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用骨密度测定来探讨蛇床子总香豆素(TCCM)对糖皮质激素(GC)所致雄大鼠骨代谢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24只3月龄♂SD大鼠,体重345~347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喂生理盐水0.2mL/100g,6次/周;激素组: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周;预防组:除按激素组同法喂泼尼松外,还喂TCCM5.0g/kg,6次/周。所有动物在同等条件下饲养3个月后,用SD-1000型单光子骨矿测定仪(核工业部北京地质研究所与北京麦孚公司研制,骨矿含量由仪器所带的计算机给出)对三组动物的股骨三段进行骨密度测定,同一部位沿所画线条作骨横越扫描三次,取其平均值,图象显示于荧屏上,并自动打印测定结果。所得数据用均数(x)±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百分率(%)用“x2÷x1×100-100”公式计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大鼠股骨近段、中段和远段的骨密度(BMD)分别减少了12.4%(P<0.05)、13.9%(P<0.05)和11.9%(P<0.05);与激素组相比,预防组大鼠股骨近段、中段和远段的BMD分别增加了25.9%(P<0.01)、34.4%(P<0.01)和30.6%(P<0.01)  相似文献   
52.
目的:用糖皮质激素(GC)制造大鼠“阳虚”模型,以探讨其体内代谢变化。方法:16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体重345~347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激素组,后者喂醋酸泼尼松4.5mg/kg,2次/周。处死大鼠前第10天和第2天,分别给其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kg)和Calcein(5mg/kg),以标明分两次注射标记物期间骨形成的情况。3个月后,用2%戊巴比妥钠(40~50mg/kg)腹腔麻醉并用注射器穿右心室抽血处死,血液送附院血液病研究室进行检测;取下的内脏精心剥离干净,湿组织称重;取胫骨上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行不脱钙骨包埋,制成20μ的薄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Ca、P、K、Cl按临床生化学检验法检测:骨片检测为半自动图象数字化分析仪,对胫骨上段松质骨的骨组织作静态和动态测量及计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激素组体重减少了8.83%,内脏重量减轻,其中肾上腺和睾丸分别减少了12.12%(P<0.01)和13.66%(P<0.05);血清生化指标AKP降低了27.63%(P<0.05);胫骨上段骨小梁面积及数量分别减少38%(P<0.05)和37%(P<0.05),从而出现骨量丢失。结论:本文初步认为阳虚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