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以湘早籼33号、01早5202和V20B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愈伤组织分化培养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及其同工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分别在第6天和第12天出现峰值,而这正是胚性细胞形成和绿苗分化的时期。过氧化物酶活性则在接种后12d出现峰值,分化前期,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OD活性变化趋势相反,推测这两种酶活性的差异与细胞分化决定有关。此外,POD、SOD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水稻愈伤组织分化进程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对遗传转化过程中水稻愈伤组织本身的3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研究,探讨水稻愈伤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和激素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水稻遗传转化体系中合理使用植物生长物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广粳1号、特青、V20B为遗传转化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遗传转化过程中4个主要时期愈伤组织中的内源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的含量。【结果】IAA主要存在于种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上及芽中,且过高的IAA含量不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生长;Z主要存在于种胚中,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启动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外植体中的Z含量太低,即使有较高的IAA含量也不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过高的ABA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利,但在继代培养时适量升高ABA含量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结论】内源激素对愈伤组织的生理状态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种类、含量及协调平衡是水稻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关键。同时,诱导培养基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浓度与水稻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的培养力(愈伤组织质量,芽长和诱导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培养基中加入2,4-D等生长调节剂类物质会对愈伤中的内源激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重金属铅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白菜上海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铅胁迫对白菜种子萌发抑制不明显,但900 mg/L铅胁迫能明显抑制种子发芽.随着铅胁迫浓度增加,白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根系活力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4.
吴顺  蔡燕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5):111-112,118
高校教师肩负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学科,该文根据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环境和教学考核等几个方面对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创新教育进行研究,初步摸索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潜能、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5.
3.保护地栽培技术 3.1种苗定植在秋季,当无花果种苗已经正常落叶后即可移苗定植.在节能温室中的适宜密度为株距1~2米,行距2~3米.定植穴应挖宽度和深度均达0.6~0.8米的槽,穴底部施入50千克农家肥作基肥,并与土壤充分混匀,上部填入部分表土后把种苗放入,使根系向四周舒展,然后回填挖出的所有土壤,浇足定植水,并培土.  相似文献   
26.
无花果抗癌作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花果是古老而又新兴的果树 ,它具有广泛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最引人瞩目的是无花果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 ,国内外在此方面研究十分活跃。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无花果在抗癌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对国内外无花果抗癌的研究工作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指出了无花果在抗癌方面开发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7.
土壤铅污染对小白菜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白菜为材料,探讨了土壤铅污染对其幼苗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幼苗体内叶绿素含量下降,而MDA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SOD、CAT和POD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钩藤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以药用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i (Mip.)Jack]嫩茎、嫩枝、嫩叶为外植体,通过优化激素组合,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幼苗生根和移栽,初步建立了钩藤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钩藤嫩枝作为外植体出愈情况较好,污染率低,继代后愈伤组织生长快。培养基成分为WPM+2.0 mg/L 2,4-D+0.5 mg/L 6-BA较适宜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诱导率可达83.3%。培养基成分为WPM+2.0 mg/L KT+0.2 mg/L NAA能分化出芽,愈伤组织率分化率达到82.3%;而1/2WPM+1.0 mg/L IBA适宜于试管苗生根,生根率达92.0%。以钩藤嫩枝为外植体诱导获得了质量良好的愈伤组织,并成功再生成植株,结果的获得可为解决钩藤人工栽培过程的资源和品质问题以及进行细胞培养和分子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9.
铅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及不同品种耐铅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顺  黄杰  罗光宇 《种子》2009,28(12)
以4种小白菜为材料,探讨了铅胁迫对小白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品种的耐铅能力.结果表明,铅胁迫后,小白菜幼苗叶绿素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根系活力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且品种间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0.
共转化获得无抗性标记的转反义蜡质基因籼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反义蜡质基因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中,改良籼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方法】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p13W8质粒(含反义蜡质基因)和pCAMBIA1300质粒(含抗潮霉素抗性基因)对2个籼稻品种的成熟胚愈伤组织进行遗传共转化。【结果】供试材料愈伤组织继代培养18~24 d后具有较高的转化频率和分化频率,可作为共转化的良好受体;抗性愈伤组织PCR检测结果表明,抗潮霉素抗性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97.6%,反义蜡质基因的阳性检测率为27.1%。在46株转基因潮霉素抗性植株中,反义蜡质基因阳性株为5株,占转基因植株的10.9%。经PCR检测,发现上述4个株系T1群体中发生抗潮霉素抗性基因和反义蜡质基因片段的分离,从286个T1单株中筛选到了39个单株只带反义蜡质基因片段,而无潮霉素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占T1单株总数的13.6%。部分转反义蜡质基因植株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共转化方法,将反义蜡质基因Waxy导入籼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获得了直链淀粉含量明显降低的仅含反义蜡质基因籼稻株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