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18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总结濉溪县美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对策。主要包括: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多渠道筹集资金等。  相似文献   
172.
对长江口富营养化指标中的响应变量进行了筛选,并在长江口分区的基础上,运用参照点或观测点指标频数分布曲线法,对1992年-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长江口外海区和舟山海区富营养化指标中响应变量的参照状态.选择叶绿素a和底层溶解氧作为响应指标的必选指标,浮游植物密度和CODMn作为辅助指标.经分析,长江口口外海区叶绿素a、浮游植物密度、CODMn和底层溶解氧的春夏秋3个季节的参照状态分别为0.87mg,/m3,17.44× 103个/L,0.42mg/L,8.36mg/L;1.88mg/m3,25.96×103个/L,0.56mg/L,4.22mg/L;0.84mg/m3,12.10×103个/L,0.46mg/L,6.95mg/L;舟山海区叶绿素a、浮游植物密度、CODMn和溶解氧的春夏秋3个季节的参照状态分别为0.73mg/m3,6.77×103个/L,0.51 mg/L,8.75mg/L;1.00mg/m3,9.72×103个/L,0.37mg/L,5.94mg/L;0.78mg/m3,4.59×103个/L,0.55mg/L,7.40mg/L.本研究确定的参照状态值能较为客观的反映该海域的富营养化参照状态,且不同分区,不同季节间的指标的参照状态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3.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择月龄(25~27月龄)、胎次(1胎)、泌乳天数相近且健康的泌乳高峰期荷斯坦牛230头,其中高产牛(日产奶量34.00±2.50kg)140头,中产牛(日产奶量27.01±2.38kg)90头。高产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0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中产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5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预试期3d,正试期30d。结果表明:(1)日粮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后,中产牛日产奶量提高1.95%(P>0.05),高产牛提高3.42%(P>0.05)。(2)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中产牛、高产牛的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体细胞数及尿素氮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日粮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中产牛经济效益增加1.56元/(头·d),高产牛增加3.66元/(头·d)。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添加1g/(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奶牛产奶量和经济效益,但对乳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4.
为了对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特征进行评估以及筛选适宜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屠宰测定体重在(87.61±0.54)kg共314头苏淮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并分析肌内脂肪候选基因标记IGF2基因第3内含子3072AG位点和SCD基因g.2228TC位点在苏淮猪群体的多态性及其与苏淮猪肌内脂肪性状的关联性。结果显示:苏淮猪群体肌内脂肪含量为(1.99±0.04)%,变异系数为37.13%。其中,阉公猪肌内脂肪含量高于母猪肌内脂肪含量,但公母间差异不显著。在IGF2基因中,A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03和0.597;AA型基因型频率为0.175,AG型为0.455,GG型为0.370;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SCD基因中,C等位基因与T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17和0.583;CC型基因型频率为0.169,CT型为0.497,TT型为0.334,不同基因型之间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IGF2和SCD基因合并基因型与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无显著相关。IGF2和SCD基因的多态位点与苏淮猪的肌内脂肪性状不相关,因此不能作为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5.
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叶鞘腐烂病是近几年的新发病害,目前生产上尚无高效药剂,2012-2013年进行了三氯异氰尿酸对香蕉叶鞘腐烂病的抑制效果评价。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是抑制香蕉叶鞘腐烂病的较好药剂,336倍液施药4次对香蕉叶鞘腐烂病防治效果达到63.16%、66.15%,显著优于对照药剂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348倍液施药4次后的防效,值得在香蕉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6.
【目的】研究不同传粉模式对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坐果率的影响,为通过传粉和授粉管理提高腾冲红花油茶坐果率和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腾冲红花油茶种群为研究对象,开展自然传粉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对比分析风媒和虫媒传粉、自交和异交人工授粉、异交人工授粉和虫媒传粉间的坐果差异。【结果】5个腾冲红花油茶种群的虫媒传粉平均单株坐果率为20.31%,极显著高于风媒传粉(3.54%,P<0.01);异交人工授粉的平均单株坐果率为44.34%,极显著高于自交人工授粉(7.40%,P<0.01),也高于虫媒传粉。【结论】风媒传粉可少量坐果,但虫媒传粉是腾冲红花油茶坐果的主要方式;异交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在无性系起源种群中尤为明显。品种合理配置、人工辅助授粉以及自交系良种培育可作为充分利用传粉授粉特性提高腾冲红花油茶坐果率和栽培效益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7.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开建以及规划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愈发增多。城际铁路项目跨度大,沿线地貌类型复杂,穿越城镇,工期长,跨越雨季,其建设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隐患,若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其水土流失危害将非常严重。本文以"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工程"为例,研究城际铁路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以供广大水土保持相关从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8.
嘉有黄腐酸肥料在马铃薯原原种上的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嘉有黄腐酸肥料在马铃薯种薯上的试验效果,2015年秋季,在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马铃薯种植区进行马铃薯原原种效果试验,做出详细试验数据汇总。  相似文献   
179.
为了解 “以粮为纲”政策对荒漠草原地区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产生的影响,以宁夏盐池县皖记沟村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和Fragstats软件对1964、1968年和1970年美国KeyHole卫星图像解译和分析。结果表明:1964—1970年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作为景观基质占据绝对优势(占土地利用总面积的54.92%~47.57%),耕地和撂荒地约占总面积的25%,沙地大幅增加(14.68%~20.51%),盐碱地面积随降水量波动变化。从不同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及破碎化指数来看,沙地和盐碱地在60年代初期和末期基本不变,其他类型减少的程度分别为:草地为72和0.015,撂荒地为29和0.019,耕地为35和0.066。研究认为“以粮为纲”政策在荒漠草原地区也实施了土地开垦并造成了沙地边缘的不断扩张,诱发了沙化、盐碱化等生态问题,说明不分地域而实施的一刀切政策,很可能导致严重的生态恶果。  相似文献   
180.
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但随之而来的食品质量问题也不容小觑。在未来的食品行业中,唯有提高对自身的质量管理,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简单介绍了食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些相关内容,包括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四大体系: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良好操作规范体系(GM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并对食品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