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浙江富阳小冶炼厂附近水稻土为例,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培养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研究了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铜、锌、镉、铅复合污染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重金属复合污染产生了响应,约41.82%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可由重金属污染来解释。污染程度高的土壤中,含脂肪酸12∶0,i15∶0,i17∶0,18∶0,i16∶0,19∶0相对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而在污染程度低的土壤中,含脂肪酸20∶2ω6,9 c,20∶0,16∶1ω9 c,a15∶0,a16∶0,18∶1ω7,10M e16∶0,10M e19∶0的相对含量较高的微生物占优势。反映在具体类群上,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微生物向着Cm ic/Nm ic低、真菌相对含量增加,放线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含量相对减少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52.
不同施肥对雷竹林渗漏水中可溶性有机碳、氮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 f. preveynalis)是一种在我国亚热带地区被广泛引种栽培的优良笋用竹。为了提高竹笋产量,农民不合理地大量施用化肥,已造成土壤盐化、酸化,地力破坏,导致土壤磷钾大量残留,特别是氮磷的大量流失已造成了周边水体严重污染。虽然土壤DOC和DON在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却是土壤有机质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部分。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全年动态监测雷竹林渗漏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的变化,探明减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减少雷竹林氮渗漏淋失负荷的作用,以便为解决雷竹生产上的面源污染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了5个处理为对照(CK)、常规施肥(CF)、减量有机肥(DO)、减量无机肥(DI)和减量有机无机肥(DOI),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100 m2。试验于5月18日、 9月7日、11月9日分别施用肥料总量的40%、30%和30%,施肥后均进行浅翻,深度5 cm左右。【结果】 不同施肥雷竹林中DOC及DON平均浓度为33.7~45.5 mg/L和6.6~12.6 mg/L,DOC和DON的渗漏流失负荷为84.5~138.2 kg/hm2和17.2~46.3 kg/hm2。DOC渗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常规施肥(138.2 kg/hm2)减量有机肥(133.7 kg/hm2)减量无机肥(120.9 kg/hm2)不施肥(99.8 kg/hm2)减量有机无机肥(84.5 kg/hm2),而DON渗漏流失负荷大小顺序为减量有机肥(46.3 kg/hm2)常规施肥(35.3 kg/hm2)减量有机无机肥(34.8 kg/hm2)减量无机肥(31.1 kg/hm2)不施肥(17.2 kg/hm2)。渗漏水中DOC(mg/L)与DON(mg/L)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大幅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用量,并推广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不仅维持了雷竹竹笋的较高产量,还能减少土壤养分损失,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是雷竹合理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研究了浙北环太湖平原10个区县市耕地土壤Hg、Cd、Cr、Pb、Cu、As六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土壤Hg和Cd含量在总体分布上显现出较强的各区县市空间异质性,且这种变异更多与外界人为因素的影响密切相关。鉴于Hg在研究区域超标率高达10.34%,为该区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对土壤Hg用超过国家规定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3 mg kg-1)的离析克里格法(Disjunc-tive kriging)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各区县市的城镇和工矿企业周边,说明其与人为活动造成的大量大气粉尘、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的长期累积密切相关。研究认为在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土壤污染与农产品质量、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正>偏磷酸钾是一种具有市场前景和开发价值的高浓度磷钾复合肥,它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提供不同溶解度的产品,其植物可吸收的总养分超过85%;其在液体混合物中具有多价螯合能力,是液体肥料的理想原料;它也可用于对  相似文献   
55.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广裹的农村又是工业品的最大市场和劳动力来源,推进城郊农业的科学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飞跃,对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对于促进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明确城郊农业发展目标;第二,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第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第四,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第五,强化技术支撑;第六,完善城郊农业服务体系;第七,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体系建设;第八,认真解决人地矛盾;第九,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第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56.
酒泉地区几种高产高效田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酒泉地区的高产高效田面积逐年扩大,其中几种主要间、套、复种种植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岩兰草及其控制水土流失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军 《世界农业》1991,(10):49-51
基于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以往水土保持措施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以及基于印度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利用岩兰草作屏障(篱笆状草带)保持水土的实践经验和效果,世界银行亚洲技术部农业处的负责人发动和组织了岩兰草网络,并资助部分国家和机构的研究、示范和推广。现在,已有包括中国在内,分布于世界各大陆30多个国家的许多机构或团体利用岩兰草保持水土或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就岩兰草的生物学特性、防护草带的水土保持效果及其设置和栽培管理技术作一简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58.
山东夏大豆品种农艺性状演进和遗传型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山东大豆品种从 5 0年代至 90年代历经 4次更新换代 ,单产增长了近 3倍。生产上应用的大豆品种株型性状向半矮秆紧凑型变迁。百粒重增加 6 .1 2g ,蛋白质含量有较大提高 ,抗倒性、稳产性明显增强 ,适应范围越来越广。抗病毒病已成为育成品种共性 ,少数品种已具有抗线虫、抗蛀荚虫的能力。高、低产品种的高产基因型性状特征有明显不同。中低产品种的高产基因型特征性状有株荚数、株高、株茎重、分枝数。株荚数对产量的贡献率达 5 0 .3%。产量较高品种的高产基因型性状有粒茎比、主茎节数、百粒重和株荚数。粒茎比对产量贡献率达 6 3.5 8%  相似文献   
59.
怎样提高温棚龟鳖出棚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除当年龟鳖冬眠,将规格50g以下的个体在温棚内加温(恒温)养至翌年4-5月份,再将规格达150g以上的个体转到室外池进行常现养殖,年底即可达400g以上,养殖周期为1年。目前这种龟鳖生产方法已成为广大养殖户采用的一种养殖模式,充分体现了快速养殖龟鳖的优势。然而,不少养殖户却反映,出温棚前后1个月左右常出现龟鳖外伤严重、活动摄食不正常、发病率高,零星死亡不断,严重影响了商品龟鳖成活率及产量,养殖成本高,挫伤了加温养殖者的积极性。怎样提高龟鳖出拥成活率,作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一、加强温棚防疫,减少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60.
1高压跌落式熔断器熔丝的选择高压熔断器的熔丝额定电流应按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流的1.5~2倍选择,当容量小于100kV·A时,可按高压侧额定电流的2~2.5倍选择。若高压侧额定电流为IRN,熔丝的额定电流为IN,其计算公式为:IN=(1.5~2)×IRN或IN=(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