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50篇
园艺   4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以果实弯曲的黄瓜品种L18-10-2和果实顺直黄瓜品种D9320为父母本,获得F2分离群体,研究黄瓜果实弯曲性状的相关SSR分子标记并定位QTL。采用SSR分析技术及BSA法,通过对116对引物的筛选,得到7个SSR标记位点与黄瓜果实弯曲性状相关,其中4个即CSWCT27、CSWCT29、CSWACC02和CSWATT02位于同一连锁群上,标记间距离分别为12.1、17.5和18.2 cM,连锁群长约47.8 cM。检测到1个与黄瓜果实弯曲性状相关的QTL位点,距离最近标记的图距为2.5 cM,贡献率为9.33%。  相似文献   
52.
黄瓜抗霜霉病相关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霜霉病黄瓜‘东农129’为试材, 利用基因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 研究了黄瓜接种霜霉病菌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共分离出4个接菌后在叶片中特异表达的cDNA片段, 分别命名为49-2、 50-5、50-7和52-14。同源性比对发现, 50-7号片段与黄瓜脂氧合酶基因部分同源, 其余为未知新基因序列。表达分析显示, 所筛选的4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与黄瓜感染霜霉病菌有密切关系。49-2号片段在所检 测的整个感染过程都有很强的表达; 50-5号片段与病菌侵染也有较密切的关系, 但相对49-2表达延迟; 50-7和52-14仅在接种24 h有一定表达, 显示出与病菌诱导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3.
qzw303@126.com     
 以东北三省86份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对其与大豆加工适应性有关的物理性状进行分析评价。为东北三省大豆品质育种及选择适于不同加工用途的专用大豆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发芽率较高,蒸煮大豆硬度低,浸泡大豆的完整率高,破皮和破瓣率较低;吉林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是原料大豆的完整率高,障碍率低,黄度值较大,浸泡大豆硬度大,石豆率较低;辽宁省大豆品种的平均表现为百粒重大,原料大豆的障碍率高,浸泡和蒸煮大豆的硬度较大,浸泡大豆破皮和破瓣率较高,发芽率、黄度值较低。  相似文献   
54.
在低氮胁迫下,以黄瓜品种津研4 号叶片为供试材料,以cDNA 为模板,依据黄瓜基因组数
据库中Csa002986 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应用Primer Premier 5.0 软件设计引物,克隆得到黄瓜钙依赖蛋白
激酶基因(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DPK)。该基因全长1 584 bp,编码527 个氨基酸。预测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一个稳定的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存在蛋白激酶结合区、EF 手型钙结
合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位点、N 酰基化位点等多个位点。CDPK 基因在不同氮浓度处理下黄瓜
各部位表达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氮条件下,CDPK 基因在茎尖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和茎;在低氮条件下,
CDPK 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尖和叶;在正常及高氮条件下,CDPK 基因在茎尖表达量最高,
其次为茎和叶。CDPK 基因在叶中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在无氮及低氮胁迫下CDPK 基因表达量增加,
随着氮浓度的降低,CDPK 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并明显高于对照;在高氮胁迫条件下,CDPK 基因的表达量
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55.
'东农805'是适于腌渍加工的小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旺盛,主蔓结瓜,强雌性系,第一雌花着生在4~5节.瓜长8~9 cm,横径2.0~2.5 cm,单瓜质量35~40 g,瓜皮有稀小刺瘤,白刺.鲜瓜维生素C含量 0.13 mg·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3%.丰产、稳产性好,产量74~76 t·hm-2.抗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  相似文献   
56.
加快水稻新品种育成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利用常规杂交有种手段,一个新的水稻品种从配交F0代经过选拔以及测产,最后到审定需9~12年时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日益活跃,并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当然包括农业科研生产方面,农业经济的发展以及栽培技术的进步,要求育种工作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选育出适合市场要求的新品种,常规的育种手段已经很不适应这一形势的发展要求。笔者根据几年的育种实践体会,认为以下几种方法比较能够适应水稻育种生产发展形势的需要,时间短成效好,现简述如下。1利用粳糯杂交选育所需使或糯稻品种首先做好亲本选配…  相似文献   
57.
以4个黄瓜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 I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成杂交组合,对黄瓜果实中丙醇二酸配合力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选育高丙醇二酸含量的黄瓜杂交亲本和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丙醇二酸的一般配合力为-0.1232~0.1153,特殊配合力为-0.1079~0.0678;丙醇二酸遗传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受非加性效应影响,而无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58.
与黄瓜雌性性状连锁的cs-acs1g基因特异片段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快速、准确划分出黄瓜雌性系是蔬菜育种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为了弥补目前物理方法鉴定的缺陷,本试验开展分子水平上鉴定的研究。【方法】从GenBank中查找到cs-acs1g基因序列,根据该序列设计两对引物,然后从黄瓜(C0208)雌性系材料中克隆2个基因片段,利用PCR扩增方法及田间调查手段相结合,验证cs-acs1g基因的2个片段和雌性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cs-acs1g基因的1 013 bp片段为黄瓜(Cucumis sativus L.)雌性系所特有,非雌性系没有此片段,而cs-acs1g基因的540 bp片段无品种特异性。【结论】利用雌性系特异基因进行植株鉴定可以应用到实践中,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可取方法。  相似文献   
59.
以两个生育期不同的黄瓜品种D0313和649为试材,在正常的田间管理条件下,对植株发育过程中根系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旨在找出两个黄瓜品种衰老过程中根系内主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植株的衰老,根系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SOD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D0313根系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根系活力下降时间较649早约15d。根系活力和SOD活性可以作为鉴定黄瓜根系衰老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60.
黄瓜枯萎病病株镰孢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集来自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保定、银川、西宁及杭州等8个地区黄瓜大棚内的43株枯萎病病株,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共分离获得478株镰孢菌。根据形态学鉴定,确定它们属于7种镰孢菌,其中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占77.62%,锐顶镰孢菌(Fusarium acuminatum)占0.21%,木贼镰孢菌(Fusariumequiseti)占3.97%,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占15.48%,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占1.46%,轮枝镰孢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占0.84%,以及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占0.42%。对所有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只有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致病性,发病率为71.43%;而其他菌株均未发病,表明其他菌株为非致病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