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0篇
  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吕复兵 《花卉》2013,(7):17-19
一、兰花 兰花组培繁殖方法包括无菌播种和组培克隆两种,所生产的种苗分别称为实生苗和分生苗。  相似文献   
42.
吕复兵  张远能 《花卉》2014,(12):1-1
据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我省花卉总种植面积7137万公顷,总销售额122.68亿元,总出口额1.28亿美元;花卉保护地栽培1.78亿平方米;全省花卉企业12000多家,其中大中型企业近3000家。花卉从业人员超过17万人。与2012年相比,种植面积略有增加,销售额小幅减少,出口额大幅增加。花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3.
蝴蝶兰软腐病是蝴蝶兰生产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害之一,因其防治难、危害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注与粮食作物蔬菜及果树等经济作物相比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开展较迟,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远不及前者。综述 了蝴蝶兰软腐病的病原细菌种类病原分离鉴定方法,软腐病菌研究进展以及蝴蝶兰与软腐病菌相互作用等方面 的内容为今后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4.
吕复兵 《花卉》2013,(8):22-24
一,花卉组培繁殖发展现状 花卉组培繁殖是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生产花卉种苗,就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花卉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45.
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化载体的构建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蝴蝶兰转基因研究的概况及进展,着重阐述了蝴蝶兰应用前景较好的花色、花香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国内外转基因研究状况,讨论了在转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启动子选择的重要性,为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蝴蝶兰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两个蝴蝶兰杂交分离群体1011和1065的花朵长度、宽度及长宽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样本花朵的长度与宽度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长度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两样本花朵长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3 cm和7.5 cm,方差分析结果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结果,两样本的花朵大小都明显分成大花、中花和小花3类,且变异规律相同,即类间变异系数大于总变异系数,总变异系数又明显大于各类内变异系数,而各类内变异系数的平均值<5%.说明蝴蝶兰性状变异多样,遗传基础复杂.  相似文献   
47.
红掌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红掌叶片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过程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外植体为1cm^2左右的带主脉幼嫩叶切片;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1/2MX 2,4-D1mg/L BA4mg/L,大量元素和BA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大,2,4-D是愈伤组织诱导的主要因子;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 BA8mg/L,中间繁殖体增殖和成苗培养基分别为MS BA3mg/L和1/2MS NAA0.2mg/L BA2mg/L,不必另行壮苗生根便能形成根叶俱全的小苗,移栽成活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48.
以四季开花型卡特兰品种MC1原球茎为试材,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和活性炭对原球茎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Kyoto培养基最适合;激素以NAA 0.5 mg/L最有利于MC1原球茎形成壮苗;而活性炭对MC1原球茎根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叶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9.
【目的】筛选适合广东地区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具有较高观赏应用价值的中小株型卡特兰新优品种。【方法】以14个引进的卡特兰属种质为试材,在广州开展适应性栽培管理与比较筛选。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性状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不同种质的田间生长特性、观赏品质性状及抗性特点。【结果】11个候选种质在广东地区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较适合在广东地区栽培应用。其中筛选出的I级和II级种质,植株生长性更好、抗性更强、成花较容易、观赏价值较高,建议向市场推荐进行景观美化使用。【结论】从14个种质中优选出的I级种质卡特兰‘豹王’(C-3)、卡特兰‘金孔雀’(C-12)和卡特兰‘四季樱花’(C-14)3个杂交园艺品种,可作为适于广东地区栽培应用的优先推荐发展品种,建议对这些优势品种开展优先栽培生产和主导示范应用。同时对于其他非优势种质,根据育种需求作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50.
利用TP-M13-SSR分子标记,以收集保存的29份石斛兰种质为试材,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身份证。14对SSR引物在29份种质间共检测出191个等位基因,引物检出率为79.31%~100%;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877~0.9484,平均0.7956;Shannon指数为0.8702~3.1553,平均2.1606。29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037~ 0.9005,在0.7000处可将全部种质分为6个类群。根据引物通用性和Shannon指数高低,从1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29份种质全部区分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核心引物组合为DoeSSR5+DoeSSR87+DoeSSR97。基于这3对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将等位基因编码成字符串获得29份石斛兰种质独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