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从花器结构、花粉生活力和酯酶同工酶等几个方面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花生区组某些野生花生部分自交不育的机理。初步结果认为,雄蕊结构异常、花粉萌发率低以及生育后期营养组织的酯酶同工酶酶活性低,即种质的进化程度、遗传生理差异是构成野生种质开花多、结实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花生野生种Arachiscardenasii与栽培品种以常规方法杂交,其杂交成功率和杂种生活力均较低。利用胚营救技术将杂交获得的未成熟胚珠和胚进行离体培养,可诱导幼胚分化发育或使胚成熟萌发。离体培养杂种小苗的带腋芽茎段,用MS+BA4ms/L+CH600mg/L培养基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和芽原基。通过继代增殖培养,平均每个愈伤组织获得22.6和24.6个芽原基以及6.1和7.2个无根小苗。经诱根培养(MS+NAA0.2mg/L),再生苗即生长成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33.
通过鉴定分析,在中国龙花生中评价出了一批抗叶部病害、抗青枯病,抗根结线虫和种子油分中O/L值较高的优良种质。亲缘关系研究表明,龙花生与花生近缘野生种的亲缘关系比其它类型花生与野生种的亲缘关系近。  相似文献   
34.
绞股蓝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绞股蓝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不同溶剂对2种绞股蓝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取物中总黄酮进行鉴定,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同时对不同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最优提取方案为无水乙醇于90℃回流提取2 h。据初步鉴定,绞股蓝提取物中含有黄酮以及其他黄酮类化合物。无论是Ⅰ型绞股蓝还是Ⅱ型绞股蓝,无水乙醇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溶剂提取物,且Ⅰ型绞股蓝中无水乙醇提取物清除能力较强,在浓度为0.6 mg/ml时反应30 min,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51.20%。无水乙醇、浓度75%乙醇和水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强于维生素C。[结论]野生绞股蓝提取物抗氧化性稍高于人工栽培的绞股蓝,但2种绞股蓝抗氧化效果差异并不大,说明南通地区的土壤等环境适合绞股蓝的生长。  相似文献   
35.
综述国际上有关龙花生的植物学分类地位和我国龙生型种质资源的资料,在龙生型花生类型内进行了分类检索。  相似文献   
36.
花生属野生植物起源于南美地区,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对原始种群的分布和进化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约已采集70多个种计1300多份资源材料,主要保存在美国、印度、巴西等国.我国在本世纪80年代初引入了野生花生资源,在华中和华南建立起“国家花生属植物种质圃”,开展有关花生属野生植物资源保存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37.
应用ELISA检测肉猪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肉猪尿液中盐酸克仑特罗残留,实现了肉猪活体盐酸克仑特罗快速测定。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克仑特罗的线性范围为200—2000ng/kg,最小检出限为100ng/L,样品不用前处理可直接检测,1个样品的2个平行样测定时间为45min。  相似文献   
38.
植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川西北沙地的恢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沙障被广泛地应用于沙化治理中,但是生物沙障不同种植模式下对沙化治理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复合草本在高寒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研究较为缺乏。为了明确混合草本沙障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沙地治理效应,选择川西北沙地作为典型高寒半湿润沙地,利用燕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作为混合草本沙障,自2014年利用行播、带播、撒播种植模式恢复高寒半湿润沙地4年,于2014年测定一年生燕麦生长状况,调查4年后地表植物群落盖度和多样性特征,并且测定土壤水分、容重、含水量、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指标,分析复合草本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沙地恢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草本带播和撒播模式对高寒沙地恢复效果明显。一年生燕麦后期从生态系统中消失,多年生草本适应性良好。带播和撒播种植模式显著增加了地上植物盖度、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度。带播和撒播模式也显著减小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等含量。在高寒沙化复合草本种植恢复过程中,建议将土壤容重、有机质、全氮作为衡量土壤性质变化的指标。综合地表植被和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建议以混合草本带播和撒播种植模式作为高寒沙化治理的主要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9.
番茄新品种"露比"是以JS-CT-9320为母本,以JM1106-F212为父本育成的早中熟一代杂交种。其表现:无限生长类型,长势较旺盛;果实圆形,耐贮运;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8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5%左右、口感极佳;抗TYLCV、根结线虫、叶霉病、黄萎病、斑萎病。  相似文献   
40.
根据多年生野生花生的不同繁殖能力,探索野生花生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提出繁殖种子、保存活株、无性繁殖以及与组织培养等相结合的种质保存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