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探索简单而叉高效安全地控制荔枝花穗;中梢的方法,提高荔枝成花率,应用果树杀梢剂“帮你控”2000、4000、8000倍液处理妃予笑及桂味荔枝花穗小叶,观察其对小叶枯萎、花穗冲梢、成熟叶片药害及成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帮你控”4000倍液可在3d内杀除妃子笑荔枝花穗小叶,促进成花,提高纯花穗比例,戍花率达99%,对成熟叶片无药害;“帮你控”8(300倍液可杀除桂味荔枝花穗小叶,促进戍花及提高纯花穗率,成花率达92%,对成熟叶片无药害。  相似文献   
62.
分析荔枝主栽品种妃子笑在花穗发育与坐果初期其叶片与花器官和幼果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随着花穗发育成熟,叶片中三种多胺(Put,Spm和spd)含量先升后降,在盛花期(Od)出现高峰,呈倒“V”型;未成花植株叶片中多胺水平则是先降后升,呈“V”型;在花器官和幼果中多胺总量要明显高于叶片中;三种多胺含量在开花前随花蕾的发育而呈上升趋势,以Spd含量最高.且Spd含量在坐果初期均保持较高水平;Spm含量则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荔枝谢花前后严重的落花落果有关。此外,本文还分析了Put/Spd、Spm/Pas~L(Spd+Spm)/Put等比值的变化与叶片和花器官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63.
果树杀梢剂配方筛选及对荔枝龙眼杀冬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冬梢的萌发和抽生往往会影响翌年的成花,及时快速安全喷杀冬梢是成花的关键工作之一.通过对荔枝龙眼杀冬梢的影响试验,筛选出新型、速效、安全的果树杀梢剂,并研究观察其对杀梢效果、树势、树体营养及成花的影响,讨论了杀花穗小叶的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64.
柑桔抗病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向旭 《分子植物育种》2006,4(2):262-268
本文综述了柑桔抗病分子育种近年来的研究动态和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柑桔分子育种始于上世纪90年代,以期克服常规育种面临的多方面严重阻碍,如杂种不育、杂交不亲和、较长的童期和大的树体积,以及随之而来的用地和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等;其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已使其成为果树分子育种研究领域的模式植物之一。首先在利用富有目标抗病基因的柑桔近缘属枳(Poncirustrifoliate)作亲本,培育杂种群体,开发分子标记与连锁遗传作图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基因组BAC文库与物理图谱的构建、抗病基因的克隆、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外源抗病基因及候选抗病基因的转化等诸多方面也已取得长足进展,并已摸索出适合柑桔基因工程操作的一整套方法。此外,本文对柑桔基因组的候选抗病基因转化及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65.
根据本实验室已获得的荔枝果皮cDNA文库EST序列,通过SSRIT在线检索,从3391条EST序列中,发现305条含有SSR,占整个文库EST的8.99%。利用SSR-ESTs序列共设计100对EST-SSR引物,其中62对在荔枝上有扩增产物,50对有扩增多态性,即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接着从96份荔枝种质中选取12个品种的基因组DNA,开展核心引物筛选,共筛选出多态性较好的EST-SSR分子标记30个;这30个EST-SSR分子标记在96份资源共扩出284条带,不同引物的扩增条带在3~18条之间,平均9.47条,其中有282条为多态性带,多态率高达99.30%,每对引物的Nei's基因多样度范围为0.186~0.396,香农信息指数范围为0.318~0.558;此外,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525处,可将96份荔枝种质资源分成了8大类群,该8大类群基本与其生态类型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相符。在此基础上,还对荔枝的主栽品种和特殊种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30个EST-SSR分子标记在不同品种间可产生较清晰可辨的多态性差异,为荔枝品种以及种质资源鉴别和鉴定的分子指纹的构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6.
不同荔枝品种果肉冻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水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水晶球、怀枝等不同荔枝品种果肉的速冻冻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水东、妃子笑、桂味、糯米糍是比较适合加工速冻荔枝的品种;而怀枝由于果肉较细软,取肉难度较大,而且解冻后汁液容易流失,不适宜加工速冻荔枝果肉;-60℃冻藏条件有利于速冻荔枝果肉的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67.
“北园绿”是从增城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优质荔枝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果20180002。该品种果实歪心形或扁歪心形,果肩平或一边略高,果顶浑圆,果皮红中带黄绿,鲜艳多彩。龟裂片平,排列不规则,裂片峰钝圆,裂纹深度浅、宽度中等。果实纵径3.1~3.4cm,果实横径3.4~3.8cm,平均单果重25.8g。  相似文献   
68.
正"翡脆"是由实生变异选育的荔枝新品种,与"草莓荔"属于姐妹种。2016年1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粤审果2017002)。该品种果穗大,单穗果6~12粒,多者可达20粒。果实球形,果肩平,果顶浑圆,果实七成熟即可食用,果皮青绿色,至完全成熟果皮转为淡红至暗红色。龟裂片隆起,排列不整齐,裂片峰钝,裂纹浅而窄,缝合线明显。果实纵径3.0~3.3 cm,果实横径3.3~3.7 cm,平均单果质量24.3 g,  相似文献   
69.
荔枝蒂蛀虫飞行距离和蛰伏习性的室内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开放式饲养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 Bladley,观察其羽化后的飞行距离范围和蛰伏习性.结果发现,荔枝蒂蛀虫成虫平均移动飞行距离约为4.97m,最远12m;92.5%的成虫蛰伏时腹部向上或向水平.除非受惊吓.绝大多数成虫白天静止蛰伏,天黑后才陆续开始不规则间歇性飞行(爬行)活动.建议药剂防治方法以"挨晚(近晚上)兜底成片喷均匀"最好.  相似文献   
70.
荔枝胚败育差异表达基因cDNA 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ve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 , SSH) 克隆荔枝败育胚的差异表达基因cDNA 片段。分别以荔枝‘桂味’正常发育胚为driver (驱赶子) , 败育胚为tester (检测子) , 建立差异表达cDNA 文库, 代表桂味败育胚特异表达的cDNA。经Virtual Northern 检测, 在桂味正常发育胚/ 败育胚差异表达cDNA 文库中得到3 个阳性克隆, 序列分析表明这3 个克隆对应的两个序列在荔枝中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