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226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06篇
综合类   849篇
农作物   125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663篇
园艺   217篇
植物保护   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韩江流域典型区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梅江区为研究区域,系统研究了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4种林地中,表层土壤砂粒含量以马尾松林地为最高,天然常绿阔叶林地最低;黏粒含量大小依次为马尾松林<人工桉树林<次生灌丛<天然常绿阔叶林地。不同森林类型对土壤养分状况具有很大的影响,阔叶林林地能很好地促进有机质、N、P和K含量的增加,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但在人工桉树林、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地等3种林分中,土壤养分呈现出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土壤表层养分下降趋势尤为明显。最后针对现状,提出了相应建议以维护韩江流域典型区林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屠宰环节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立过程中,关于屠宰环节的数据采集和信息系统建立的解决方案,包括采集数据项目的设计,胴体的标识和识读技术,标识和质量安全数据的现场采集,数据通过官方兽医的提交,最终服务于猪肉生产全过程的溯源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来源菜用大豆品种适应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适合广东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利用21个主要菜用大豆品种,通过其口感品质,茸毛色、标准荚个数、百粒鲜重、两粒荚长宽等外观品质和产量性状鉴定与评价,筛选出适宜广东春季种植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品种有‘华春4号’、‘毛豆2808’、‘浙鲜豆7号’、‘交大133’、‘K丰73-3’、‘AGS292’,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有‘七星1号’、‘浙鲜豆4号’和‘交大02-89’。春播菜用大豆品种为短青春期品种,植株较矮、分枝少、生育期短,这些品种可以作为供体亲本,利用长青春期普通大豆品种为受体亲本,通过回交育种选育长青春期分枝较多、生育期适中的优质高产菜用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994.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38个分属MG000~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 通过多点对比试验, 对来自16个试验组的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个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与划分。所有品种均在北京、武汉两地春播, 并选用部分代表性品种在18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介于MG0~MGVI之间。不同区域的对照品种可归属相同的生育期组。北方春大豆区晚熟组、西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西南山区春大豆区的对照品种均属MGIII;长江流域春大豆区、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区对照品种属MGV或MGVI。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区2个对照品种福豆301和泉豆7号所在生育期组差异较大, 分别归属MGII和MGIV。根据生育期组并考虑其他因素, 建议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组由目前3个组以黄河为界划分为2个组, 并对南方部分试验组进行调整。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和西北春大豆区对照品种尽管生育期组相当, 但因品种抗旱性要求不同, 建议分别设置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995.
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生物量的估算对深入研究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同时采用点数法和经验公式法对新疆农业大学校园内常见绿化树种的叶生物进行了估算,对比分析了2种方法得出的结果,得出白榆的叶生物量最大,圆冠榆最小,美国白蜡在两者之间。经验公式得出的叶生物量变异数小于标准枝点数法得出的叶生物量变异数,经验公式求算树种叶生物量可行。  相似文献   
996.
暴增海  马桂珍  朱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2870-2870,2873
综述杏鲍菇生理生化研究进展,指出当前对杏鲍菇生理生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性和某些酶学的研究上,并对生理生化方面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97.
家畜生产链中的转基因技术作为改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技术,是21世纪不可回避的并需要积极应对的技术领域。鉴于转基因食品、动物饲料及其动物产品的安全与风险并存,本文阐述了转基因生物及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内涵,总结了世界各国及其消费者对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接受态度,其中欧盟对于GM食品、饲料及GM动物的开发持谨慎的态度,在相关标识及立法上起步早,并随着技术进步不断完善立法。对于食品和饲料的GM的标识阈值欧盟为0.9%,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为1%,日本与韩国则对此标识未作要求,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则对GM产品标识采取自愿的方法,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着重于对转基因产品安全审批,但对终端产品管理和标识尚无界定。其次,本文总结了中国在转基因动物溯源技术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一是基本构建了基于基因改良的转基因动物数据库及溯源网络平台(www.gmanimal.com.cn);二是提出了转基因动物产品溯源的全程标识技术路线;三是使用Net及网络数据库技术开发了转基因动物(猪)及其产品全程溯源模式系统,可实现从是否使用转基因饲料和(或)使用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正向跟踪及方向溯源,为满足政府的监管及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技术上做好了储备。  相似文献   
998.
采用田间试验与静态箱法,研究了施肥与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演替对麦田CO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能增大麦田土壤CO2的排放量。有机肥与适量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小麦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重和根冠比,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增强,促进了根系呼吸速率与土壤CO2的排放。不同施肥处理CO2排放量变化总趋势是:中氮处理(N1PKM)〉高氮处理(N2PKM)〉低氮处理(N0PKM)〉空白处理(N0P0K0M)。(2)不同年代小麦品种演替影响麦田CO2的排放。根干重、根冠比、生物产量与土壤CO2的释放量呈正相关。也就是说,近期(2000年)品种山农11号生育后期根系生长旺盛,有利于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移,因而籽粒产量高,CO2的释放量亦大;早期(50年代)品种碧玛1号与之相反,生育后期根系易早衰,产量很低,CO2的释放量亦很低。总趋势是返青期与拔节期:烟农15号〉山农11〉碧玛1号,灌浆期:山农11号〉烟农15号〉碧玛1号。(3)小麦生长旺盛期(拔节期)是麦田土壤CO2排放量的最大时期。总趋势是拔节期〉灌浆期〉返青期。(4)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麦田CO2排放有影响。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随地温的升高与土壤水分的增大,小麦生长旺盛,根系活性增强,加速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同时也提高了麦田CO2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999.
本研究利用无人机低空遥感平台获取不同生育期玉米冠层多光谱和可见光图像,提取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分析不同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对玉米的植株水分的敏感性特征,筛选出具有最高相关性的植被指数和纹理特征,利用线性回归法构建玉米含水量监测模型,以期为农田精准灌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00.
南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12°00′N以南的海域,其大陆架主要分布在西南部,面积为12.6万km^2,水深在50~150m,地形平坦,坡度一般为1′30″,底质大多为粉沙泥或泥沙,问有粗沙、珊瑚沙或碎贝壳,是该海域唯一适宜底拖网作业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