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5篇
  14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絮凝剂产生菌Galactomyces sp.M-2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选育出一株产絮凝剂的高效菌株UVM8,其絮凝活性可达92.8%.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稳定性良好.研究发酵液的碳氮比、pH值等培养条件,发现发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为20 g/L∶2 g/L、pH值为7或8时最有利于UVM8菌株产微生物絮凝剂.  相似文献   
62.
干旱是影响天水市地区粮食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61-2010年天水市7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2001-2010年冬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及产量资料,建立了干旱影响粮食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并对不同冬小麦、玉米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旱的影响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旱出现的频率为7.09次/年,中旱频率为2.52次/年,重旱出现频率为0.50次/年,特旱出现频率0.25次/年。各等级干旱春季出现频率较高,其次为初夏和伏期,初秋出现频率较低。轻、重、特旱渭北地区出现频率较高,中旱藉、渭河谷出现频率较高。冬小麦轻旱、中旱风险指数较高,重旱、特旱风险指数较低;玉米轻旱风险指数较高,其次为中旱,重、特旱对玉米产量影响风险较小。冬小麦在春季受干旱威胁的风险较大,玉米在初秋受干旱威胁的风险较大。渭北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受干旱威胁风险较大,藉、渭河谷地区及秦安、清水玉米全生育期受干旱威胁风险较大。冬小麦干旱风险指数大于玉米,秋粮生产气候优势大于夏粮。  相似文献   
63.
鸡的生长性能与日粮利用率有直接关系,为了提高鸡的生产性能,人们使用了多种抗生素添加剂,鸡的生产效果提升明显,但食品安全无法保证.为了开发能替代生长促进的抗生素类添加剂,本试验研究桔梗对肉鸡生产及生长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桔梗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鸡的生产性能,特别对鸡的免疫功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4.
试验结果表明,60 g·L-1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杨梅果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1 500倍液药后3,8 d的防治效果均达1000%,2 000倍液药后3,8 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1000%和979%,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索气象资源变化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运用天水市7个国家基本(一般)气象站1961—2010年日照时数、温度、降水资料,借助于气候变化率、Mann-kendall、Z-score标准化等方法,对该地近50年农业气候资源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综合资源指数模式。结果表明:1961—2010年,该地日照时数以30 h/10 a气候变率下降;年平均气温以为0.40℃/10 a气候变率上升,年平均最高气温以0.36℃/10 a气候变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以0.39℃/10 a气候变率上升;降水量以20 mm/10 a的气候变率下降。综合资源指数呈二次曲线变化,变化的转折点在1982年;1961—1982年以0.08/10 a气候变率下降,1982—2010年以0.48/10 a气候变率上升。与当地的实际粮食产量变化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6.
百合抗镰刀菌资源鉴定及抗病相关基因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个百合种质资源的组培苗进行尖孢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室内接种鉴定;以筛选出有较好抗性的大花卷丹(Lilium leichtlinii var. maximowivzii Baker)为材料,以镰刀菌诱导12和24 h的作为处理组,无菌水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百合经镰刀菌诱导后的抑制差减正、反向两个SSH文库。在正向文库中选择了4个抗病相关的ESTs,用半定量RT-PCR分析这些ESTs的表达情况。经接种鉴定,20个百合种质资源中,对百合镰刀菌表现高抗的有3个,中抗9个,感病8个;SSH文库ESTs片段大小为200 ~ 2 000 bp。依据斑点杂交结果,从正向SSH文库中挑取50个单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得到6种共10条抗病相关EST。通过半定量RT-PCR对其中的4条抗病相关ESTs: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S/TPK)、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亲环素(cyclophilin,CYP)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证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受百合镰刀菌诱导而表现上调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了百合对镰刀菌枯萎病的抗病过程。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2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92例)、B(90例)、C(90例)3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加用不同的漱口液含漱,其中A组用益口漱口液,B组用硼酸,C组用双氧水稀释液,观察3组口腔炎的发生率、口腔炎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漱口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结果A组口腔炎发生率为6.5%(6/92),B、C组则分别为33.3%(30/90)和25.6%(23/90),A组的口腔炎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两组(P<0.01);A、B、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53.3%、46.7%,以A组的总有效率最高(P<0.01);A组口腔炎愈合所需时间最短为(4.9±3.2)d;A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4%(5/92例),B组为66.7%(60/90例),C组为86.7%(78/90例),以A组的发生率最低(P<0.01)。结论益口漱口液含漱可有效预防白血病患者口腔炎的发生及治疗口腔炎症;且气味清新,使用过程中不引起恶心、呕吐,患者舒适;同时省却配制的麻烦,患者乐于接受,从而提高了患者漱口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吴丽 《山西林业》2022,(1):24-25
森林草原防火是林业草原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介绍了山西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不利因素,分析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9.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推进高校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以曲靖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主要阐述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团队以及教学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0.
对文山州种子市场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大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的普及力度、严把种子备案准入关、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体系建设等对策,以促进和规范全州种子市场,保障农民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