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9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探究鲜食枣品种的营养品质形成规律,以碘量滴定法,酸碱中和滴定法以及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了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显示:在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前期变化不明显,近成熟迅速积累至最高;可溶性糖组分在果实发育前期为果糖>葡萄糖>蔗糖,成熟时为蔗糖>果糖>葡萄糖。可滴定酸含量前期较高,随果实生长呈下降的趋势,果实成熟时略有升高。维生素C含量变化总体上低-高-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2.
枣树RAPD分析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赵锦  刘孟军 《果树学报》2001,18(6):329-332
试验通过系统的比较研究,建立了枣树RAPD分析的优化反应条件,即25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00mmol/LKCl、8mmol/L(NH4)2SO4、10mmol/LTris—HCl(pH9.0)、Np—40、2.0mmol/LMgCl2、160μmol/LdNTP、15ng引物、30ng模板DNA和1.5UTaqDNA聚合酶。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4min,1个循环;94℃30s、36℃40s、72℃1min,50个循环;72℃8min,1个循环。与不同试验室间获得的RAPD分析最佳反应条件进行比较表明,枣树RAPD分析的最佳反应条件在不同实验室间有很强的一致性,只需对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的用量进行小幅度调整。  相似文献   
53.
54.
枣缩果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枣缩果病病原的种类、症状类型、侵染途径、影响发病因素、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迄今已报道过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和2种细菌,病原菌在枣树皮、枣枝、枣头、枣叶、枣吊等部位皆可越冬;病原主要借助风雨作用传播,通过伤口或自然孔口传病;从花期开始整个生长期地上部各器官都可侵染,其中在叶和枣花上不表现症状,果实上到近成熟期才开始表现症状;果实症状主要有铁皮和缩果两种类型,果实症状发展可分为晕环、水渍、提前着色、萎缩、脱落5个阶段;发病程度受气候、地势、土壤类型、栽培条件和间作物种类、品种、树龄、枝龄、树势、枣果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枣园综合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及化学农药防治等。针对枣缩果病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5.
植物种子败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种子败育在许多植物中普遍存在并一直是植物界研究热点。本文重点综述了近十年来在研究影响种子败育的内因(胚胎学、生理生化机制)和外因(环境条件、生长调节物)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种子败育的胚胎学机制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雄性不育,包括花药退化、花粉败育、绒毡层细胞结构异常等;(2)雌性器官不孕,主要表现为雌性器官形态结构异常、大孢子母细胞及营养器官退化;(3)授粉受精不良,主要表现为自交或异交不亲和;(4)胚中途败育,不同植物胚败育的时间、败育原因及解剖学特征各不相同。不同的内源激素对植物胚胎发育的影响各不相同,激素含量的异常会导致种子败育;田间喷施GA3在提高果树座果率的同时常大大提高无仁率。矿质元素的缺乏会使一些植物发生种子败育。另外,环境胁迫等外在因素会严重影响种子发育。  相似文献   
56.
mRNA差异显示技术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自1992年建立以来,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为基因的差异表达及表达基因的克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主要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及其近年来的改进与发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57.
微波-稀酸法快速测定枣粗纤维含量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重量法的基础上,通过微波-稀酸快速提取枣中粗纤维,再经过水洗、醇洗等步骤去除粗纤维中可溶性糖,从而测得粗纤维含量。此法测定枣粗纤维含量快速、简单,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8.
1选用适栽品种密植栽培枣树品种需具以下特点。1)早果早丰。在一般管理条件下,嫁接苗定植当年开始结果,2~3年单株产量达到3~5kg,4~6年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7.5~12kg。2)品质好。干制品种果实要整齐有光泽,  相似文献   
59.
贮藏过程中冬枣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枣白熟果和半红果为试材,研究在不同贮藏温度下枣果的相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低温下贮藏,枣果硬度下降均表现为前期缓慢,后期加快;低温能显著降低果实失水率;低温下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量均维持在较低水平,在整个贮藏期未见明显呼吸跃变高峰.初步认为,冬枣属非呼吸跃变型果实.  相似文献   
60.
我国无公害经济林产品(干果)产地环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全国干果主产区果品污染物含量以及产地大气、土壤和灌溉水质量的分析,初步认定我国干果产地环境质量优良,有利于实施无公害果品生产,经济林产品(干果)的安全性有较可靠的保障.与发达国家土壤污染状况相比,我国干果产地污染较轻,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就我国不同地区果园而言,在环境质量上亦存在一些差异,在未来规划建园和老果园改造时应该引起充分注意.尽管我国干果产地生态环境比较优越,但欲生产安全合格的产品,还必须注意在生产全过程中及采后有效地控制来自各方面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