,不利于生姜产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发挥。2004年,针对冬季低温不利于生姜的生长的问题,我们采取小拱棚覆盖的栽培措施来延长生姜的生长期,探讨其对生姜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白花大粒蚕豆是由浙江省种子公司从日本引进品种选育而成,199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该品种选育与推广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几年,该品种在我省宁波、绍兴、杭州及江苏苏州、南通等地栽培,面积已达2万公顷以上。地处浙南的我市苍南、平阳、瑞安等县(市)由于冬季更温暖,早春升温更快,更有利于蚕豆生长、  相似文献   
33.
青花菜裂茎病致病原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italica Planch),十字花科,芸薹属,是甘蓝种的一个变种,花球呈绿色或紫色.因青花菜风味好、营养价值高、鲜绿脆嫩的质地、清爽适口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是国际市场畅销的五大蔬菜种类之一.浙江省是全国青花菜的主要产区,有二十多年的栽培历史.有些地方由于多年连作,造成营养的失衡,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如空心和裂茎等生理障碍.有研究表明:青花菜在缺硼情况下,会出现植株茎内部空心坏死和褐变、叶片中脉开裂坏死[1~4],但未见有茎外部开裂的报道.为此,我们针对温州市瓯海区包岙村的高山蔬菜基地上发生的严重的裂茎病.研究了不同氮硼营养对其发生的影响,以期为青花菜生产的氮硼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白银豆施用萘乙酸与微量元素的增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萘乙酸与硼肥具有促进白银豆营养生长与减少落花落荚的良好作用,从而提高白银豆产量和品质。喷施萘乙酸处理产量达5 148.0 kg/hm2,较对照增产24.5%,施用硼肥处理产量为4 900.5kg/hm2,也较对照增产18.5%。萘乙酸处理白银豆Vc含量0.510 0 mg/g,较对照增加16.0%,硝酸盐含量较对照减少31.3%,硼肥处理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5.
生姜是我国大宗出口商品,尤以肉质细嫩、辛辣味浓、含硫量低的大姜品种在海外深受欢迎。目前我国生姜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及巴西等国家,需求量很大。在我市文成西坑,种植生姜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但目前农民生产上普遍采用粗放型的露地栽培模式,不利于生姜产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发挥。鉴于夏季高温对生姜生长上的影响,我们进行了高温气候下遮阳网覆盖的栽培试验,探讨其对生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37.
春栽大白菜品种筛选与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内外引进15个结球大白菜品种,春季在田间进行鉴定,筛选出适应于温州地区春季低温栽培的较优良品种夏胜、早熟6号和春大将,并对其播种期、增施磷肥效果及不同栽培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银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DA-6、春雨1号、萘乙酸均能减少白银豆落花落荚,从而增加其产量,分别较各自的空白对照(不喷增效剂或调理剂)增产9.45%.7.77%和4.46%.各激素均能提高白银豆中可溶性蛋白质、淀粉、VC含量和降低NO3的含量,并达到差异显著.除萘乙酸能显著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外,其他处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9.
40.
高山蔬菜多熟制栽培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山地较多,垂直气候差异明显,可利用高山夏季凉爽的气候生产“淡季”蔬莱。1988年我所在菜办和蔬菜公司的指导下,在瓯海县海拔700~800米的五凤垟乡,进行了一年二熟及三熟大面积(173.75亩)试验,获得成功。一年二季安排4个蔬菜品种。总产量36.6万公斤,总产值16.9万元,亩均972.64元,比单种水稻或一季蔬菜的产值翻了一番。其中第一季豇豆116亩,亩产958公斤,亩产值574.83元;四季豆32.38亩;亩产703.4公斤,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