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丘陵山区烟草种植机械化水平低,导致其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较高,种烟效益差。本文以烟草背负式打窝机和烟苗便携式移栽器为例,结合农具在四川攀枝花烟区的田间试验数据,分析轻简型农机具的研发和使用对丘陵山区烟草生产减工降本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鸡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产蛋禽.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病程短,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本文介绍了一例鸡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及体会,为禽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周欢 《动物保健》2014,(7):50-50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或慢性经过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由于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猪丹毒病例在规模化猪场已很少见,但在一些饲养条件较差的猪场仍偶有发生。一家猪场发生一起以高热不退、皮肤红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本人诊断,确诊为猪丹毒。现将该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桃仁蛋白的提取及功能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桃仁蛋白,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对桃仁蛋白的溶解性和吸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桃仁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10,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75 min,桃仁蛋白的最佳提取率为24.06%。测定溶解性表明,温度为50℃时桃仁蛋白溶解度最大;测定吸油性表明,静置时间为50 min时,吸油性最大。  相似文献   
25.
26.
结合相关实例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当前茶叶产品创新存在核心产品不突出、形式产品单一、营销方式落后等普遍问题,并对新时代下茶叶产品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议:茶产品创新需要深入挖掘产品3个层次的含义,以消费者需求为根本,以创新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及附加产品为方式,提高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生物有机肥对烟株根系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对不同肥力土壤上烟株不同生育期根系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有效调整不同肥力土壤的酸碱度,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有效调节不同肥力土壤中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其中,全元生物有机肥2250 kg/hm2+复合肥255 kg/hm2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根系生长、改善烟株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的最佳标准.  相似文献   
28.
秸秆促腐还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钵培养法,通过模拟旱作覆膜条件下秸秆还田,研究了添加不同腐解剂(多个好氧性菌种复合培养而成的F1、富含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的微生物菌群F2、由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苗和酵母菌组成的F3)后,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在120 d的腐解过程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经过120 d的腐解,各处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全氮的增加速率一致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土壤磷素、钾素的增加速率总体则呈现增-减-增-减的趋势;整个试验阶段小麦秸秆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表现为先增后减。玉米秸秆土壤SMBC的变化与小麦秸秆差异较大,呈现波浪式变化;玉米秸秆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变化在100 d后则与小麦截然不同。秸秆添加腐解剂还田土壤养分增加速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大于秸秆直接还田(对照),培肥土壤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小麦、玉米秸秆添加腐解剂F3的处理各养分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即内含具特殊功能的芽孢杆菌、丝状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的秸秆腐解剂F3增加土壤养分的效果最好;相同腐解剂下不同种类秸秆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表现为:F1,小麦玉米;F2,小麦≥玉米;F3,小麦玉米,即F1对小麦秸秆促腐优势最大,F3对玉米秸秆的促腐作用优于F1和F2,F2对小麦、玉米秸秆的促腐效果基本相似。不同腐解剂下,小麦秸秆处理SMBC、SMBN含量表现为F2F3F1;玉米秸秆处理SMBC含量F2F3≈F1,SMBN为F3F2≈F1。玉米秸秆各处理的SMBC均大于小麦秸秆,SMBN则均小于后者,与秸秆C/N的趋势一致,即C/N越大,SMBC值越大,SMBN值越小。  相似文献   
29.
对比分析了6个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组培无性系对复合肥(N:P:K=15:15:15)的施肥效应及未施肥下的耐贫瘠能力.本研究以较贫瘠的砂质壤土为基质,采用盆栽施肥试验.施肥总体促进了无性系的生长,并使叶片N、P、K含量有所提高,但不同无性系施肥效应差异较大,其中K含量增量变幅最大(3.1...  相似文献   
30.
自然灾害对贵州省粮食波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自然灾害对贵州粮食波动的影响规律,稳定贵州粮食产量,保障区域性粮食安全,选取贵州省1990-2013年粮食产量影响因素和1978-2013年自然灾害情况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灾害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特点。并从最常见的四大主要自然灾害入手,结合粮食产量波动基本特征,从时间和空间视角解析了灾害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3年贵州粮食产量波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平均周期约为4 a;自然灾害是影响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且呈负相关性;主要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旱灾、水灾、霜冻灾、风雹灾。针对贵州省自然灾害影响粮食波动的特点,提出了要完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提高自然灾害预警能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注重合理空间布局;重视抗旱农作物的研究与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