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6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诱导愈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原始二倍体栽培种Solanumphureja-S.stenotomum(PHU-STN)杂种无性系BD10-7和BD29-1的花药为试验材料,研究温度预处理对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过程愈伤组织诱导阶段的影响。预处理采用4℃低温、35℃热激分别进行暗培养24h、48h、72h,预处理后在22℃条件下进行花药培养,以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指标探求最佳的预处理方法和水平。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48h后接种花药可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两个材料接种后进行热激处理愈伤组织诱导率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22.
李文霞  李文滨  吕文河  宁海龙 《大豆科学》2008,27(1):173-175,180
为解决大豆子叶节系统存在的再生和检测问题,对影响丛生芽伸长和植株检测的因素进行研究.以大豆品种黑农35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再生系统丛生芽伸长的因素及水平,将转基因小植株的叶片培养愈伤组织以提取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丛生芽伸长的最佳组合为继代培养基与初始芽诱导培养基的6-BA浓度比为1/5,芽伸长培养基中添加50 mg L-1Glu、0.5 mg L-1 GA3、0.5 mg L-1ZT;Southern杂交信号说明利用叶片培养的愈伤组织能够提取足够量的基因组DNA.  相似文献   
23.
利用国外种质资源创造的20 份高世代马铃薯无性系为试材,以尤金为感病对照,克新18 号为抗病对照,采用自然 病圃和人工接种的鉴定方式进行疮痂病抗性评价,利用SSR 分子标记分析试材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对比SSR 遗传相似性系 数聚类结果和试材抗病性分类结果,探究利用SSR 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疮痂病抗病资源的可行性。从试验地土壤和感病块茎 共分离纯化具有链霉菌特征的菌株278 份,其中240 份来自于块茎,38 份来自于土壤。具有致病力的菌株127 株,经鉴定 全部属于Streptomyces scabies 菌种。试材间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4 个类型。人工接种与 自然病圃抗性鉴定结果存在极显著相关(R2=0.946 7)。抗病类型与感病类型通过SSR 遗传相似性系数聚类大致可以区分。  相似文献   
24.
25.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及产量的影响陈伊里,吕文河,秦昕,刘锡武(东北农业大学农学系150030)1引言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国内外许多科研单位先后研制出了许多植物生长调节剂并用于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效益。王风元等(19...  相似文献   
26.
选取与花药培养相关的因素及水平进行探讨,以优化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最适基因型为BD40-2、BD54-8和BD10-7|对于促进花药诱导,低温、热激、离心、甘露醇4种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确定最佳的预处理为低温6 d、热激4 d、离心4 000 r?min-1、甘露醇处理2 d|2,4-D为1.0 mg?L-1、6-BA为0.1 mg?L-1的激素配比的花药诱导率最高|碳源选用麦芽糖,浓度为3%|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1 STS诱导的愈伤花药数显著高于培养基中添加50 mg?L-1 AgNO3。  相似文献   
27.
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黑龙江省34份马铃薯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这些主栽品种的亲缘关系,旨在为本区域马铃薯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34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条带18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35条,占总条带数的73%;34份供试品种可聚为3大类7亚类,遗传距离在0.112~0.551之间,平均为0.364。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马铃薯主栽品种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相似文献   
28.
马铃薯环腐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文河 《马铃薯杂志》1998,12(2):125-126
  相似文献   
29.
以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S.phureja-S.stenotomum(PHU-STN)杂种BD10-7基因型为试验材料进行花药培养,探讨培养基中添加乙烯拮抗剂AgNO3和硫代硫酸银(STS)对褐化和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乙烯拮抗剂对降低二倍体马铃薯花药培养的褐化率和促进愈伤诱导率效应显著。AgNO3和STS对降低褐化率差异不显著,但STS对二倍体花药培养的愈伤诱导率显著高于AgNO3。  相似文献   
30.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S微量元素、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的浓度对 5种基因型大豆未成熟子叶愈伤形成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MS微量元素的浓度对出愈率和胚胎发生率均有显著的作用 ;在MS培养基中附加 2 ,4 D、萘乙酸、脯氨酸和腺嘌呤对愈伤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微量元素浓度对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各基因型间在胚胎发生时所需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