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0篇
  7篇
综合类   125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8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的转运和分配与采果枝存在差异,涂抹~(15)N后丰度下降速率不同,留果树的无果枝平均下降速度达12.64%,采果后的枝条仅4.69%,留果树的有果枝居中,说明留树保鲜树体新梢是第一氮营养分配中心,果实是第二氮营养分配中心;没有留树保鲜的采果枝条,新梢是主要的氮营养分配中心。涂抹在叶片上的氮素可转运到果实,涂抹在果皮上的氮素经果实吸收后也可转运到叶片。叶片吸收的氮转运到新梢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运到留树果实的氮含量,表明留树保鲜期内没有改变树体氮素的分配模式,从营养角度解释年橘留树保鲜不影响第二年产量的原因,为年橘留树保鲜期间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从植物生理学入手,以新疆某加工番茄种植地的种植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背景,通过广泛收集生产管理资料,结合田间试验,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应用数学建模技术和控制算法构造加工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形成模型,并通过细化影响因素的作用来提高模型的精准性,实现加工番茄的单株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43.
基于层次和模糊聚类分析法的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加工番茄产区没有有效的土壤肥力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土壤肥力评价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赋予土壤肥力各影响因子不同的权重,然后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法对试验区不同样本地块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土壤肥力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以用于土壤肥力评价指导。  相似文献   
44.
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确定加工番茄品种多性状评价指标,建立加工番茄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鉴定、筛选其优良种质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方法】通过2012年新疆某试验田的22种(系)加工番茄的品比试验,分析、测定22个加工番茄品种(系)的单果重(FW)、平均产量(AY)、番茄红素(L)、可溶性固形物(TSS)、总酸(TA)、总糖(TS)、糖酸比(SAR)、病毒病抗性(VDR)、纵径(VD)、横径(TD)、果形指数(FSI)、色差(CR)、单果耐压力(SFRP)、平均株距宽(ASW)、平均株高(APH)、平均分枝数(ANB)、生育期(GP)17项农艺性状,并联合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PCA-CA) 经Matlab.2012a软件编程实现对样本数据的处理,并对加工番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7项农艺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8.54%,病毒病抗性的变异系数最大,为88.42%;色差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7.33%,加工番茄评价指标变量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相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7个评价指标变量压缩成6个综合指标(前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6.0369%,已反映出17项性状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经分析6个主成分的函数式中对应的17项农艺性状系数值可将17项农艺性状归纳为果实性状因子、果实内在品质因子、果实外观品质因子、产量因子、抗病因子这5个主要指标,这5个指标可以较准确的评价番茄品种。其中,单果耐压力、单果重、总酸、番茄红素、纵径、横径、平均产量、病毒病抗性8个性状是主要性状。通过采用类平均法对22个不同番茄品种进行Q型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6.40时将所有番茄品种划分为3个类群。【结论】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2个加工番茄品种(系)的17项农艺性状建立加工番茄综合评价体系是可行的,可从不同的视角给予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与分析,为加工番茄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5.
袁莉  姜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7):10099-10100,10107
[目的]研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加工番茄产量预测模型。[方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研究了加工番茄产量变化趋势,建立了加工番茄产量预测的GM(1,1)灰模型,并以2001~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产量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该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对近期加工番茄产量的预测是可靠的。[结论]为新疆地区番茄产业的宏观调控、番茄加工及储藏等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6.
尤力克柠檬在广东的引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引种尤力克柠檬在广州、河源等地的试种和观察,发现其适应于广东气候和土壤条件.保持其原有特性:树势中等,树姿开张,枝条刺少而短小,嫩梢淡红,老熟后绿色;花蕾初期紫红色,一年可多次开花.果形以椭圆形为主,果基部有放射沟纹,顶端乳突明显,成熟时果皮黄色,油胞凹入.种子单胚或多胚.通过套袋提前至9月上旬采收,品质优良.果实耐贮藏.  相似文献   
47.
一种加工番茄品质的多性状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加工番茄品质评价方法中主观性强、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和结果不直观等问题,采用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多性状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新疆北坡某种植基地番茄样本数据为例,对加工番茄品质的多个典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本研究利用熵权赋值的方法,避免了评价的主观性和对传统经验的依赖性;2)DTOPSIS法综合考量了多个加工番茄品质性状,避免了评价标准的单一性;3)可根据产品的定制需求,设置正向、固定、负向指标要求,有效地对品种适合度进行排序,得到直观的量化评价结果;4)对比熵值赋权的灰色关联度法,本研究对加工番茄品质优劣的区分度更加明显。该方法对于番茄个性化产品的原料多性状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8.
玉米黑粉病又名乌霉和瘤黑粉病,病原菌为真菌,是由玉米黑粉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玉米黑粉病病菌寄主范围主要是田间土壤、地表、病株残体以及土杂粪肥。  相似文献   
49.
建立了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SMM-Na)混悬注射液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样品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其成为微乳溶液,然后稀释进样分析。色谱柱为phenomenex synergi Hydro-RP(250 mm×4.6 mm,4μm),柱温40℃,以甲醇-乙腈-1.5%冰乙酸水溶液(10∶2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71 nm。同一样品经永停滴定法和HPLC两种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0.05,P0.05,呈显著差异。HPLC测定制剂的平均含量为98.99%,RSD为0.48%。磺胺间甲氧嘧啶在20~60μ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形关系。本方法更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油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0.
<正>砂鳖(Pelodiscus axenaria)属于鳖科(Trionychidae),鳖属(Pelodiscus),是一个分布范围极其狭窄的物种,目前仅发现于湖南邵阳、桃源、平江、汝城、零陵等地。砂鳖在原产地通常生活于砂石底质的溪流中,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对底砂(或瓦片、岩石等躲避物)的依赖程度非常高。饲养环境中,底砂厚度足够覆盖鳖全身,可选择饲养美鲶观赏鱼时所使用的圆粒细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粗糙砂石划伤鳖的腹部和四肢,减少外伤和细菌感染的风险,从而提高砂鳖在饲养初期的成活率。饲养环境的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