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通过对优质莲雾品种几年来的试验,总结出一套产期调控技术措施,即轻度修剪、环剥、断根施有机肥、喷药控梢、遮阳网遮阴、揭网催花、防治病虫害、疏果套袋等,并对其应用后的果品品质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22.
在深入分析连云港城市森林建设条件与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揭示城市发展与城市森林格局和结构的相互关系,针对依山临海和"一市双城"的自然人文特征,依据生态网络理论构建连云港城市森林格局,对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城市森林布局优化与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为探究地西泮(Diazepam, DZP)在模拟养殖环境中的降解特点及累积特征,设置2个浓度胁迫组(A、C组),并在2个浓度下添加蜈蚣草(Pteris vittata)作对照组(B、D组),共4个试验组;分析水体、底泥和蜈蚣草中DZP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探讨蜈蚣草和底泥对水体中DZP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给药后4组水体中DZP的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A:(0.118±0.002)μg·L-1、B:(0.117±0.004)μg·L-1、C:(1.141±0.078)μg·L-1和D:(1.142±0.039)μg·L-1,给药后第768小时水体中DZP质量浓度下降了29.71%~40.17%;DZP降解半衰期介于65.29~139.11 d。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逐渐上升,给药768 h后4组底泥中DZP质量分数分别达到初始质量分数的17.99倍(1.384μg·kg-1)、14.81倍(0.918μg·kg-1)、4.77倍(7.848μg·k...  相似文献   
24.
2018年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在雅鲁藏布江中游桑日至加查江段设9处采样点,其中干流7个,支流2个,采用定置刺网、地笼和肩背式电捕三种捕捞方式,调查了该江段的渔业资源.结果 表明:(1)在调查水域共采集到渔获物14种,其中土著种类9种,主要由裂腹鱼类、高原鳅类和科鱼类等3大类组成,外来鱼类5种,即鲤Cyprin...  相似文献   
25.
吴松 《花卉》2019,(14):19-20
城市河道是城市生态系统组成部分,作为城市脉络,其对整个城市环境的营造起到重要作用。如何营造好的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打造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提升居民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体验度,使之成为居民家门口的“景点”。本文拟通过个案分析来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以水产品中砷污染现状、生物体内富集转化规律研究近况及常见砷形态分析方法发展为主线,讨论砷形态分析在砷污染问题上的迫切性,总结砷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哺乳动物和高等植物中的富集及解毒机制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不同砷形态分析方法的发展、应用及其优缺点。砷的存在形态决定了水产品中砷污染的毒性,单用砷的总含量评价砷对环境和生物的污染不能真实反映砷污染,应评估其具体的形态和毒性效果。早期主要用色谱和原子光谱联用分析砷,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原子荧光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总砷及无机砷的含量。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讨论砷形态分析方法在环境毒理学等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水体氮素污染日益突出,硝化微生物在水产养殖环境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我国淡水养殖环境中硝化微生物的多样性、作用机理、厌氧氨氧化过程和机理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今后的研究工作:(1)淡水养殖水域硝化作用和氨氧化微生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2)淡水养殖环境氨氧化微生物及其他氮素转化关键微生物的过程与机理;(3)深入研究特定生态系统中如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各个过程,构建相关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模型,为完善淡水池塘生态系统氮循环理论、水产养殖环境的氮素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高山蔬菜土壤在长期习惯施肥、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土壤酸化日趋严重,势必阻碍高山蔬菜的持续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土壤酸化对高山蔬菜生产的危害,以提高耕地地力和保护耕地质量为着力点,以保护高山蔬菜土壤生态环境,促进蔬菜产业增效,菜农增收为目标。开展手机导航种地对酸化土壤治理试验,探求治理酸化土壤合理方法,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活性炭和生物炭对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还原含砷水铁矿过程的影响,并探究了这一过程中砷的释放、转化及其在次生矿物中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初期活性炭和生物炭抑制了含砷水铁矿中铁的微生物还原过程,可能的原因是活性炭和生物炭抑制了菌的生长,荧光染色结果证实了这一过程;在培养中期,微生物逐渐适应培养环境,并使铁还原持续进行,培养结束时活性炭和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含砷水铁矿中铁还原的比例。培养基中的磷酸根通过置换作用使水铁矿中的部分砷释放至溶液,而微生物还原含砷水铁矿过程中,活性炭和生物炭抑制了溶液中砷的去除。此外,微生物还原含砷铁矿过程中,依次生成了蓝铁矿和菱铁矿两种次生矿物。SEM-EDX结果表明,在两种次生矿物中,砷主要被蓝铁矿固定。该结果有助于我们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评估活性炭和生物炭在农业环境应用过程中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苯噻酰草胺对中国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的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体外暴露法,研究了苯噻酰草胺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的致死效应和急性毒性,并测定了14 d短期暴露过程中鳃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苯噻酰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