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莒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种植生姜的历史非常悠久,20世纪末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目前生姜常年种植面积逾2 667 hm2,总产量超过12万t,总产值5亿元以上.莒县生产的生姜又名莒州大姜,以其姜耳粗长、色泽鲜黄、干物质含量高、香味浓、耐贮运、外形好而闻名于世界,是北方生姜保鲜出口产品中的上品,出口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年出口量近5万t,出口额超过2 000万美元,是莒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随着大面积的连续种植和贮存,病虫害的种类随之增加,近几年个别姜窖发生跳虫为害.为此,笔者对发生跳虫为害的姜窖进行了细致的调查观察,探索出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典型土壤中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有机肥(OM,15 t·hm-2)、菇渣(MR,15 t·hm-2)、化学改良剂(SA,1.5 t·hm-2)、对照(CK),探明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西兰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兰花收获期土壤电导率表现为MROM>SA>CK,其中MR处理的产量比CK增加62.2%,增产效益可达28 455元·hm-2;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西兰花产量与作物生物学性状(株高、叶长、展开度、茎粗和花球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不同改良剂处理被明显区分开来,西兰花生物学性状指标(如株高)与土壤速效钾、全氮和有机质有较高的正相关,而与电导率和碱解氮呈负相关。因此,在宁波杭州湾滨海围垦地区施用菇渣15 t·hm-2对盐渍土壤改良效果最佳,能显著提高西兰花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拮抗菌株的筛选及其田间防控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番茄青枯病发病严重田块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2株高效拮抗菌株,命名为W12和W118,经16SrDNA基因鉴定均属芽胞杆菌属;用PCR扩增的方法扩增脂肽类抗生素合成基因,结果表明W12和W118含有合成bacillomycin、iturin和fengycin三种抗生素的基因;将2株拮抗菌用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防控效果最好,3次灌菌后防控效果达到62.3%,单独施用菌株W118较单独施用W12防控效果好,3次灌菌后防控效果达到56.7%。  相似文献   
14.
在鲁东南瘠薄低产花生田进行花生"3414"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N 168.75 kg/hm2、P2O5 112.50 kg/hm2、K2O 112.50 kg/hm2,花生产产量最高,达4 500 kg/hm2,指出该地区重施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是大幅度提高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莒县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培训等多种创新工作方法,普查了全县各类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了59种优质种质资源,基本摸清了全县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不仅保护了本地稀有、特有种质资源,也激发了种业企业的育种热情,为下一步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硅对生姜的生长起很大作用,对硅的需求量较大,通过试验得出生姜增施硅肥,能显著提高生姜生长势,增加生姜产量。但过量施用硅肥后,使用量与生姜产量不成正比,一般高产生姜田硅肥使用量以每80kg/667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的侵染比、龄期和温度条件下斯氏线虫对斜纹夜蛾幼虫致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最佳侵染比为30∶1,该条件下,48和72 h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86.67%和93.33%;龄期越小,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越高,当斯氏线虫与斜纹夜蛾幼虫比为50∶1时,斜纹夜蛾1龄和4龄幼虫24 h死亡率分别为100.00%和40.00%;25℃时斯氏线虫对4龄斜纹夜蛾幼虫的致死率最高,72 h死亡率达到53.33%,与其他不同温度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莒县城阳镇菜农,在不断摸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大蒜、菠菜、玉米、大豆一年四种五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一般667平方米可获利4 500~5 500元.  相似文献   
19.
奉化市油菜种植简况和菌核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奉化市油菜栽培概况奉化市油菜栽培历史较长,过去种植面积较多,江口、西坞、大桥平原区、莼湖沿海区和尚田的半山区在10多年前的春季到处可看到大片的油菜地。近年来,奉化市油菜种植面积有明显的减少,仅为135~200hm2。油菜种植面积缩小  相似文献   
2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在小麦赤霉病病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系小麦赤霉病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有性态Gibberell azeae)产生的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trichothecenes,以下简称"单族毒素")。作者以病菌正常产毒的野生型菌株GZ3639及其产毒基因Tri5损坏、不能产毒的转化子GZT40(Tri5-,TRI-)为材料,对DON在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GZ3639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害可由接种小花发展至其它小穗,病菌也可定殖于其它小穗组织;而GZT40仅在接种小花处产生鸟眼状坏死斑点,不能引起典型的赤霉病症状,病菌仅定殖于接种小花处。当病菌与一定浓度(400 μ g·mL-1)的DON混合处理小花后,GZT40的定殖时间提前2 d (感病品种上)至4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可扩大到1~3个小穗,接种20 d后的病小穗率也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2.8%提高到12.5%。DON也使GZ3639的定殖时间提前1 d (感病品种上)至2 d (抗病品种上),定殖范围更广,其所致的病害发展更迅速,接种后20 d的病小穗率由病菌单独接种时的78.0%提高到100%。因此,作者认为,单族毒素在病害发展和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丧失产毒能力,病菌虽能侵入寄主,但不能在寄主组织中扩展。DON可以缩短病菌成功定殖寄主所需的时间,更有助于病菌在寄主组织内的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