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4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当前,西德等国正在加速开发与利用免疫技术对植物激素进行定量、定位与纯化。本文以ABA与GA_3的RIA为例,阐述竞争性PGRIA的原理与四项技术要点(设计与合成特定的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制备标记抗原和选择最佳测试条件),预期PGR抗体的亲和力常数(Ka)与专一性均将有显著的提高。作为乙烯前体的ACC、其他激素的前体、降解物与结合物都将被合成为免疫原,并取得相应的抗体。PGRIA将成为一项高技术。  相似文献   
22.
茉莉酸甲酯对小麦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及其受水杨酸的抑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刘世家  夏凯  曾晓春  周燮 《作物学报》2001,27(1):123-126
De Vries(1971)从杂交种子生产的角度, 综述了小麦开颖性能与授粉、 受精的关系。 Heslop-Harrison和Heslop-Harrison(1996)则从浆片膨大与花丝伸长的同步性论证了小麦开颖受精和闭颖受精的差异。 王忠等(1989)发现了CO2能促进水稻和小麦开颖的效应。 但他们都没有提及植物激素对小麦开颖的影响。   曾晓春和周燮(1999)考  相似文献   
23.
Ti转化的丹参组培物在MS-HN4培养基(MS中不含硝酸铵,含蔗糖30g.L^-1)上经25度暗培养18d,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对照(CK),200umol.L^-1水杨酸(SA),4g.L^-1酵母激发子(E)和E+SA处理,其中CK和SA处理的组培物仅产生痕量的丹参酮类物质,而E和E+SA处理的总丹参酮产量分别增加到12.23mg.L^-1和15.07mg.L^-1,表明E处理能促进组培物产生丹参酮类物质,而A可以强化E的这种作用,与上术差异有关的内源激素变化是:培养6-18d ,E SA处理的ABA和iPAs含量均持续高于对照,分别增长了2.8-9.8倍和3.6-5.8倍,而A1+3和IAA 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3.2%-56.9%和34.8%-74.6%,高水平的ABA和iPAs及低水平GA1+3和IAA抑制了组培物的生长,有利于促进丹参酮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4.
水稻颖花开放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综述了禾本科植物浆片膨大启动开花的机理;提出颖花开闭为一种植物膨压运动的概念;探讨了茉莉酸类植物激素等因素对水稻颖花开放的调控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5.
IAA和ABA对黄瓜根切段质膜ATPase活性和质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AA(5×10~(-7)~5×10~(-4)mol/L)可明显活化黄瓜根质膜ATP酶,其最适浓度为5×10~(-5)mol/L,用这种浓度可使黄瓜根切段的质子分泌速率比对照增加110.4%。ABA(5×10~(-7)~5×10~(-3)3mol/L)对IAA预处理或同时处理的黄瓜根质膜ATP酶活性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并且,其抑制程度随ABA浓度的增加而变大。用5×10~(-5)mol/L ABA可使根切段的质子分泌速率比对照减少56.3%,显示IAA/ABA,质子泵ATPase的活性与质子的分泌速率三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 vanadate(100~500μmol/L)或cobalt(5×10~(-7)~5×10~(-3)mol/L)对IAA预处理和未经IAA预处理的黄瓜根质膜ATPase的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5×10~(-5)mol/L的vanadate或cobalt分别使质子分泌减少73.3%与44.5%。从抑制剂的角度反映黄瓜根的质子分泌速率与质膜ATPase活性的强弱有关。  相似文献   
26.
早稻育秧是水稻生产上第一个战斗,“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甚至一直影响到最后一个战斗。”历年来,早稻育秧中,常易发生烂秧(烂谷、烂芽与死苗),不仅造成稻种的损失,而且引起缺秧,打乱品种布局,贻误农时,影响熟熟增产。因此,要育足早稻壮秧,必须切实解决烂秧问题。 一、烂芽的原因与防治 1.烂芽的原因 烂种与烂芽是水育秧中的突出问题。一般以烂芽占绝大多数,而烂种实际上是留种不善和催芽不当遗留到秧田中的问题。烂芽的种类较多,其表现形式与发生的原因,随土壤、气候条件以及育秧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现将一些常见的烂芽种类列于表1。  相似文献   
27.
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玉614为试验材料,在玉米10叶展开时通过叶面喷施乙烯利和乙烯利-甜菜碱复配剂,研究甜菜碱(GB)对乙烯利喷施玉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可缓解乙烯利对株高、穗位高以及节间伸长的抑制效应,也能抑制乙烯利对叶绿素的降解;甜菜碱增强乙烯利对节间粗度的促进效应,可诱导玉米产生更多气生根,对玉米增产起到一定的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28.
以盐棉48号、苏玉1号劣变种子为材料,观察到种子吸胀及萌发时适当处理的氯化胆碱(CC)使其萌发率分别从对照的29.2%、39.1%提高到64.5%、50.6%。200mg/LCC浸48h使苏玉1号劣变种子萌发时减少电解质及紫外吸收物质外渗。认为cc能够维护膜系统的完整性,从而能部分恢复劣变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29.
植物体内吲哚乙酸含量往往只有鲜重的10~(-6)~10~(-8),而且很易被氧化。目前,采用理化方法不能对微量样品(<100mg)进行检测,国际上虽已有Idetek公司的单克隆化的ELISA药盒出售,但售价昂贵(每盒测96样次,$300)。该公司采用西德Weiler教授的专利,其ELISA属于固相抗体型;而作者通过固相抗原(IAA-蛋白复合物)的途径,建立了ELISA,从而可望向市场投放价廉质优的IAA ELISA药盒。  相似文献   
30.
茉莉酸甲酯在杂交粳稻制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旺  曾晓春  周燮 《杂交水稻》2000,15(3):15-16
茉莉酸甲酯对粳稻不育系开颖具有显著的诱导效应,可使其在一天中开花出现明显的高峰,并能和父本的开花高峰相重叠,使制种产量大幅度提高。本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82.3% ̄357.1%,比赤霉素(GA3)处理增产76.5% ̄139.2%。茉莉酸甲酯的应用,为解决杂交稻制种中存在的花时不遇问题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