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文在不同氮磷比(N∶P=4∶1、8∶1、16∶1、32∶1、80∶1)培养条件下,对福建沿海赤潮海域分离的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进行培养,研究其生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比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氮磷比均不适合米氏凯伦藻的生长,该藻在N∶P=32∶1条件下比生长率最快,为0.33 d-1。米氏凯伦藻对氮的需求高于磷,在适当的磷限制环境中能够维持更长的生长周期。引发赤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米氏凯伦藻赤潮暴发海域的低氮磷比,而是赤潮暴发过程中,米氏凯伦藻对营养盐的大量消耗,尤其是对氮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科技特派员在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科技特派员在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选派距离远、管理难度大、供需不平衡等问题。应用移动互联技术,建立面向吉林省内科技特派员,能够实现信息管理、网上交流的服务平台,有利于整合科技特派员信息,提高选派服务的精准性,从而使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科技特派员的实际工作需要,设计了面向科技特派员管理部门和科技特派员个体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科技特派员选派、管理、服务、考核的全程信息化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食用菌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以项目带动教学,以信息化手段翻转课堂教学,设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优化考核方式,巧妙引入课程思政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就业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包含真菌的生物学特性、食用菌的生理生态、消毒灭菌、菌种生产、常见和特色食用药用菌栽培技术及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等模块,以提高食用菌栽培学的教学效果及学科竞争力,培养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14.
壳寡糖和钕复合处理诱导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壳寡糖和钕Nd3+对黄瓜幼苗的诱导抗病性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mg/L壳寡糖和10 mg/L Nd3+复合处理的相对防效达74.7%,比50 mg/L壳寡糖和10 mg/L Nd3+的单独处理分别提高22.0%和43.8%。分析比较壳寡糖和Nd3+单独和复合处理黄瓜幼苗后,黄瓜根部防御反应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比活性的变化趋势,发现壳寡糖和Nd3+复合处理黄瓜植株根部PAL、POD、PPO和GLU等防御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壳寡糖和Nd3+复合处理能诱导黄瓜幼苗对枯萎病的抗性,且诱导黄瓜抗病性的产生与激活黄瓜相关防御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荒漠刺叶墙藓DNA的提取及PCR扩增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CTAB法、NaOH法和直接PCR法(direct PCR amplification)提取藓类生物结皮中刺叶墙藓(Tortula desertorumBroth.)基因组DNA,比较其分离效果以及ISSR扩增效果。结果表明:改进CTAB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好、纯度高,ISSR扩增反应效果好。直接PCR法一旦体系建立,则是最简易快速、经济高效的模板制备方法,适于植株矮小、生物量很小的荒漠藓类植物个体模板DNA的制备。利用改进CTAB法获得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对ISSR反应组分浓度及反应程序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摸索和优化实验,建立了刺叶墙藓最优ISSR反应体系。反应总体积为20μL,各反应组分终浓度为:2μL10×Buffer,2 mM Mg2 ,0.1 mM dNTPs,0.2μM引物,10~40 ng模板DNA,1U Taq酶。扩增程序为:94℃4 min,1个循环;94℃45 s,退火温度(Tm)45 s,72℃1 min,35个循环;72℃7 min,1个循环;4℃保存。刺叶墙藓是组成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藓类生物结皮的优势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刺叶墙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沙丘部位和不同结皮类型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萌发法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沙垄不同部位生物结皮类型的种子库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沙丘部位和结皮类型种子分布特征有一定的规律性:藻类结皮的种子数量、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地衣和苔藓结皮。生物结皮从藻类到地衣和苔藓的演替,有降低种子数量和种子多样性的现象。在不同沙丘部位,沙丘顶部流沙的种子数量和多样性较低,与丘顶流沙相比沙丘底部的藻类结皮显示出较高的丰富度和多样性,但沙丘底部的地衣和苔藓结皮与丘顶流沙相比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背风坡中部的藻类结皮种子多样性较高,显著高于迎风坡中部的藻类结皮。  相似文献   
17.
种子萌发特性是农作物种子检验的重要质量指标,发芽床是测定种子萌发的重要载体。本试验选用5个玉米杂交种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3种发芽床和2种贮藏时间,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发芽床和贮藏时间对玉米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芽床种类、种子贮藏时间和不同品种的发芽势存在显著差异。用国产发芽纸作为发芽床的发芽势最高,进口发芽纸的发芽势居中,沙床的发芽势最低;新种子比贮藏一年的种子发芽势高。发芽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发芽床种类和不同品种对种子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种子贮藏时间对发芽率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用国产发芽纸作为发芽床的种子发芽率最好,稍差的为进口发芽纸床,沙床的发芽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小热激蛋白基因HSP17.4在大豆热生物胁迫耐受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把植物过表达载体p CPB-HSP17.4和RNA干扰表达载体p CPB-HSP17.4-RNAi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受体大豆JN18中。经PCR检测,获得T0代阳性植株13株;T1代阳性植株26株;T2代阳性植株39株。T1、T2代转基因植株South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目标基因以单拷贝形式整合到基因组中。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SP17.4基因在转化植株的叶、茎中均有表达。在42℃高温胁迫下,与未转化植株相比,T1、T2转过表达植株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未转化植株的813%和793%,转RNAi表达植株叶片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未转化植株的49.77%和52.81%。耐高温鉴定结果表明,转过表达HSP17.4基因提高了植株的耐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昌黎县某养殖小区中,采集经犬瘟热疫苗免疫接种后的狐狸全血,制备血清后,应用双夹心 ELISA法对狐狸免疫接种犬瘟热病毒后85份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该养殖小区4个养殖户的85份样品有81例呈阳性,4例呈阴性,抗体水平较高,说明该地区犬瘟热的免疫和免疫程序得到大部分养殖户的重视,免疫保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以桑黄为试材,利用粗木屑、细木屑、小麦秸秆、花生秸秆、玉米秸秆、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7种主料对桑黄进行培养,采用单纯型格子法进行混料设计,筛选以粗木屑、油菜秸秆和大豆秸秆为主料的配方,对菌丝生长速率、漆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酸性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胞外酶活性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相关性,优化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以期为桑黄培养配方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各胞外酶活性大小有不同的影响,且酶活性大小与菌丝生长速率之间的偶联性较差。优化得出适合桑黄生长的配方为粗木屑41.5%、油菜秸秆41.9%、大豆秸秆16.6%、麦麸20%、蔗糖1%、碳酸钙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