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2005年采用高胡萝卜素、低干双亲的特殊组合‘浙薯81’ב浙薯255’创制出甘薯优异高干红肉品种‘浙薯13’。为了探索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新方法,2016年对这一双亲的正反交组合F1胡萝素含量、干率进行了测定和遗传分离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正反交组合的胡萝卜素含量遗传主要受非加性效应控制,组合传递力分别为45.32%和49.73%。干率不仅存在加性效应,而且呈明显的超亲遗传,正反交组合的超亲优势分别达到15.12%和12.75%,超高亲率约70%,呈现相当于高干×低干的遗传分离,中、高干类型比例高达60%左右,其中高干类型比例约28%。杂交后代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3 mg/100 g FW的株系占26.10%,含有干率≥25%、胡萝卜素含量≥10 mg/100 g FW的株系占9.78%。干率是甘薯食味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浙薯81’与‘浙薯255’杂交可以高效地聚合胡萝卜素含量和干率,大幅度提高优质食用高胡萝卜素育种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12.
春马铃薯早收栽培是一种早种早收、提高经济效益的栽培方法。通过13个马铃薯品种(系)春季早收栽培的块茎生育规律分析,以期为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并对优质品系的春马铃薯早收栽培适用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马铃薯早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快而后期生长慢,55 d生育期前收获块茎产量具有一定的优势。中熟品种块茎前后期生长均较快,55 d生育期后逐渐显现块茎产量优势。晚熟品种块茎前期生长慢,后期68 d生育期左右才迎来生长高峰。块茎产量主要与平均单薯质量、茎粗、大中薯质量比率和大中薯个数比率有关。AG187为中熟大薯型品系,块茎产量高,大中薯率高,十分适宜作春马铃薯早收栽培。CG366为早熟小薯型品系,单株块茎数多,小薯率高,块茎产量与费乌瑞它相当,十分适宜作小薯型春马铃薯早收栽培的早中期收获。  相似文献   
13.
摘要:衢紫薯57是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为食用型、高花青素型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薯干产量高、食味较优等特点,2015年3月通过国家食用型紫薯品种鉴定,适宜浙江省及类似地区种植。在栽培上注意适时早育苗、早扦插,合理密植与科学施肥等。  相似文献   
14.
早收栽培下甘薯新品种浙薯70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薯浙薯70早收栽培的特征特性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0的单株结薯数比心香、浙紫薯1号少,结薯较迟,但一旦结薯后,薯块膨大速度快,扦插后第90天薯块在100~250 g之间或50~200 g之间的比例明显高于心香甘薯;浙薯70薯块商品性较好,食味优,是一个比较适宜于作为早收栽培的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15.
沈升法  项超  吴列洪  李兵 《核农学报》2020,34(8):1848-1854
为给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的甘薯实生系筛选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122份甘薯品系,进行密度25株·m-2、生育期60 d的基质栽培(T1)与密度5株·m-2、生育期90 d的大田常规栽培(T2)的对比试验,测定单株重、单株结薯数和典型薯块的单薯重、直径、长度等产量性状以及干物质、胡萝卜素、花青素、熟薯可溶性糖、熟薯还原糖含量和熟薯食味等品质性状,研究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与大田常规栽培90 d的产量、品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T2相比,T1除了花青素含量差异较小外,块根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均明显下降。在产量性状上,2种栽培方法间的单株重、单薯重、单株结薯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薯块形状呈弱正相关。在品质性状上,与T2相比,T1微型薯的花青素、胡萝卜素、干物质、熟薯可溶性糖、熟薯还原糖含量和食味均存在劣变型、稳定型和优变型3种品质变化类型,但2种栽培方法间的薯块品质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利用高密度短生育期基质栽培,可以进行微型薯的薯肉色、干物质含量和食味品质筛选以及单株重、结薯数、典型薯块重量和形状的早熟性筛选,为早熟优质食用甘薯选育的实生系筛选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伟明  吴列洪 《蔬菜》2016,(2):25-28
为明确早收栽培情况下浙薯75甘薯收获推迟后的薯块膨大动态,开展了不同年份浙薯75甘薯在早收栽培下推迟收获的分期挖薯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浙薯75的结薯比较早,前期薯块膨大较快,但到中期薯块的增重速度放缓,后期薯块增重速度又加快。浙薯75大薯率不高,但薯块大小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17.
浙薯21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多抗食用甘薯新品种,2016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2年长江中下游流域甘薯区试平均鲜薯产量31.01 t·hm-2,较对照徐薯22增产5.4%,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8.30 t·hm-2,比对照增产19.8%。经区试鉴定,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中抗蔓割病和根腐病,综合评价抗病性好。薯形纺锤形,红皮橘红肉。单株结薯数4.9个,中小薯比例高,适宜作迷你甘薯。干率28.6%,淀粉率18.5%,胡萝卜素含量53 mg·kg-1,食味优。贮藏性好,萌芽性较好。作为短蔓品种,在栽培上宜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作春薯和夏秋薯双季迷你甘薯栽培。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为探究早收栽培下不同胡萝卜素甘薯类群的食用品质差异,通过早收栽培试验,测定60个品系薯块的胡萝卜素、干物质、熟薯可溶性糖、熟薯还原糖含量及食味,比较不同的胡萝卜素类群及其薯块膨大类型和干物质类型的营养与食味差异,并对薯块营养成分、食味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早收栽培下高胡萝卜素类群的熟薯还原糖含量和食味有一定的优势,在食味指标上黏度优势极显著。高胡萝卜素类群早膨大类型营养与食味明显优于晚膨大类型,且食味与中胡萝卜素类群早膨大类型相当,极显著优于低胡萝卜素类群早膨大类型。高胡萝卜素类群中干物质类型的熟薯糖分和食味与中胡萝卜素类群中干物质类型相当,极显著优于高、中、低胡萝卜素类群的其它干物质类型。橘红肉甘薯的食味主要与熟薯可溶性糖含量和薯块膨大特性有关。因此,在早收栽培下,高胡萝卜素甘薯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其早收栽培时,宜选择薯块膨大早、干物质含量中等、熟薯可溶性糖含量超过12%的品种。本研究结果为高胡萝卜素甘薯的鲜食利用及其品种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