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6篇
  8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87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01.
本研究旨在探索L1(Long Interspersed Nucleotide Element 1)和RTE(Retrotransposable Element)在牛和猪基因组中的分布、起源及传递方式和相互间作用。使用软件Repeat Masker和Censor探测了牛和猪基因组中L1和RTE的含量及在各条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L1在牛和猪基因组中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89%和10.64%,平均长度分别为529和608 bp;RTE在牛基因组中的平均含量为11.83%,平均长度为433 bp。猪基因组未发现RTE序列。牛和猪基因组中的L1共有序列各自分为6个家族和14个亚族。牛和猪基因组中的L1含量均随着染色体GC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牛基因组中的RTE含量也呈此变化趋势。牛基因组中RTE序列不是从祖先物种纵向传递而来,而是通过横向传递来源于其它未知物种。牛和猪的L1内部、牛RTE内部以及牛基因组中L1和RTE之间存在选择性进化现象。  相似文献   
202.
研究了MSHR基因G676A突变在22个山羊群体634个个体中的变异,发现白色山羊群体166个个体绝大多数为GG纯合子,G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99。以红棕色为主色调山羊群体的197个个体中A为优势等位基因,频率为0.33,且国外引入品种具有更高的A等位基因频率(0.89)。以黑色为主色调山羊群体的271个个体中,A等位基因频率为0.21,处于白色山羊群体(0.01)和以红棕色为主色调的山羊群体(0.33)之间。研究结果显示AA基因型可能与山羊的棕色皮毛形成有关,而GG基因型可能与白色被毛形成有关。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G676A突变位点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只是在以黑色为主色调的建昌黑山羊、雷州山羊、武安山羊、都安山羊和青色的济宁青山羊中表现出遗传多样性的缺乏。遗传分化结果显示,国内外山羊群体间的基因分化(0.449)明显大于国内品种间的分化(0.237),国内南北地区山羊群体间分化程度较低,以黑色和棕红色为主色调的山羊群体间具有较大的基因流动。聚类分析结果也与毛色变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3.
笔者在变电站进行线路断路器检修时,发现手动操作跳闸断路器不动作,后采用手动顶撞脱扣器才使其跳闸.仔细检查跳闸机构机械部分没有故障,直流控制回路空气断路器跳闸,分析是跳闸回路电气部分故障所致.  相似文献   
204.
同工酶酶谱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水菜属于芸薹种,可将水菜作为亚种,京水菜和壬生菜作为水菜亚种下的变种处理.PPO同工酶用于芸薹属种间的分类鉴定优于POD同工酶.叶PPO同工酶E'4为水菜的特异酶带.  相似文献   
205.
猪MSTN基因的多态性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结构及功能研究报道,将其作为猪生长发育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与关联分析,旨在为猪分子遗传标记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长白猪、大白猪、杜长大、通城猪、莱芜猪、五指山猪6个不同猪种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克隆测序鉴定MSTN基因启动子区、第1内含子区、第2内含子区、第1外显子区、第2外显子区及3′UTR区SNPs位点;以长白猪和杜长大2个试验猪群为材料,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法对MSTN基因进行SNP分型。建立最小二乘法分析模型,利用SA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在6个猪种76个个体中,共筛选出16个SNPs,其中有4个位于启动子区,5个位于第1内含子,7个位于第2内含子,在外显子1、外显子2和3′UTR区域并未检测到SNP位点。对MSTN基因的4个SNPs位点(P1、P3、P4、P5;其中P1、P3、P4位于启动子区,P5位于内含子1区)的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P4和P5 2个位点的多态性与猪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P4和P5 2个位点具有作为分子标记辅助猪育种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6.
周荣 《中国蜂业》2013,(9X):44-45
<正>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性植物的树皮、枝条和嫩芽上采集的树脂状分泌物,混入其上腭腺及蜡腺分泌物,经蜜蜂反复加工咀嚼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享有黄酮宝库和紫色黄金的美誉。蜜蜂将其涂到蜂巢入口、内壁,以保持巢内相对无菌状态,是一种稀有的、珍贵的蜂产品。独特的巴西蜂胶巴西蜂胶特指巴西生产的蜂  相似文献   
207.
为了解江泉黑猪的产肉和肉质特性,本试验选取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100 kg左右的江泉黑猪阉公猪、母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各10头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屠宰和肉品质测定。对两种猪胴体指标(胴体重、胴体长、眼肌面积、背膘厚等)、肉质的物理指标(pH、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等)、常规化学指标(粗蛋白质、肌内脂肪、水分、灰分含量等)及江泉黑猪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相比,江泉黑猪胴体瘦肉率较低,眼肌面积降低了30%左右(P<0.05),而胴体背膘厚较高(P<0.05)。江泉黑猪在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失水率、烹饪损失和肌内脂肪含量等指标上均显著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P<0.05),其中滴水损失、失水率和烹饪损失分别降低了约4.0%、3.1%和2.7%,肌内脂肪含量提高了约150.0%。由此可见,江泉黑猪在瘦肉产量上低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但在保水性、肌内脂肪含量、肉色、大理石纹等肉质指标上明显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可为消费者提供品质优良的猪肉。  相似文献   
208.
为了解不同物种NF-κB1基因编码区(CDS)的遗传变异,本试验使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小家鼠、褐家鼠、人、黑猩猩、狨、毛猩猩、猕猴、家马、大熊猫、野猪、家短尾负鼠、牛、狼、非洲象和白颊长臂猿NF-κB1基因编码区的遗传多样性,并对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跨膜结构域、导肽、信号肽和结构域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对有关NF-κB1基因功能的一些研究热点进行了回顾。结果表明:在15个物种36条基因序列中共检测到968个多态位点,生成24种单倍型,NF-κB1基因序列编码区在物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理论等电点均低于5.5,NF-κB1编码的蛋白呈酸性,N端无信号肽、导肽,无跨膜结构域,肽链表现为亲水性;这些蛋白均含有1个Rel同源域,6~7个Ankyrin重复,在结构上保守。  相似文献   
209.
本文旨在探讨克隆种猪与供体猪在繁殖和遗传性能的关系,评估体细胞克隆公猪在保存优良基因和商品猪生产中的应用。克隆皮杜公猪,检测其精液质量相关指标,比较克隆公猪、供体公猪与配母猪的窝产总仔、活仔数等指标,并对两者后代进行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与供体猪相比,克隆猪及后代在各项检测指标中均无显著差异,说明克隆猪具有正常的繁殖性能,且保留了供体优秀的遗传性能,可以作为优秀种公猪进行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210.
本试验扩增了波尔山羊、南江黄羊和承德无角山羊3个品种113个个体的Callipyge基因长度为493 bp的片段。 经测序,发现一个SNP位点,第184 bp处C→T。对Callipyge限制性酶切位点(Fok I)的PCR-RFLP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在波尔山羊和南江黄羊两个品种中表现多态性,得到CC、CT和TT 3种基因型,波尔山羊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571、0.3143、0.0286,南江黄羊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947、0.1053、0.0000,而承德无角山羊全部为CC基因型。研究结果提示184C→T可能与山羊双肌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