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41.
以青花菜新品种湘绿2号、湘绿3号为材料,以青花菜圣绿品种为对照,比较了3种青花菜品种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青花菜叶片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叶片光合速率高,其产量也高,且没有午休现象。湘绿3号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光合效率也比较高,产量较高,耐肥性弱;湘绿2号硝酸还原酶活性最低,光合效率最高,产量也最高,耐肥性强。湘绿3号对硝态氮的吸收同化能力强,湘绿2号对硝态氮的吸收同化能力弱。湘绿2号产量最高,是高光效的作物,可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2.
湖南发展木薯产业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木薯的起源、分布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综述了木薯的开发利用,并从湖南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发展机遇等方面分析了湖南发展木薯产业的可行性,最后对湖南发展木薯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3.
引进木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个引进木薯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南205产量最高,达2 277.5 kg/667m2,其次为南植199和华南9号,达2 200.6 kg/667m2和2 099.9 kg/667m2,其他几个品种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F520、H873、H974、H1394,产量最低为H1255,仅1 249.8 kg/667m2。淀粉含量最高为H974,达36.69%,其次为H1255达35.22%,其他依次为华南205、华南9号及南植199,分别达30.72%、30.50%及29.50%,淀粉含量较低的品种为F520、H873及H1394,分别仅为26.73%、26.37%及23.89%。综合8个品种表现,华南9号、华南205、南植199以及F520品种产量较高、淀粉含量也较高,植株整体性状较好,适宜在湖南种植。  相似文献   
44.
十字花科蔬菜种类繁多,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功能成分,对抗氧化、抑制癌细胞生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十字花科蔬菜中萝卜硫素、类胡萝卜素等功能成分的生理功能、合成代谢途径和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十字花科蔬菜中主要功能成分的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并对其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5.
萝卜硫苷的水解产物(萝卜硫素)对人体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防癌抗癌功效。本研究利用亚硒酸钠和茉莉酸甲酯处理芥蓝7 d幼苗,探究其对萝卜硫素含量及MAM3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并对MAM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探寻萝卜硫素合成代谢过程的分子机理。结果显示,硒和茉莉酸甲酯处理都能提高芥蓝幼苗萝卜硫素水平,茉莉酸甲酯使萝卜硫素水平极大提高,且MAM3基因在茉莉酸甲酯的刺激下表达量与萝卜硫素水平一致。通过克隆所得MAM3基因测序发现,其开放阅读框序列1 518 bp,可编码505个氨基酸。通过一系列在线软件对MAM3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MAM3蛋白为稳定的亲水蛋白,隶属于HMGL-Like大家族,是一种叶绿体蛋白,MAM3蛋白有58个磷酸化位点,且预测其蛋白结构元件中30.50%为α-螺旋、47.52%为随机卷曲、21.98%为延伸链;通过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发现,其与欧洲油菜、甘蓝有高度同源性。该结果证明,MAM3基因在萝卜硫素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高萝卜硫素芥蓝品种的选育提供实践依据;对MAM3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AM3基因功能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6.
以杏鲍菇菌渣和玉米芯作为姬松茸栽培基质,设计同一碳氮比的8个栽培料配方进行姬松茸(A-5)常规栽培试验,以筛选一种最适宜姬松茸生产的栽培料配方,降低镉富集,改善品质。结果表明:配方T5(当菌渣添加17%时)姬松茸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3 293.35g)和生物学效率(38.70%)均达到姬松茸常规栽培料CK2(稻草45%、玉米芯30%、干牛粪20%、磷酸二氢钾2%,尿素、石灰及石膏各1%,其碳氮比为40∶1)水平且显著高于其余配方;且子实体多糖得率(17.02%)显著高于其余配方;氨基酸组成与比例远超过理想氨基酸模式。同时子实体中镉富集量较CK2降低20.14mg·kg-1。研究结果可以为栽培姬松茸的基质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新鲜玉米秸秆在南方马铃薯生产中的应用价值,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覆盖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单薯质量、商品薯数量比率、薯长径和长短径比有显著影响,其中单薯质量和薯长径对鲜薯产量的直接效应较大,通径系数分别达到258.5和88.7。黑膜下覆盖3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和商品薯数量比率分别可达82.95 mm、1.62、0.153 kg、20528 kg·hm-2和42.0%,黑膜下覆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分别可达82.91 mm、1.62、0.157 kg、19369 kg·hm-2和41.5%,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则分别为82.36 mm、1.60、0.146 kg、15102 kg·hm-2和32.5%。与膜下覆土栽培处理相比,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处理的薯长径、长短径比、单薯质量、鲜薯产量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无显著差异,仅商品薯数量比率显著降低,而黑膜下覆盖9 cm厚整根秸秆处理的鲜薯产量、商品薯数量比率以及单薯质量≥100 g的商品薯的产出均显著降低。可见,黑膜下覆盖3 cm或6 cm厚粉碎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的生产表现与常规覆土栽培无明显差异,通过机械化进行膜下覆盖3~6 cm厚新鲜粉碎玉米秸秆的马铃薯覆盖栽培可实现冬种马铃薯的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48.
叶菜型甘薯新品种福薯7-6选育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和国家品种鉴定的叶菜用甘薯新品种福薯7-6的选育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经过,明确了该品种农艺性状、产量表现、抗逆性、适应性以及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我省甘薯种植面积达26.67万hm^2以上,总产14亿kg,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80年代以来,省科委组织有关单位协作攻关,经过20年的四轮育种攻关,已先后育成20多个新品种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甘薯已经从粮食作物逐渐向经济作物转变,因  相似文献   
50.
为了对新选育的叶菜型甘薯品种进行鉴定,加速新品种跨省区推广应用,根据2003年全国甘薯区试会议安排,4个叶菜型品种参加全国区试,以台农71为对照。福建省试点由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承担,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一、参试品种及育(供)种单位川菜薯17(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食20(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福薯7-6(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泉薯830(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台农71(台湾嘉义农业试验所)。以台农71为对照。二、试验概况⒈试验地选择有代表性、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地力均匀的田块。⒉试验设计、方法试验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田间周围设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