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不同类型的生物质具有不同的纤维组成,且每种组分的水热反应路径存在差异,同时在水热过程中组分间相互作用影响生物质的水热解行为和产物分布,该文基于兼有上、下界约束条件的极端顶点,在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对组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3种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产物的产率和特性存在明显的影响。根据气体产物结果,可以得出纤维素水解产物能够促进半纤维素水解,生成大量的CO2气体。较高的木质素含量和较低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对轻质油中的酸类和酮类化合物有抑制作用。此外,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利于抑制重质油中酸类化合物的生成,促进酚类化合物。三组分间的交互作用使得水解产物更多的重新发生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反应生成焦炭,芳香化程度较高。通过组分间的交互作用更好地理解生物质水热机理并通过产物调控制备高品质的液体燃料和固体焦炭。  相似文献   
42.
林地质量等级及快速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载体和林业发展的基础,林地质量分级是林地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结合我省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选取林地土层厚度、土壤类型、坡度、坡向、坡位和交通区位等6项因子,以林地小班为单位,采用层次分析法,利用电子表格编制公式,快速计算其分值,确定各林地小班的质量等级,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林地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以吴起县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合沟小流域为研究区,选择11条典型切沟,借助激光测距仪、塔尺等工具,分别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和非均匀间距断面法确定断面位置,测量断面形态参数,对比2种测量方法下切沟形态特征的差异;以3D激光扫描数据为基准,比较2种断面法测算切沟体积的精度,最后分析不同数据源对构建切沟体积估算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切沟形状大多为V~U形,以非均匀间距断面法测量体积的相对误差略小于均匀间距断面法。实地测量时,断面形状呈U形的切沟,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测算体积更为准确;断面形状呈V形的切沟,适宜采用非均匀间距断面法;断面形状呈V~U形时,若顶宽从沟头到沟口变化较大时,适宜采用非均匀间距断面法,当变化较小时适宜采用均匀间距断面法测算切沟体积。对研究区内切沟体积进行估算时,建议采用最适宜断面法测量的切沟面积(A)与体积(V)建立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断面法准确测量切沟体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4.
为明确在化肥施用量减少条件下,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于2019年在广西龙州、象州和岑溪进行水稻多点联合大田试验,设置常规施肥量(P1)、常规施肥量减1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2)、常规施肥量减2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3)和常规施肥量减30%+海藻肥与微生物菌剂部分替代(P4)4个处理,成熟期测定水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3个试验点的平均干物质积累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6.06%,P3和P4处理分别比P1处理下降3.44%和3.75%;平均产量P2处理比P1处理提高0.45%,P3和P4处理与P1处理相比平均下降5.40%和4.08%。由此可知,海藻肥和微生物菌剂可以替代10%~30%的化肥,替代比例与土壤肥力水平有关,不同地点替代比例略有差异,象州适宜替代比例为10%,龙州和岑溪最优替代比例为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