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18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确地获取区域尺度内土壤有机碳含量信息对土壤碳调控及全球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野外实地采集的555个表层(0~20 cm)土样,探讨四川省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比了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对仁寿县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3.36~37.10 g·kg-1,平均13.46 g·kg-1,变异系数为48.87%,属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块金效应C0/(C0+C)为66.7%,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总体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成土母质的影响不明显(P=0.256)。土类能够独立解释23.7%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亚类和土类的解释能力接近,分别为27.0%和27.1%,土壤亚类可作为探讨该区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化的最小土壤分级单元。土地利用方式能独立解释53.0%的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远大于土壤类型,是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22.
水旱轮作条件下长期自然免耕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不同免耕年限土壤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水早轮作条件下长期自然免耕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早轮作条件下,不进行秸秆覆盖长期双免耕的农耕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有较大的影响。0~15cm土层容重随免耕年限的增加而减小,免耕7~8年后趋于稳定,而15~30cm土层的容重几乎不受影响;土壤团聚度随免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表层增加更明显;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磷含量均随免耕年限增加而逐年上升,并且有明显表聚现象,但对速效钾的影响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
土壤中的铝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效应,而硅则是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研究硅铝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10 g·kg-1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5.50%和3.18%;当铝肥施用浓度为1.34 g·kg-1和硅肥施用浓度为0.40 g·kg-1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46%和2.79%.  相似文献   
24.
雅安城区行道树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雅安市雨城区的行道树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雅安市城区行道树存在着布局不够合理,树种较单一,基调树种不够丰富,树种选择和管理尚待完善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雅安城区城市道路绿化质量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区域土壤磁化率变化特征有助于掌握土壤环境变化规律和土壤演化特点,为区域土壤资源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174个土壤剖面的675个采样数据,分析成都平原不同农地利用方式和母质条件下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差异,采用时空替代法探究农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农田土壤剖面磁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磁化率随土...  相似文献   
26.
重金属对油菜·诸葛菜的碳酸酐酶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铜、铅和钴3种重金属处理油菜和诸葛菜叶片,研究了重金属对油菜、诸葛菜的碳酸酐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对植物碳酸酐酶活性都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抑制常数不同,其中铜最小,铅次之,钴最大;且植物碳酸酐酶比动物碳酸酐酶对重金属敏感,这对优化自然界的食物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用ASTER卫星的可见光-近红外(VNIR)的3个波段、短波红外(SWIR)6个波段和热红外(TIR)的5个波段对四川西部雀儿山区土地利用覆盖进行分类,并结合地面实地调查数据对不同波段分类效果进行了数量精度分析和空间分布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与地面实地调查的统计数据比较,用经过几何纠正后全部14个波段组合(方法1)的分类精度达83.9%以上;用波段1、2、3、4、6、9、10和13(方法2)的分类精度介于76.6%~92.6%;用波段1、3、6、8、12和14(方法3)的分类精度介于85.6%~97.5%;仅用可见光-近红外3个波段和波段4、6和9的短波红外波段组合(方法4)的分类效果极差。因此,在雀儿山这种相对高差极大的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必须采用能灵敏探测地表温度差异的热红外波段数据。  相似文献   
28.
铅胁迫对茶树生长及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铅浓度对茶叶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铅浓度的升高,夏茶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并有失绿现象,茶树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春茶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夏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铅浓度为1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2.93mg·g-1;铅浓度为1500mg·kg-1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小值2.28mg·g-1;随铅浓度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两者与铅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春茶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P0.01)和0.880(P0.01),夏茶的相关系数为0.871(P0.05)和0.971(P0.01),且夏茶中的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大于春茶。铅对春茶、夏茶中可溶性糖的合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和-0.912(P0.01)。在铅浓度为0~200mg·kg-1时,春茶可溶性糖有小幅度增加;在铅浓度为200mg·kg-1时,春茶、夏茶可溶性糖含量都同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龙池杜鹃属的31个种32个样品的研究发现,杜鹃叶片氮含量为1.1097%(大白杜鹃)~2.1412%(紫花杜鹃),磷含量为0.0910%(露珠杜鹃)~0.1693%(美容杜鹃),N/P为8.0958(云锦杜鹃)~17.9160(云南杜鹃),LMA为0.0716 mg/mm2(云南杜鹃)~0.2339 mg/mm2(云锦杜鹃)。N/P与LMA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2=0.5764,P<0.01),表明杜鹃叶片越厚,叶片N/P越低,植物相对生长速率越快,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越强。  相似文献   
30.
广元市元坝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动态聚类法对广元市元坝区58个植烟土壤样品养分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元坝区各植烟乡镇土壤养分分布很不平衡;土壤pH值偏高,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锰和氯含量大多不能满足烤烟生长需要,在生产上应注意通过施肥调节。58个土样养分综合得分可分为4级:Ⅰ级养分综合水平最高,得分值为2.2546~5.3471,占28.07%;Ⅱ级与Ⅰ级各养分差异不大,占31.58%;Ⅲ级得分值为-3.8801~-0.9169,占29.82%,其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硫含量显著低于Ⅰ级;Ⅳ级得分值为-8.1080~-5.0492,占10.53%,其交换性镁、有效铁、速效钾、速效磷、全氮、有机质、有效硫含量显著低于Ⅰ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