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92.
以黄河流域7大城市群为研究靶区,以2010、2015、2019年夜光影像数据为分析依据,采用平均夜光指数、标准差椭圆、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城市群夜间经济时空演化及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城市总体看,夜间经济发展在黄河流域呈由下游到上游逐级变低的空间结构特征;高等级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低等级城市显著减少的时间演化特征。2)从各城市群看,夜间经济发展由高到低依次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2010-2015年城市群夜间经济呈现保持稳定或缓速增长态势,2015-2019年则呈现加速发展态势。3)从空间重心看,黄河流域城市总体夜间经济空间重心处于114.0946°E~114.2719°E和35.9545°N~36.0549°N之间。此外,各城市群空间重心均呈集聚分布,移动距离较小。4)从驱动因子看,7个城市群夜间经济的主导驱动因子主要有内源扩张力和经济支撑力两种,次级驱动因子则呈现河段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3.
要夺取农两优62(农1S/茂恢62)制种高产,关键要掌握双亲抽穗开花特性,通过应用双亲播种至始花历期差值来确定父母本播错期,提高双亲盛花期吻合的几率,同时在异交栽培上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来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94.
江苏省徐州市的荒山大部分是石灰岩山体,岩石裸露,无土缺水,造林条件差,植树难度大。20世纪50年代,全市百万名群众通过炸石挖坑、背土上山、挑水浇树,让50万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走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荒山绿化造林之路,但到了2002年末,仍有20  相似文献   
95.
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省际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与解决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协调关系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以中国31个省区为研究对象,在构建区域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加权TOPSIS对各省三大子系统及综合发展排序予以评价;其次,借鉴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旅游三大系统耦合协调指数的省际差异;最后,引入空间自相关法对各子系统排序值及耦合协调度在我国的空间集聚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与旅游两大系统发展排序值的省际分布具有相似性,经济-生态-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与耦合协调度在我国呈沿海地区>西部内陆>中西部省区,经济、旅游系统与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属显著集聚分布,而生态环境与经济、旅游系统间不存在显著空间关联与发展冲突。  相似文献   
96.
西双版纳橡胶加工厂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恶臭气体已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调查认为橡胶恶臭气体强度大,污染成分嗅阈值低,组成成分复杂,而胶厂选址不合理,污染治理设施缺乏或不到位,业主的环保意识不强,是造成橡胶恶臭污染的人为原因;对如何控制恶臭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正机械式水稻侧施肥机具是近年兴起的一种匹配在国产插秧机上实现施肥功能的辅助机具,具有现代农业理念,实现了水稻插施一体,是一种高效的栽植、施肥机械,符合国家农业发展的"两减"目标。设备由于利用了可靠性高的机械强制输送装置,所以该机具有很高的作业精确性和工作稳定性,是一款特别适用的配套农机具。下面就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98.
罗马洋甘菊(Chamaemelum nobile L.)原生地为欧洲西部,后引入我国新疆,为菊科春黄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芳香,可做园林观赏植物。提炼的罗马洋甘菊精油和纯露具有抗菌、抗炎和抗抑郁等作用,是一种新兴的香料植物。在新疆等干旱少雨地区,罗马洋甘菊主要采用大田条状直播的种植方式,绵竹地区所在的成都平原较新疆地区,气候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新疆的罗马洋甘菊种植方式不适合在四川绵竹地区推广。为了在绵竹地区将罗马洋甘菊种植成功,进而推动产业发展,笔者在四川绵竹地区进行了多年罗马洋甘菊种植试验,从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对绵竹地区罗马洋甘菊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99.
银川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素有“塞上江南”之称。交通便利,四季分明。牧草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发展奶牛业。近年来,银川市加快优质高产奶源基地建设,提升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奶牛存栏数逐年上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全市奶牛存栏6.2万头,鲜奶产量达17.9万t,奶牛数量年增长速度保持在40%左右。  相似文献   
100.
射流搅拌提高牛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沼气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有中温沼气工程的搅拌方式以机械搅拌和沼液回流搅拌为主,存在产气率低、设备难以维护、长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射流搅拌技术,集沼液回流搅拌和沼气搅拌于一体,试验用于牛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沼气。通过沼气产率、营养基质消耗、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等方面分析射流搅拌强化牛粪中温厌氧发酵产气的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发酵期30 d内,无搅拌、机械搅拌、沼液回流搅拌和射流搅拌的总产气量分别为52.34、64.30、61.97和71.22 L;原料产气量分别为0.238、0.292、0.282和0.324 L/g,射流搅拌厌氧反应器的原料产气量比无搅拌、机械搅拌、沼液回流搅拌分别提高了36.1%、22.9%、18.4%;射流搅拌方式中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降解率最高达到60.8%;在产甲烷高峰期发酵第10天左右,射流搅拌反应器内产甲烷菌最大值达2.0×108个/m L;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VFA)浓度的降速较其他有搅拌方式快,VFA无积累,不受高浓度VFA的产物反馈抑制或底物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