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正甘薯育苗通常采用剪苗扦插,在雨天及土壤潮湿时成活率较好。但近年来异常气候频发,在甘薯扦插季节,因天气持续干旱而影响甘薯苗成活率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甘薯生产。本技术采用直径1.9厘米的育苗纸册,薯苗假植扦插、发根成活后,带土带容器移栽,具有成本低、抗旱、成活率高的优点,也可应用于早春甜玉米等的育苗移栽。现将其操作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2.
HPLC-ELSD法测定植物可溶性糖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线性范围大等优点。为了了解甘薯品种的可溶性糖组分和糖化特点,对11份甘薯重要种质资源的生薯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麦芽糖,试验群体的平均含量分别为58.41 mg·g-1和123.05 mg·g-1。在生薯可溶性糖中,蔗糖含量最高,占可溶性糖的45%左右,麦芽糖含量最低,仅占可溶性糖的10%左右。在熟薯可溶性糖中,麦芽糖含量最高,其中约90%来源于蒸熟过程中淀粉的转化,增量可占熟薯可溶性糖的50%以上。熟薯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主要来源于生薯可溶性糖,在甘薯蒸熟过程中变化较小。因此,甘薯的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浙薯13蒸熟糖化效果好,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分别为179.64 mg·g-1和138.44 mg·g-1,均显著高于其余10个品种。红皮白心是一个生薯高糖品种,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以10份紫肉甘薯和4份非紫肉甘薯品种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测定了857份F1及其亲本的花青素含量和干物率,分析F1肉色分离规律、花青素含量和干物率的遗传变异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各组合F1代薯块肉色均以紫肉为主且平均花青素含量均高于30 mg/100 g FW。各组合F1代花青素含量变异系数在48.09%~109.37%,说明紫肉甘薯花青素含量遗传变异范围广。F1代花青素含量超高亲率和遗传传递力范围分别在1.69%~48.15%和67.38%~161.09%,其中10个组合的遗传传递力超过100%。对于正反交组合之间而言,均是以双亲中花青素含量高的品种作母本时,其F1代出现紫肉比例、平均花青素含量、超高亲率和遗传传递力更高;说明F1代紫肉甘薯的花青素含量遗传变异主要受亲本花青素含量的影响,并存在母本遗传效应。F1干物率超高亲率平均达48.31%,干物率遗传传递力均超过100%;其遗传变异受干物率中亲值和花青素含量母本值极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州地区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开发优势,并提出了甘薯产业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5.
甘薯浙薯13在浙南山区的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核所育成的高产、高淀粉、加工型甘薯新品种.2003年1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在浙南山区作为加工专用甘薯推广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高淀粉、抗病等特点.栽培技术主要抓好统一培育壮苗,深耕、高畦栽培,适时浅插,合理密植,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科学管理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56.
甘薯浙薯13特征特性观察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甘薯浙薯13的生育期、形态特征、生长动态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浙薯13表现长蔓、高产、晚熟,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高,食用和加工品质优良,可作食用、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用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57.
浙薯20是一个早熟、高干物率、高淀粉含量、高甜度的食用、淀粉兼用甘薯品种。双行大垄是机械起垄的较理想垄作方式。夏薯覆膜垄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薯覆膜垄作没有给甘薯生长和产量带来正面影响。尽管覆膜对夏薯早期的茎叶生长和后期的块根干物质积累有利,但可能是因为覆膜易受高温影响,前期茎叶生长量相对不足,收获时T/R值不理想,影响甘薯产量。覆膜单垄、覆膜双行分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单峰生长,覆膜双行大垄处理下甘薯茎叶呈双峰生长。露地单垄处理下浙薯20在7—8月块根生长优势明显,作食用时早收栽培,效果比覆膜垄作更好。  相似文献   
58.
59.
早熟迷你甘薯新品种心香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香是以金玉为母本、浙薯2号为父本,采用人工杂交、多点次快速鉴定法选育而成的早熟迷你甘薯新品种。早熟,生长期70 d(天)左右即可开始收获;薯块紫红皮,黄肉,长纺锤形,外形美观;口感粉甜,质地细腻,皮层薄,风味佳;每667 m2产量 2 000 kg左右,烘干率32.71 %,淀粉率22.10 %,抗蔓割病,适宜长江流域、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0.
引进7个叶菜型甘薯品种在衢州进行试种,对甘薯嫩茎叶食味进行综合品尝评价,并对嫩茎叶产量及适应性等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在本地种植和市场需求的叶菜型甘薯专用新品种。结果表明,宁菜-2、杭香1号、徐菜薯1号综合性状较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