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测定了棕尾别麻蝇初产幼虫喂饲含Cu或Cd的饲料后,其体内3种抗氧化酶,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的变化动态,以及体内Cu和Cd累积动态.结果表明:Cu或Cd处理后,该蝇体内Cu或Cd的含量在幼虫期随时间推移而明显增高,至化蛹时开始下降;体内SOD和CAT的活力受到明显抑制,且抑制程度因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加强.但POD活力只在高浓度Cu或Cd处理时才被抑制,低浓度处理反而诱导其升高.  相似文献   
132.
茶尺蠖NPV对茶尺蠖幼虫取食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喂饲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后,茶尺蠖幼虫的总食量极显著下降。1、2龄初饲毒,减少90.99~99.39%;3、4、5龄初饲毒,减少47.24~54.18%。总食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取食速率的显著减缓。1龄初饲毒,总取食期极显著缩短;2、5龄初饲毒,与对照无显著差异;3、4龄初饲毒,则总取食期极显著延长。各龄初饲毒后,该龄和下几龄的历期一般都极显著延长。饲毒后,幼虫体重明显减轻,能化蛹的蛹重也显著下降,但蛹历期和成虫寿命不受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以EoNPV防治茶尺蠖幼虫宜在2龄初或其以前应用。在3龄初及其以后饲毒,高温条件下虽然幼虫死亡率不高,但总食量明显下降,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3.
 比较测定褐飞虱在转cry1Ab基因籼稻(B1、B6)和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MSA)及各自亲本对照上的取食与产卵行为。在自由选择寄主植株条件下,褐飞虱于转cry1Ab基因籼稻和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上的着虫比率、产卵选择性和产卵量与各自对照嘉早935和明恢86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但取食总痕数除B1外则均显著高于对照。在非自由选择寄主植株条件下,褐飞虱不论于转cry1Ab基因籼稻上还是于转SCK基因杂交稻恢复系上,其取食总痕数均显著多于各自对照,而取食24 h后排泄的蜜露则恰反之。综合可见,3个供试抗虫转  相似文献   
134.
巨尾阿丽蝇幼期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组成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梯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5%~20%)电泳,分析了24 ℃下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幼虫和蛹期血淋巴可溶性蛋白组成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血淋巴中共出现12条清晰可见的蛋白带,其分子量范围为11~230 kD.各蛋白带的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一定规律变化,其中a 带(230 kD)和i带(20 kD)的含量在幼虫期呈逐渐增加趋势,在蛹期呈逐渐降低趋势;产卵后3、4日龄幼虫的血淋巴具有独特的蛋白质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135.
水稻胡麻斑类似病危害转Bt稻“克螟稻”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田间转Bt稻“克螟稻”稻叶上观测到一种病斑,病斑中心和周围均呈褐色,长椭圆形与稻胡麻斑病类似,平板上分离到的病原菌菌丝呈灰褐色,菌丝有多个隔膜,分生孢子梗成丛,但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的分生孢子特征与稻胡麻斑病不吻合。从为害级别和严重度上分析克螟稻对胡麻斑类似病的感病程度远远超过其亲本秀水11。克螟稻叶片间发病速率增长迅速,而秀水11叶片间发病速率增长缓慢。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水稻矮缩病毒(RDV)是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病原。该病害主要依赖于黑尾叶蝉经卵以持久增殖方式传播,危害水稻。本研究旨在明确RDV对黑尾叶蝉存活、发育、繁殖和种群增长的影响,分析病毒对介体昆虫的间接影响。【方法】 采用室内实验比较了黑尾叶蝉在健康水稻及感病水稻上的发育繁殖情况,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并调查了RDV对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 与健康水稻相比,感病水稻上叶蝉若虫期存活率更高,雌若虫发育历期显著缩短,雄成虫寿命显著延长,产卵量显著增加,其他生物学参数无显著差异。五个生命表参数仅净生殖率(R0)存在显著差异,感病水稻上叶蝉R0显著高于健康水稻。饲喂感病水稻的养虫笼内叶蝉种群增长更快,总成虫数量更多,在接虫后的第4、5和6月显著高于健康水稻上的数量。【结论】 水稻矮缩病毒可以提高黑尾叶蝉的存活率和产卵量,并促进种群的增长。  相似文献   
137.
胰岛素是一类生物体内在进化上非常保守的具有调控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和寿命等多种功能的肽类激素。在昆虫中,以多基因家族编码的类胰岛素为主,在结构上与脊椎动物胰岛素同源。近年来,有关昆虫类胰岛素及其信号通路等方面已有较多研究,特别是对黑腹果蝇的研究,为人类胰岛素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了较好的试验模型。本文主要介绍昆虫类胰岛素及其受体、类胰岛素表达与释放、类胰岛素信号通路及其在调控昆虫生殖、寿命、代谢、生长与发育和翅型分化等生理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为促进其在害虫控制或天敌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8.
浙江省二化螟不同种群和大螟对三唑磷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4年用点滴法测定了浙江杭州地区(富阳和余杭)和嘉兴地区(平湖、秀城和秀洲)二化螟、杭州富阳大螟等种群4龄幼虫对三唑磷的敏感性,以及各种群体内与抗药性相关酶系(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等)的比活力。结果证实上述地区二化螟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21.1~218.8倍的抗性,其中以富阳和平湖种群的抗性水平较高。二化螟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活性与三唑磷抗性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则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可能与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增强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降低有关。大螟富阳种群对三唑磷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二化螟富阳种群,其抗性机制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39.
对茭白二化螟的越冬和产卵习性,钻蛀和转移规律,田间种群动态,天敌种类和田间防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主要以6龄老熟幼虫在茭白残茬中钻蛀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末至下旬为羽化高峰期。二化螟成虫主要将卵产在叶片上,叶鞘上为少数;大多数卵块产于心叶、倒一叶和倒二叶叶枕以上0—60cm范围内,少数产在叶鞘上。其初孵蚁螟喜钻蛀倒4、倒5叶叶鞘内侧的叶肉中,2龄后开始往内侧叶转移钻蛀。茭白田中二化螟的虫口密度高,发生期较集中,5月上中旬为第一代卵孵盛期,7月中旬为第二代的卵孵盛期,8月下旬末9月上旬为第三代的卵孵盛期。其主要天敌为螟黄足绒茧蜂和白僵菌。植物性杀虫剂绿浪和化学农药锐劲特对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0.
蛋白质组学在昆虫学研究中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的热点之一,在昆虫学研究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就其在昆虫学研究中应用的一些新进展作了综述。最后,提出昆虫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