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25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利用两个不同基因型高粱分别进行人工改型,以求最佳株型结构.结果表明,改型后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两品种产量最高的株型结构分别比对照增产31.85%和58.79%.其高产株型结构特征是上部1~4片叶紧凑上冲,或上部1~6片叶直立上冲,而下部叶片披散.其高产株型在千粒质量、粒梗比、穗粒质量、经济系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2.
利用两个不同基因型高粱分别进行人工改型 ,以求最佳株型结构。结果表明 ,改型后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两品种产量最高的株型结构分别比对照增产 31 .85%和58.79%。其高产株型结构特征是上部 1~ 4片叶紧凑上冲 ,或上部 1~ 6片叶直立上冲 ,而下部叶片披散。其高产株型在千粒质量、粒梗比、穗粒质量、经济系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3.
研究表明 ,同一种基因型不同株型结构的产量差异主要是因为冠层内光分布不同所致 ,冠层内光分布不同其叶片的功能期也有差异。上层透光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而下层的透光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故保证上层有较高的透光率 ,而底层不应有漏光损失则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这可通过增大上部叶向值或叶仰角来实现  相似文献   
74.
以高粱纯系401-1为材料,通过幼胚培养,由小盾片细胞产生的再生植株后代出现株形矮小、叶形窄短的突变体^「1」。到1997年该突变体经过15个世代性状稳定遗传的。突变体与401-1杂交,根据P1,P2,F1,F2,F3世代群体株高、叶形变异的分析,证明突变体是由两对核基因发生的稳性突变所引起的。一对基因是控制株高的;一对基因是控制各器官形状变小的微型化基因(该基因也起到降低株高的作用),并且两对基因符合独立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75.
研究表明,同一种基因型不同株型结构的产量差异主要是因为冠层内光分布不同所致,冠层内光分布不同其叶片的功能期也有差异,上层透光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下层的透光率与产量呈负相关关系。故保证上层有较高的透光率,而底层不应有漏光损失则可以获得较高产量,这可通过增大上部叶向值或叶仰角来实现。  相似文献   
76.
77.
全员育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加强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高校全员育人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全面管理、和谐育人"的新型育人理念,搭建"多元参与、双通双动"的协同育人平台,健全"系统科学、高效有序"的长效育人机制,形成全员育人工作的新突破、新局面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78.
为探究施肥对盐碱地条件下种植的甜高粱性状的影响,在大庆地区盐碱土壤条件下,研究施肥对3个甜高粱品种生物产量及含糖等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叶片数和出汁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对穗重有显著影响,品种与施肥处理之间互作对各性状均无显著影响。对甜高粱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叶片数与生物产量、株高、糖产量、糖锤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出汁率与糖锤度存在负相关性。甜高粱生产上,应该根据品种的需肥特性,土壤、气候条件,目标性状来科学合理施肥。大庆地区应结合A1(磷酸二铵750.00kg·hm-2)和A4(磷酸二铵187.50kg·hm-2和硫酸钾187.50kg·hm-2)施肥,可提高甜高粱的生物产量、糖锤度和糖产量。  相似文献   
79.
施氮量对不同饲用高粱品种茎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个饲用高粱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研究了施氮量对其茎秆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加,均在拔节后52d达到最高值,粗纤维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个品种粗蛋白含量随施氮量的递增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N2处理时达到最高值;粗纤维含量随施氮量的递增而递增;在乳熟期和蜡熟期,3个品种粗脂肪含量N3与N0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粗蛋白和粗纤维存在正向超亲优势或正向中亲优势,二者超亲优势最高分别可达55.35%和2.99%;粗脂肪则表现出负向超亲优势或负向中亲优势。施用氮肥可改进饲用高粱的品质,每公顷施纯氮280kg时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采用Hoagland营养液砂培法,以PEG-8000为水分胁迫物,建立了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方法,并评价了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的耐旱性。结果表明:不耐旱基因型'06-222'能忍受的PEG-8000的最高浓度为-0.675 MPa。当PEG-8000的浓度为-0.600和-0.700 MPa时,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在相对存活率、相对株高及相对地上部干质量3个性状上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按照耐旱指数,将22份苏丹草种质材料分为5类,其中,'内农1号'、'89-105'及'TS185'的耐旱性最强,而'06-222'最弱。相对存活率和相对地上部干质量均与相对株高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对苏丹草进行生长早期耐旱性评价时PEG-8000的最高浓度应在-0.675 MPa左右;在评价苏丹草早期的耐旱性时考察相对存活率和相对地上部干质量2个性状即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