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究烟草青枯病发生与土壤生态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明确与青枯病发病程度相关的因素,通过田间调查收集青枯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根际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并用16S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 ITS)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烟株发病与未发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烟株发生青枯病的根际土壤中,随着烟株发病程度的加重,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总氮含量降低,硝态氮(NO-3-N)含量升高;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中镰刀菌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Pseudaleuria与细菌群落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的相对丰度高于正常烟株根际土壤;通过LEFse及相关性分析发现,柱孢霉菌属(Cylindrocarpon)、毛霉属(Mucor)、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可能是不同青枯病发病程度烟株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在属水平产生差异的主要物种;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总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可能是影响烟...  相似文献   
32.
于光照度0、500、2000、4000lx下,各设置4个温度梯度对脆江蓠进行培养,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度组合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2个环境因子对脆江蓠氮、磷吸收率均有显著影响。光照度2000~4000lx时脆江蓠对氨氮吸收率明显比0~500lx光照条件下的高,差异显著;温度对氨氮吸收率的影响规律性不明显。磷酸盐的吸收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并在15~20℃吸收率较好;光照度500~4000lx时脆江蓠对PO43--P的吸收率均较高,光照度对PO43--P的吸收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3.
为调查山东某水蛭养殖场病情暴发原因,从该场患病水蛭中分离得到优势菌株SZ-1,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分析。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显示,菌株SZ-1为革兰氏阴性菌,杆状,两端钝圆,有鞭毛;Biolog GenIII分析表明,该菌株生长代谢利用情况与假单胞菌属吻合,与荧光假单胞菌B特征相似。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该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相聚类,聚合置信度可达99%。综合生物学及分子特征,判定SZ-1为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4.
为调查青岛即墨丁字湾潮间带菌种资源及优势度情况,采集丁字湾潮间带沉积物,利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细菌,根据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细菌66株,属于细菌域的2个大系统发育类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2个科(Vibrionaceae和Bacillaceae))3个属(Vibrio、Bacillus和Shewanella)。青岛即墨丁字湾潮间带内地衣芽孢杆菌(12.12%)、枯草芽孢杆菌(22.73%)和蜡状芽孢杆菌(12.12%)属于优势种,其他菌株均为常见种,芽孢杆菌属为优势属(74.24%)。  相似文献   
35.
36.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in lateral buds of Populus yunnanensis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the lateral buds collected from stems of three-year old cuttings of P. yunnanensis were used as materials, contents of ABA, IAA and ZR in the lateral buds in the autumn, winter and spring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tents of ABA and IAA were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hile the contents of ZR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values of the three kinds of endogenous hormones reached maximum in spring. The content of each endogenous hormone among different seasons was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However, the ratio changes of ZR/ABA, ZR/IAA and ZR/(ABA+IAA) were first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and all reached the maximum in winter,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and srping.  相似文献   
37.
标准化“三位一体”生态无公害养猪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课题是在原“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基础上.对养猪圈舍、暖棚、沼气池等设施按照标准化无公害养猪技术要求进行改进.重点研究了长城北部地区不同季节。大棚式猪舍的地面环境、空气质量、温度、湿度要素的调控设施与调控技术,同时对目前农户小规模养猪户的养猪品种、饲料、饲养方法及疾病防治等环节按照国家和河北省无公害养猪技术规程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达到猪舍沼气池等设施建设标准化、猪粪尿处理无害化,养猪品种优良化。饲料营养标准化,添加剂使用、防治用药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科学化,最终使农户养猪效益明显提高.生猪产品质量达到优质无公害要求。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采集于四川省和云南省的56株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优树基因组遗传变异、54个滇杨优树无性系3a苗木落叶期侧芽的基因表达谱进行了分析。DNA-AFLP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08条带,平均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9.25%,观测等位基因数为1.5925,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1581,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129,Shannon’s信息指数为0.1914;除有效等位基因数相等外,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4项遗传多样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但2个优树群体之间存在着较高的基因流(Nm=21.64)。cDNA-AFLP分析结果显示,筛选出的8对AFLP引物组合共扩增出526条带,其中平均差异性条带百分率为82.70%,观测等位基因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8270和1.241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75,Shannon’s信息指数为0.2809;四川滇杨优树群体的基因表达差异性指标均略高于云南滇杨优树群体,且二者之间的基因流值较大(Nm=27.00)。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滇杨2个优树群体在DNA水平和cDNA水平的遗传差异均极显著。  相似文献   
39.
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  关景红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88-88,138
介绍了直播稻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用良种、整地施肥、播种、除草、水浆管理、防止倒伏、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直播稻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不同氮源加富对海带生长、光合固碳和氮吸收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海带在适应不同氮源加富后的生理特点,本研究设置了自然海水、氨氮加富和硝氮加富3种不同的氮培养条件,在不同氮条件下适应培养7 d后,分别测定海带孢子体的生长、不同无机碳浓度下的光合速率(P-Ci曲线)和氮吸收情况。结果显示,2种氮源加富均能促进藻体的生长,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Ci曲线符合饱和动力学曲线,2种氮源加富均提高了最大光合速率(Vmax)和半饱和常数(Ks),但Vmax在2种氮源加富培养中没有显著差异,而氨氮加富的藻体具有较大的Ks值。与自然海水相比,硝氮加富提高了Vmax/Ks比值,氨氮加富对其没有影响。叶绿素a(Chl.α)和类胡罗卜素(Car)的含量均被氮加富提高,且在氨氮加富和硝氮加富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被2种氮加富降低,且在氨氮加富中具有更低的值。与自然海水相比,氨氮加富促进了海带对氨氮的吸收,同时抑制了对硝氮的吸收;而硝氮加富仅提高了硝氮的吸收速率,对氨氮吸收没有影响。综上所述,2种氮源加富虽都能提高海带的碳、氮吸收速率,但氨氮加富在氮利用中具有优势,而硝氮加富在碳固定中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氨氮加富对氮利用的促进和硝氮加富对碳固定的促进作用互相抵消,因而2种氮源加富培养藻体之间的生长速率未出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